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特琴

提到鲁特琴,你也许会想到中世纪或都铎时期的吟游诗人,穿着轮状皱领服饰,在宫廷中优雅地弹琴。但历史学家发现,鲁特琴的鼻祖可追溯到公元前 3000 年,由西班牙摩尔人在中世纪传播到欧洲各地。这种乐器音色甜美,富于表现力,不但能弹奏旋律也能演奏和声。到文艺复兴时代末期,它已经发展成了我们如今所知的乐器。鲁特琴有梨形的琴身,琴颈带有品格,琴弦最多可达 14 对,可以指弹也可以用拨片弹奏。 16 和 17 世纪是鲁特琴的黄金时代,它从歌曲的伴奏乐器升级为独奏乐器,大鲁特琴和希尔伯琴等大型同系乐器则在巴洛克歌剧乐团中占据一席之地。18 世纪中叶,鲁特琴的地位逐渐被羽管键琴取代。20 世纪对“早期音乐”的重新发现也带来了鲁特琴的复兴。在 Julian Bream 和 Thomas Dunford 等现代鲁特琴演奏家手中,这种乐器在 17 世纪之后首度得到了广泛关注。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