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05月號/2019 第403期
山知道,文字也都知道
編輯室報告
我不曾爬過山。是說真正的山啦。
四體不勤,儘管很羨慕那些「說走就走」的傢伙,卻無法即知即行地冒險,上山探尋絕景。但 聊以慰藉(?)的,做書、編雜誌的這些年間,不免偶有這樣的聯想,編輯職人們的經歷,不也 頗像是一程程山路跋涉嗎?
編者的山,是什麼呢?同業們必定各有自己的解釋版本。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禮那句最常被 引用的名言,為什麼爬山?「Because it is there.」,可能比較有機會統括,轉喻,編者們進入或留 駐編輯台的動機或心境。
我僅能催動個人的感覺與想像。
在深林或陡坡的字裡行間覓路、開路。踏過同一條關注、情節溪流數次。尋錯如辨識上帝意外 留下的造物驚嘆號。以頁碼作階,書眉為標。輕觸、諦聽與凝視:紙頁摩娑指膚如野芒翻飛,梭 尋參考書籍似墊腳溪石。想像:時光如樹隙篩落的影子跑馬似輪轉。
震懾於經驗、智識與理解以外的創作奇想或以歲月積累的削切琢磨之工。(不能)判斷錯誤的 準備、恐懼與控制。
傾盡生命,也換取生命;經歷一切,再放下一切。
不同於日常街巷散步,在山途中,編者們更細細咀嚼、連結,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及 生命的意義。在通過某一段稜線、以全身心感受群山與諸神圍繞,再度確認自己的眇小。因此, 爬山,或許也是學習(對山)謙遜、示弱,在這過程中使五感敏銳專注,察知身體的贅滯與輕 盈,檢視心靈尚可稱之為強韌以及還不夠強韌的地方。
雖然說爬山最好還是親自體會,但有多次進出山裡的人們以文字留下足跡,仍值得慶幸可喜: 譬如《幼獅文藝》2016年製作的「編輯!你的世界」專輯,或《文訊》2015年春連續兩期「台北 出版記憶:文學手工時代」專題,以及網路閱讀誌《OKAPI》的「編輯、編急、鞭擊」單元,都 可說是精采的集體出團了。個別的登山者,如陳穎青、黃威融、康文炳、王乾任等,都曾以專書 著作貢獻容易上手的教戰技法與做功課方向;而前輩與同代人們如封德屏、林黛嫚、許悔之、張 清志、王聰威兼具文學性的編輯台報告結集,更鐫記著漫行於時代的刻度。廖志峰、陳夏民、編 輯小姐Yuli則以文或圖亦淚亦笑地傳達了山行者的苦樂。宇文正的《文字手藝人》,或推溯多年前 孫如陵先生的《副刊論》,則幾可說是嚮導手冊了。它們都讓我們籌製本期專題過程中,少走些 重覆路徑,並給予很多啟發與激盪。
在山裡,編者們有不同於作者的孤獨。多半情況是這樣,不論媒介,作者們正要下山,編者們 這才正要上山。也常有例外,同業們練就分身術,一邊獨自走入山中,同時也緩慢靜定地陪同作 者下山,再上山,自己也是如山一樣的存在。
孤獨的登山者總是默然。或許正因此,人們難得聽到(因而慣於忽視、誤解、過度想像)編者 們的聲音。近年開始出現類似「編輯之夜」的分享活動,或者在大學教室、民間寫作課程上,獨 立書店裡,偶爾也見編者開講,是讓人非常樂見的時代轉變;只是就我所知,作為續航動力,之 於編者我輩需要的真正認識、尊重與體貼,還遠遠不夠。而在今天,人們對出版的山、文學的山 的認識、親近、敬畏程度也在快速下滑、傾斜。除了作者為主的山行體驗、觀點外,我們由衷渴 望編者們帶來不同視角與感受的,「山的消息」,以及他們在其間修之行之,見自己、見天地、 見眾生的體會。
作為編者,您正在山裡,或正在前往山裡的路上?見過怎樣的百岳風光?我們非常非常想要聽 您說說呢。 (丁名慶)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