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不只能做成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它的超強吸碳力還能幫忙淨化空氣。(圖/翻攝自影片,以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竹子不僅是製作日常用品的材料,可以做成桌椅、傢俱,以及筷子、提籃、工藝品等各式各樣生活器具,用途很廣,它還是「超級吸碳高手」,可以有效的淨化空氣,是國際認定極具潛力的綠色資源。中華電信作為台灣重要的電信業者,長期以來致力於提供優質的通訊服務,也積極參與環境永續發展,發起「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計畫,未來四年內將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竹林撫育工作,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
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歷時兩年多籌劃,建置「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公私協力合作落實永續,至今已媒合11家企業,中華電信即是成功案例之一。其推出的「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計畫,結合公部門與泰雅族部落團體,未來將於桃園復興區每年分區辦理至少8公頃以上竹林伐採更新,預計四年內竹林撫育執行面積達33.756公頃,守護竹林生態永續,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也攜手農業部林業署副署長廖一光,並邀請羽球天后戴資穎擔任永續發展傳播大使,共同宣示展現對環境保護的決心。
▲中華電信發起「泰舊換新 竹構未來」計畫,目標未來四年內竹林撫育執行面積要達33.756公頃,為守護台灣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
要撫育一大片竹林可不是隨便種種就好,需要專業團隊的悉心照料,伐採、整理土場及維護,才能讓竹林長得茂盛、高又強壯。友順竹業負責人林志仁,同時也是泰雅族人,就親自帶領即新聞小編小孟與自然生態藝術工作者黃一峯實際參觀竹園,除了細細品味、欣賞竹林之美,也從專業角度說明已撫育及未撫育的林相差異,並分享各種關於竹子的小知識,像是「有泰雅族的地方就有桂竹」,一句話傳達了泰雅文化與桂竹的緊密關係,另外也提到竹林的永續經營關鍵在於適時砍伐。
▲竹林撫育需要靠專業團隊,才能把竹林照顧得漂亮、強壯又健康。
▲砍伐老竹能為新生竹提供更多生長空間,一代比一代生長得健康強壯。
林志仁說,竹子生長到第四年時強度最佳,此時砍伐,不僅能有效利用資源,促進竹林的健康生長,還能提升碳封存效益。因為竹子在生長過程中持續吸收二氧化碳,相較於林木,其吸碳率高出5倍以上,砍伐後碳得以封存,不會在自然中分解又排放回大氣中,進而達到固碳效果,除此之外,竹子生長週期快,砍伐老竹能為林地讓出更多生長空間,有利於新生竹成長,撫育後新生竹的竹林較為茂密,竹桿更粗壯。對於全球關注的淨零碳排議題,伐竹過程的循環再生對環境保護大有裨益,如何判斷竹子是否成熟可伐,則是會觀察竹子的色澤推估竹齡,顏色越淺、竹齡越年輕。
▲▼伐竹過程形成的循環再生,有助於碳封存,對實現淨零排放目標貢獻良多。
除了對竹子有更深入的了解,來到部落,不能錯過好玩的DIY手作體驗,利用竹材來製作專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的精美手工藝。創立於卡普部落的手工竹飾品牌「QENGAY NA BAMBOO給奈竹」,泰雅族語為「竹子做的耳飾」之意,小孟與黃一峯跟著老師學習竹編耳環製作,看著作品誕生的那一刻,小孟不禁大呼「真的很不容易,裡面有很多細節,需要用心完成!」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有位手作老師的身份很特別,名叫LAURA,來自於法國,最初透過電視節目認識了台灣的竹子,便被深深吸引,因為法國沒有竹子,於是來到台灣,向部落長老學竹編技藝,更選擇留在此地,已在這裡生活了三年多。
▲▼來到部落別錯過DIY手作體驗,學習竹編耳環或戒指,為自己留下獨一無二的工藝品紀念。其中,來自法國的手作老師LAURA,被台灣的竹子文化深深吸引,特別來台學竹編技藝,還因此留下來生活。
這場結合了環境保育、文化傳承、產業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的永續行動,體現了中華電信「泰舊換新竹構未來」ESG計畫的多元面向,不只在竹林撫育上成果斐然,兼顧竹林生態及循環生產,減碳愛地球,也提供部落的就業機會,帶動當地的綠色經濟產業起飛,創造生態與經濟雙贏。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