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馬佐夫兄弟》是杜斯妥也夫斯基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也被認為是他一生文學創作的巔峰作品。一開始在《俄國導報》上連載,歷經兩年後於1880年完成。他在《卡拉馬佐夫兄弟》完成後四個月便不幸辭世。
整部小說有兩個層次,表面上看來這是一起弒父案,而受害人的幾個兒子在某種程度上有串謀之嫌;但在另一個層次上深入探究,這是一幕關於人道精神的戲劇,講述了一個信仰、猜忌、理智與自由意志間的道德角力。杜斯妥也夫斯基辛辣地將這件弒父案表現為並非違背倫理道德所必然遭致的下場。故事中的兄弟不但不為舉止荒唐的父親贖罪以祈禱他求得重生,反而連成一氣的對於父親的死推波助瀾,認為雖不致是罪有應得,但也是報應所然,杜斯妥也夫斯基認為這正是人類不統一的體現。
杜斯妥也夫斯基生於一八二一年的莫斯科。原先就讀軍校,一八四五年發表首篇小說作品《窮人》,其後因為參與反沙皇的革命行動被捕而被流放西伯利亞,而這十二年的勞役生活對杜斯妥也夫斯基造成深遠的影響,使得原本保守深刻的宗教哲學思想有所轉變,形成他偉大小說的思想基礎。回到聖彼得堡之後,他仍不忘情文學創作,創辦〈當代〉雜誌,並持續發表作品,使得他的聲勢再起,隨後又發表《冬天裏的夏天印象》、《地下室手記》、《罪與罰》、《白痴》、《附魔者》等等多部傑作。一八八○年完成《卡拉馬佐夫兄弟》,堪稱是他大部分創作生涯中長期苦心經營的嘔心瀝血之鉅作。他和托爾斯泰、屠格涅夫並稱為俄羅斯文學「三巨頭」。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