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性而教
孩子總是學習散漫、做事草率又容易放棄嗎?
孩子學不好,可能不是不努力,而是沒人看見他獨特的性格特質,提供合適的學習方法。
親子天下4月號,帶家長看見不同性格特質的差異,如何適「性」而教。
全台首創六大學習性格心理測驗,檢視孩子的學習特性,提供策略解方,讓性格成為學習的助力,而非阻力。
編者的話
輕輕放過孩子的弱點 文/陳珮雯(親子天下雜誌副總編輯)
再過半個月,台灣的中小學生就要迎接各種考試,從小學的期中考、國中會考至大學指考。這一期封面故事所談的「適性而教」,起心動念就是從父母們面對孩子的考試焦慮開始。
A媽媽的孩子小學三年級,成績一直處於落後,功課戰爭是家庭每晚的日常風景,她不懂,她這麼用力教,孩子為什麼總是用放空發呆來回應她的課業指導。
B媽媽的孩子九年級,成績不錯,考上一間好高中指日可待,但學校適性輔導卻發現孩子的性向比較適合念職校。B媽媽慌張的打聽哪間高職好、職校的升學管道、大學畢業後的出路。她不確定一路都沒有往職校方向準備的孩子是否真的適合走職校升學。
沒受過適性教育的這一代父母,學習生涯就是線性的考試升學,一路從高中、大學到研究所,畢業找份工作,不一定要「學以致用」或符合志趣,只要穩定就好。當我們有了孩子,情感上我們希望孩子能夠「適性」發展, 卻在低頭看見孩子的考卷時,行為上不由自主的被分數制約,一路上很容易忘記抬起頭,看看眼前的孩子是否走在「適性」學習的路上。
適性教育究竟要「適什麼性」?《國家地理雜誌》有一本《Your Personality EXPLAINED》特刊,提出用來描述性格的英語詞彙多達兩萬個,而我們只用多少詞彙來描述?如果我們對孩子的認識只是冰山的一角,如何落實、深化適性教育?愛因斯坦曾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評斷一條魚,魚將終其一生覺得自己是個笨蛋。」面對接下來一連串的考試,我們覺得有必要提醒父母,不要被孩子的成績綁架,而「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不妨把頭抬起來認識與理解孩子的內在性格,接納與欣賞他的獨特。
在閱讀《Your Personality EXPLAINED》的過程中,有很多篇幅協助我進行心理測驗,以認識自己。人類性格複雜難解,至今沒有一套標準化的工具可以評量,這也是為什麼關於認識性格的流派、心理測驗這麼多,從西方的星座塔羅到東方的命理紫微,都可以說是認識性格的路徑。
從嚴謹的心理學角度,仍有一套行為科學方法能從孩子的種種學習症狀中,梳理出學習性格的架構。這一期的封面故事,我們邀請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以兒童心理發展為基礎,為中小學生開出了六大面向、十二個學習性格,透過三十道心理測驗題,成人得以認識孩子的學習性格,並附上應對每個學習性格的策略和解方。
「有時候,我們要輕輕放過孩子的弱點,這一份寬容不代表放縱,而是從這樣的寬容中看見孩子的獨特。」台南大學附小老師溫美玉的這一席話很打動我,她也是這期封面的人物故事之一,推薦給各位讀者。身為望子成龍的母親,我也時常忘記抬頭看見我孩子的獨特,與各位讀者一起學習,讓我們輕輕放過孩子的弱點、看見孩子的獨特。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