用耳朵看展览?西岸美术馆最新特展关注声音艺术

此次展览的主要目的是向观众展示21世纪至今以声音为媒介创作的最新艺术实践。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 特展“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摄影:Alessandro Wang

界面新闻记者 | 林子人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展陈合作项目年度特展“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正在展出。展览集结了15件/组来自蓬皮杜中心新媒体馆藏的作品和来自中国艺术家的视听装置与声音雕塑,展示了“声音”这一媒介如何启发艺术家的创作。参与展览的近30组艺术家中,既有当代艺术的艺术先驱,也有当代西方青年艺术家,还有近1/4的作品来自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及音乐家,为历次展览之最。区别于传统的“白盒子”布展,此次展览贯穿美术馆户外空间、中庭及主展厅空间,可以说在观众走近美术馆的那一瞬间,展览就开始了。

本次展览策展人、蓬皮杜艺术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新媒体艺术中心负责人马切拉·莉丝塔(Marcella Lista)告诉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她所在的新媒体艺术中心从70年代开始建立“声音”相关的馆藏,内容多元,既有实验音乐、视觉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有声音装置类作品。而此次展览的主要目的是向观众展示21世纪至今以声音为媒介创作的最新艺术实践。

声音极具表现力、传播力且无处不在。莉丝塔表示,她最希望在本次展览中传达的是,声音这一媒介具有带领我们“原地旅行”的神奇力量:

“(声音)带领我们踏上旅程——我们体验空间,感受我们在这个空间中的存在,感受这个空间作为一个起点,向各个方向延伸,同时也邀请我们聆听那些并不存在于此的东西,那些在远方的东西。”

美国艺术家比尔·丰塔纳(Bill Fontana)的《达赫施泰因冰川的寂静回声》或许是最能体现展览主旨的作品。从1960年代末开始,他受约翰·凯奇的思想和马塞尔·杜尚“音乐雕塑”理念的影响,创作了以聆听为音乐构思核心的声音装置。他致力于在物体和场地中安装共鸣器,捕捉其空腔对周围声音的共鸣。2019年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安装在圣母院内的钟停摆。艺术家获得了难得的机会进入仍在修缮中的圣母院,在静止的钟上安装了地震加速度计,以放大钟腔反射的城市声音的频率。2022年,丰塔纳在奥地利达赫施泰因冰川捕捉了因全球变暖冰雪融化的声音。他用20个扬声器播放精心编排过的、上述两种声音。

莉丝塔介绍称,这件声音装置首次展出是在蓬皮杜中心的天台上,中心正好面朝巴黎圣母院的方向,装置中发出的声音来自对巴黎这座城市的实时共鸣。在此次展览中,这件作品被放置在通向西岸美术馆二楼的阶梯上,观众将一边听到来自巴黎的神秘回响,一边听到清脆如鼓点的水滴声。

比尔·丰塔纳《达赫施泰因冰川的寂静回声》
2024年
声音装置
尺寸可变
循环播放
摄影:林子人

1913年,意大利现代音乐先锋作曲家、未来主义运动重要成员路易吉·鲁索洛(Luigi Russolo)发表了《噪音的艺术》(L'arte dei Rumori)。在这份未来主义宣言中,鲁索洛提出,人类的耳朵已经习惯了工业时代的城市声音景观——它事关速度、能量和噪音——音乐家因此需要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式,开拓音乐的新边界。莉丝塔指出,这是以声音为媒介的艺术创作的开端,艺术家开始尝试把随机的声音当作音乐素材。

在约翰·凯奇的影响下,艺术家渐渐转向关注“如何聆听”,本次展览的第三部分“聆听阈限”对此有所指涉。“多件作品讨论了我们如何对我们是谁更加敏感,如何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探测到那些不连贯的、细微的声音,以此扩展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莉丝塔说,“现实世界中其实并不存在‘静寂无声’,即使你的听力非常敏锐,你待在一件安静的房间里时,它也不是无声的。”比如在装置作品《静可闻针》中,声音艺术家叶慧使用旋转电机移动连接在亚克力玻璃棒上的数个磁铁,装满大头针的玻璃广口试剂瓶被放置在下方亚克力板的底面。大头针因磁铁的运动而被短暂地向上拉起,再落回玻璃瓶底部,发出细微的撞击声。

叶慧《静可闻针》
2011年
综合媒体装置
有机玻璃板、大头针、磁铁、镜面球电机、迷你玻璃瓶
尺寸可变
摄影:林子人

莉丝塔强调,本次展览的作品并不只是“声音艺术”(sound art),事实上,她抗拒用媒介定义艺术类型的做法。她指出,声音艺术、影像艺术、数字艺术或表演艺术这样的说法,是在1970年代末由学者和博物馆策展人发明的,用来为那些有时限性的(time-based)、转瞬即逝的全新艺术类型赋予合法性,令它们能够被博物馆、艺术史以及艺术品市场接受。但在她看来,艺术家的创作绝非如此泾渭分明,更常见的情况是,艺术家会使用多种媒材进行创作。

作为新媒体艺术中心的负责人,她更习惯于称呼该中心收藏的作品属于“不稳定媒体”(unstable media)或“可变媒体”。这是因为这些作品通常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技术发展器材迭代,一件创作于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很有可能无法在当下继续被欣赏,因为艺术家创作时使用的显示器或许已经损坏或淘汰。

“人们对影像艺术有一种偏见,觉得不就是按一个按钮就会自动播放么,其实事情复杂得多,这些作品要脆弱得多。”在本次展览中,年代最久远的作品来自加里·希尔(Gary Hill),他是最早实践通过电子设备视觉化呈现声音的艺术家之一。在本次展览中,他的作品通过一台古早的模拟监视器展示,观众将发现,这台设备本身就具有某种雕塑之美。

本次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声波网络”展示的,是当下一些艺术家如何从取之不尽的互联网素材中发展出独特的创作手法。莉丝塔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现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互联网素材创作的作品因此也能以某种巧妙的方式展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她以莫莉·索达(Molly SODA)的《我的歌声:蕾哈娜<留下>》为例:在这件影像作品中,艺术家在互联网上收集了许多女性面对摄像机镜头翻唱蕾哈娜的《留下》的视频,将它们合成为一整面肖像马赛克墙、一首拥有数十个声部的大合唱,艺术家本人也是翻唱者之一,但我们并不知道哪一个是她。“通过这种有力的方式,艺术家思考如何创建一种连接感,一种全新的公共空间。”

莫莉·索达《我的歌声:蕾哈娜<留下>》
2018年
数字录像
摄影:林子人

莉丝塔表示,无论是声音艺术还是基于声音创作的艺术,这些概念对中国观众来说或许都有些陌生。关于如何欣赏本次展览,她的建议非常简单,“好好花时间细细观赏,不要带着偏见去看,而是用一种开放心态去看。鉴于它们都是‘基于时间’的艺术品,你需要一些时间去品味,而它们会带你进入非常不同的氛围当中。”

4月26日-9月17日,”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展出。)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