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開始,台灣交通部著手規劃「區間測速」政策,並且在2019年正式實施,陸續拓展實施範圍與路段。雖然區間測速是為了避免車速過快發生交通事故,但同時也造成了部分路段壅塞以及特殊的規避行為,引起不少討論。到底區間測速是什麼?是怎麼計算超速的呢?本篇將一一解答。
區間測速:以「區間平均速率」計算是否超速
目前台灣道路以固定式、活動式的雷達測速為主,但因為多數駕駛人會在接近測速照相機時,刻意放慢速度,等到通過時再加快車速,讓限速範圍只侷限於短距離,對於速度管理的成效相當有限,也容易在減速的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
而區間測速是以「區間平均速率」計算,也就是計算在固定距離中,車輛行經所耗費的時間,以平均速率判斷駕駛是否超速。因為是以平均來計算,因此區間測速大幅增加了速度限制的距離,並且期望能減少車輛行駛時的速度差異,讓車速穩定在速度限制範圍中。
▲區間測速原理。以時間與距離之間的關係,計算車輛行經時的平均速率。(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交通警察大隊)
▲區間測速影片解說。
通過偵測點時辨識車牌、紀錄系統時間
當車輛通過偵測點時,偵測點的辨識裝置會辨識出車牌,接著紀錄該車通過兩端偵測點的時間,藉由時間與距離之間的關係,換算出車輛速率。舉例來說,南迴公路於2019年12月起實施區間測速,實施路段長約5.9公里,速限每小時40公里。在不超速的情況下,每小時40公里的行車時間約等於8分鐘51秒,如果少於8分51秒,就代表車輛時速超過40公里。
和一般固定式的測速照相機相同,區間測速會設置提醒標誌,一般道路會設置於起點前方100至300公尺、高快速公路則是起點前300至1000公尺。另外,在區間測速的起點、終點處也會有告示牌提醒。
▲區間測速告示與裝置。相較於一般常見的測速照相機,區間測速裝置的設置相當方便,因此在新北市率先開始實施後,其它縣市也迅速跟進。(圖片來源:新店警察局)
▲區間測速相關告示標誌。(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交通警察大隊)
區間測速罰款金額計算與一般超速罰款相同
區間測速的罰款金額與一般測速照相的超速罰款金額相同。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汽車如果行駛於高速公路、快速公路超速,處新臺幣3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第33條),而若是行駛於一般道路,則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2400元以下罰鍰(第40條)。若是超速60公里以上,屬於危險駕駛,處新臺幣6000元以上、24000元以下罰鍰(第43條)。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路段的區間測速有10公里寬容值,但是若是時速超過10公里,是以原始超速差距比例計算。舉例來說,路段限速50公里,寬容值10公里,也就是時速60公里以下不取締,但若開到時速70公里,屬於「超速20公里」的範疇,開罰超速20公里以上、40公里以下罰款金額。
▲台61縣西濱公路。西濱公路的彰化路段自2020年3月2日開始實施區間測速,而觀音、新屋2.8公里路段的區間測速於同年1月實施,平均每天違規超速約158件,其中40輛車超速達80到100公里。(圖片來源 :西濱公路)
區間測速產生規避行為、塞車問題
區間測速的目的在限制車速,同時避免駕駛為了躲避固定式的測速照相機,導致車速不穩定產生交通事故。然而,區間測速仍有其問題存在,如部分駕駛會在超速後刻意放慢速度,拉長時間,甚至是在路邊停車等待計時,反而更加危險。
此外,台灣部分道路的速限並不合理,除了「高違規、零事故」的路段,若是依照速限行駛,在尖峰時段很容易造成車流壅塞。而部分區間測速路段內,又額外架設了固定式測速照相機,使得駕駛為了避免受罰,過度減速,導致尖峰時段的塞車問題更加嚴重。
▲台北市自強隧道,於2019年9月實施區間測速,最高限速50公里,南下測速路段低於51秒通過即屬超速違規。(圖片來源:Wiki)
▲台北市辛亥隧道,區間測速架設後首月取締超速違規共8139件,累積罰鍰高達976萬至1953萬元。(圖片來源:Wiki)
超速非交通事故唯一原因
道路交通違規的罰款有一定的比例會繳交給縣市政府,因此在區間測速設定過低的速限範圍、並取締大量違規之後,不免會有「斂財」的評價產生。除此之外,超速並非交通事故的唯一原因,包括酒駕、疲勞駕駛、駕駛訓練不足等等,都非常容易導致車禍發生。
但就算如此,行駛取締路段時還是需要依照法規,維持適當的車速。區間測速減輕交通取締的人力負擔,也更嚴謹地限制行車速度,民眾還是依法行事,以免受罰。
22 則回應
才不會一堆人在國道上突然重踩煞車。
才不會一堆人在國道上突然重踩煞車。
只有台灣是讓用路人全部塞在路上
年假期間看到塞到兩三點還沒有人覺得區間測速很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