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愁予歌謠風格情詩選,為抒情詩之典範
鄭愁予的詩是為「二己」而寫──知己與自己。本書收錄四十餘首歌謠風格之情詩,是其抒情詩的典範。篇篇精品,晶瑩剔透,陳現中國情詩極品之現代風貌。愛詩者一卷在手,淺飲低吟,人間之美即在於此。
詩人性喜山水,居臺期間曾任登山協會幹部多年,足跡遍島嶼諸山巔水湄,因而山水情懷成為他早期詩作的重要泉源。鄭愁予的詩是為「二己」而寫──知己與自己。本書收錄四十餘首歌謠風格之情詩,是其抒情詩的典範。篇篇精品,晶瑩剔透,陳現中國情詩極品之現代風貌。愛詩者一卷在手,淺飲低吟,人間之美即在於此。
鄭愁予:〈刺繡的歌謠〉是我的一組詩的名字,也成了詩集的名字,在後記中我做了一些闡述:大致是這樣說的:「詩集中十首歌謠體的短詩,初釀於我在湘南求學的日子,湘繡和山歌是這些歌謠的背景,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讀給老朋友們聽著耍,好像多年壓箱底的舊底片,竟也受到讓它們曝光的提議,這是因為,自從五十年代戰後現代主義運動發展到今日,已經曲盡了路程。歌謠體或歌謠風不再被看作只是低層次的訴情工具。其中經過鄉土文學的洗禮,又因視聽傳播媒體在日常生活中日趨重要的地位,使現代詩可能發展成「印刷的演唱會」甚至「表演會」歌謠體或歌謠風的詩必然會出土作為一個「有利形式」而走上新的道路……歌謠體和歌謠風是不同的,前者是指直接利用歌謠的一般結構,即是五言或七言的詩行,並具整齊的韻腳,在第四和第五字之間,通常可以先嵌入語助詞或感嘆字,使歌者易於表達個別詠唱的風格。」
作者介紹
鄭愁予
原名文韜,一九三三生於一個軍人家庭,幼年隨父轉戰馳徙於大江南北,山川文物既入秉異之懷乃成跌宕宛轉之詩篇。鄭愁予在新竹長大,畢業於中興大學,曾在基隆港口工作多年,臺灣的風物情感塑造他的藝術背景,襯托廣大中國的局面。詩人為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 Iowa City)藝術碩士,現任教於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鄭愁予出版有詩集《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其作品之語言意象和風流蘊藉,早蔚為四十年來現代詩最深遠廣大的影響之一。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