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明於兩岸三地各大報章雜誌上發表,廣受歡迎的「史記」系列文章集結,帶讀者完整回味薛老師講史的精彩與感動。跟著薛仁明讀《史記》,放下學術考證與細節探究,有的只是酣暢淋漓。掩卷之際,遇見的不僅是歷史人物的溫度與魂魄,更是消散迷失已久,久違了的自己。適合各年齡層對人生有所省思與疑惑的人閱讀。
日子過得並不舒坦,有些沉重;另一方面卻又感覺虛浮,無處著根。這恐怕是許多現代人共有的問題。活得不真切,就沒意思,更難有風光。
此書正揭示了:超脫困境的智慧就在人們再熟悉不過的經典之中。
劉邦無賴、項羽英雄氣短、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太史公所撰《史記》中之人物,個個鮮明靈活,為世人所熟知。然而我們是否想過,劉邦這份無可無不可,正是一種開闊,使他無論處於何等境地都能從容面對;項羽少年英雄,又出身貴冑,天縱英才,遇上緊要關頭反而有了輸不得的壓力,成了最大的包袱。又可曾注意到,氣定神閒的張良,也曾是在路邊和老人過不去便「欲毆之」,血氣洶湧的少年?
在退無可退的困厄之中能輕巧翻轉、從頭來過,或者從此一敗塗地,其中關鍵究竟是什麼?又如何從他人的成敗得失中習得安身立命的智慧?跟著薛仁明讀《史記》,放下學術考證與細節探究,有的只是酣暢淋漓。掩卷之際,遇見的不僅是歷史人物的溫度與魂魄,更是消散迷失已久,久違了的自己。
作者簡介|
薛仁明
民國五十七年生,台灣台南市南邊一隅漁村茄萣人。福建漳州長泰縣山重村薛氏來台之第十二代。父親薛阿客,工人;母親薛蔡蓮種,工人;兩人均未受學校教育。
台大歷史系、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畢業。台南一中二年級開始,長期困惑於安身立命之道,十八歲時且因之休學半年。十九歲開始,有心於儒釋道三家。民國八十二年起,長居台東池上鄉下。關心的焦點,是文化之重建與生命之修行。現於台北書院開設有《史記》課程。
著有《胡蘭成‧天地之始》(如果)、《萬象歷然》(爾雅)、《論語隨喜》(爾雅)、《教養,不惑》(時報)。另有簡體版《孔子隨喜》(北京‧新星)、《人間隨喜》(北京‧同心)、《這世界,原該是天清地寧》(北京‧九州)。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