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為道家之宗師──老子,所著經典。分為《道經》與《德經》上下兩篇,本書亦收錄曹魏時期王弼為之所作的注。《道德經》中包含了老子的宇宙觀、人生論、價值觀……等等思想,微言大義,博大精深,為道家思想首要之典籍,本書另收錄之注解文字為魏晉時代王弼所注。。
《道德經》即《老子》,又稱《老子五千文》或《五千言》,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奉之為典籍,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
原文上篇為《德經》、下篇為《道經》,不分章節。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八十一章。《德經》在前是謂先修自身心意,《道經》在後是謂身心精進後,再體悟道之所傳,本書另收錄之注解文字為魏晉時代王弼所注。。
《道德經》乃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數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生卒年不詳),姓李名耳,字聃。為春秋時代的思想家,其著作《道德經》乃道家的經典之一。其學說後被莊周、楊朱等人發展,於是後人奉老子為道家學派之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亦曾記載孔子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
相傳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前,被關尹求留,於當時總結了思想著述,留下五千言著作(即《道德經》)後,倒騎青牛而去。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