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觀點,統計的角度,整理台灣文學獎評審,簽下名為「作家」的職涯之前,先看這期《秘密讀者》。
〈聽說當作家會餓死〉
時至今日,如果有個小孩跟自己的父母說:「我長大以後想當作家。」會得到的回應,大概不難想像:「寫作只能當興趣,當飯吃會餓死!」
提到這個典型場景,並不只是要說老一輩的人搞不清楚狀況而已。不,事實是,即使是那個小孩,就算他唸到大學畢業、碩士畢業,準備出來找工作了,只要他沒有實際進到「圈內」來感受一下,他也是搞不清楚狀況的。無分世代,無分族群、階級、性別,我們對於「作家」這個職業的理解,遠比其他職業要少得太多,無論是出於憧憬的美化,還是出於無知的恐懼。
而就算是「圈內」人,也不見得全盤理解自己所處的「圈」到底是什麼輪廓。比如說,在資訊不流通的情況下,不少寫作者並不知道合理的稿費行情是多少,也不曉得可行的「職涯」是什麼樣子;學院中的研究者,雖然有不少人討論所謂「文學場域」,但多是直接挪用布迪厄的理論,對於台灣文學圈的物質條件、存在基礎、內部結構,也缺乏認識。
因此,本期《秘密讀者》策劃了「作家之為一種職業」的專題,透過五篇文章來探討這個問題。前三篇文章是現象觀察式的,分別透過「作者」、「雜誌編輯」、「出版社編輯」的視角,來談談各自認識到的「圈內」樣貌。〈作家之為一種志業(X)職業(O)〉談及了成為一名作家、並且持續發展這個身份的可能條件;〈文學雜誌編輯想要什麼〉則從雜誌編輯實務出發,論及編輯們會遇到、期待合作的「寫手」和「作家」形態;〈相遇在等待靈光的瞬間:出版社和作者的合作經驗談兼令人尷尬的版稅問題〉實際分析書籍出版的成本模型,從而推衍出「版稅」這個寫作者最關心的項目,是怎麼產生的。
而後兩篇文章,則屬於比較資料性質的統計數據。〈從來就是青年的戰場──兩大報文學獎的數據豆知識〉回顧「聯合報文學獎」和「時報文學獎」此二最老牌的文學獎相關資料,統計出作者得獎年齡、評審形態分佈、得獎次數排行榜等項目,不但是向此二「停辦」或「轉型」的文學獎致意,也是對「文學獎」這一影響過去四十年的文學生產機制,到底具有什麼特性的一次探究。〈「文學創作者的基本狀況調查」結果統計〉透過問卷,對現役的一百多名文學創作者進行訪查(其中近半數為已出書之作家),試圖從多個方面釐清「作家」的工作狀態,特別集中於酬勞、活躍程度、發表管道及合作對象的選擇等角度切入。限於團隊人力與能力,此次調查產生的數據必有許多不足之處,只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先提供一個粗略的輪廓供大家參考,以引發更多後續的討論。
而本期刊登的投稿評論〈作者的名字〉,也是以重探「作者」的概念為主題的文章。雖然與專題的聚焦方向大不相同,但並讀或許惠有另一番理解。「挑戰秘密讀者」由徐嘉澤《鬼計》擔綱,探討小說的類型公式、娛樂性與戲劇改編的可能性,作者在〈借放個故事〉中不但回應了評論者,也透露了關於這部小說接下來的動向。
如果您也是一個有作家夢、或者身邊有這樣的孩子的讀者,現在,可以深呼吸一口氣,繼續往下翻了。作家之為一種職業,到底會不會餓死?不管會或不會:到底有多餓?如果發展不順,究竟是怎麼死?希望本期《秘密讀者》能提供一些資料,讓有夢想的人對自己的選擇有個底,從而能更加堅定——無論最後是怎麼選擇的。
▌目錄
編輯室報告:聽說當作家會餓死
【專題:作家之為一種職業】
1. 作家之為一種志業(X)職業(O)
2. 文學雜誌編輯想要什麼
3. 相遇在等待靈光的瞬間:出版社和作者的合作經驗談兼令人尷尬的版稅問題
4. 從來就是青年的戰場──兩大報文學獎的數據豆知識
5. 「文學創作者的基本狀況調查」結果統計
【專欄:人生相談室】
1. 我們都是在母親的黑洞長大
【專欄:挑戰秘密讀者】
1. 擺盪在小說與劇本之間的聲腔
2. 有靈媒屬性的警探,還是有警探屬性的靈媒?
3. 使用套路之困難:評徐嘉澤鬼計
4. 作者回應:借放個故事
【書評】
1. 作者的名字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