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最佳專輯
- 1973年3月1日
- 10 首歌曲
- Wish You Were Here · 1975年
- The Wall · 1979年
- The Wall · 1979年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 1973年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 1973年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 1973年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 1973年
- The Wall · 1979年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 1973年
- Wish You Were Here · 1975年
必聽專輯
- 1979年,Pink Floyd 向世界拋出了張前衛的搖滾專輯,這張近一個半小時、長達 26 首歌的音樂作品,大多數的曲目出自樂團核心人物 Roger Waters 之手。有著搖滾歌劇般的架構和篇幅,《The Wall》說著主人公走過戰爭陰影、體制壓迫與感情失利等經歷,帶出人類在當代社會中所面臨的種種隔閡與無所適從。在 Disco 節奏中,〈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以童聲合唱表達對思想箝制的控訴,更顯諷刺;〈Comfortably Numb〉中 David Gilmour 簡練卻深具感染力的電吉他 Solo,呈現直指人心深處的恐懼,是一場樂史上的經典獨奏。雖然《The Wall》最終並未為人性枷鎖和僵局找到出路,但 Pink Floyd 對形式的無畏挑戰與直言發聲,讓音樂作為一種反建制的宣言。或許當世界讓我們失望時,音樂仍能將我們連結起來;而這永恆的反抗之聲,也將撫慰一代又一代的人。
- 繼突破之作《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後,Pink Floyd 的貝斯手 Roger Waters 延續著一貫的專輯理念,一手包辦《Wish You Were Here》中的歌曲創作,獻給罹患精神疾病而離隊的創始團員 Syd Barrett。相較於前張專輯樂曲中散落的不尋常聲響,《Wish You Were Here》有著更一致的音樂主題,用以表達對 Barrett 的致敬和思念。吉他加重了鄉村藍調的氛圍,聲響設計更加具有目的性而不突兀。奠定專輯主題的〈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t. 1-5〉,前 9 分鐘令人驚豔的吉他獨奏後,Waters 以感傷地嗓音唱著:「記得你仍年輕的時候嗎?如太陽般燦爛,鑽石般燦爛」,冷靜而傷懷。這張專輯製作時,Syd Barrett 曾在過程中與其他樂團成員見面,但當時深陷疾病所苦的他已經無法正常對話;而當團員們再次與 Syd 相見時,卻是 2006 年天人永隔的喪禮了。由於前一張專輯的震撼與成功,《Wish You Were Here》發行之初獲得了兩極的評價,然而團員 Dave Gilmour 和 Richard Wright 公開表示這是一張他們最喜愛的作品。隨著時間流逝,這張僅有五首曲目的專輯,已然成為不可多得的經典前衛搖滾之作。
- 即使和同時期的重要搖滾樂專輯相比,《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仍代表一個轉捩點,除了一改 The Rolling Stones 式的肆意外放,轉向探索內心世界,這張充滿開創性的專輯更昭示著樂團的發展走向。Pink Floyd 在最具前衛、實驗色彩的音樂中,簡單清晰地傳達了對宏大命題的想法:貪婪 (〈Money〉)、瘋狂 (〈Brain Damage〉、〈Eclipse〉)、戰爭和社會分裂 (〈Us and Them〉) 。 作為搖滾音樂史上最著名的專輯之一,《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的搖滾色彩其實不算濃厚。哪怕歌曲有著最狂放的嘶吼 (比如在短影音平台上意外爆紅的〈The Great Gig In the Sky〉),音樂的重點也始終在於其質地和氛圍。此張專輯不僅為《OK Computer》時期的 Radiohead 和 Tame Impala 等藝術與後迷幻搖滾樂團等提供了靈感,同時也意味著搖滾樂和電子音樂的結合,在 50 多年後仍然散發著無窮活力。
- Pink Floyd 的首張專輯《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堪稱音樂史上重要的迷幻搖滾作品,其名稱發想自《The Wind in the Willows》的章節標題,是創作主腦 Syd Barrett 喜愛的童書。這張作品充滿了多彩且饒富趣味的奇幻氛圍,帶來無邊無際的想像;讓人按下播放鍵的瞬間,彷彿縱身躍入了無垠宇宙。悅耳的迷幻短曲交織實驗氣息濃厚的器樂長曲,加上不和諧音和奇異聲效的拼貼,帶來一場太空的奇妙漫遊。值得一提的是,〈Chapter 24〉創作靈感來自《易經》的第 24 卦,Pink Floyd 運用了鑼、管鐘等中國元素樂器,藉此詮釋東方哲學中的玄想,頗富趣味。而專輯整體也展現出幻覺的一體兩面:當感官愉悅無限放大的同時,也潛伏著混亂瘋狂的暗流漩渦,這種雙重性讓專輯更加引人入勝。藥物之於 Syd Barrett 來說也是雙面刃,在藥物作用下他帶來如此奇思異想之作,最後卻因此精神紊亂導致離團,使這張專輯成為他唯一全程參與 Pink Floyd 樂團的作品,如此結果令人惋惜。
- 1983年
藝人歌單
- 迷幻奇想與前衛搖滾的實驗探索,驚世搖滾巨將走過半世紀的輝煌。
- 神祕、迷幻而充滿思辨,實驗性十足的前衛搖滾樂音。
- 2021年
- 2021年
現場演出專輯
- 1995年
更多好聽的作品
關於Pink Floyd
- 來自
- London, England
- 成立於
- 1965
- 類型
- 搖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