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 Hakka》第40期「吹起一陣客底風」

4 / 2
  • 語言:繁體中文

誰是客家人?
重探客家與福佬族群邊界


漢人遷徙至臺灣已有數百年歷史,來自五湖四海的族群在此共同生活,彼此的語言和文化在漫長歲月中互相滋養交織,形塑成我們今日生活的社會。這些過往都在我們周遭留下痕跡,尤其是在文化多元的桃園地區,只要用心找尋,總能在各地發現有趣的蹤跡。

本期主題「客底」是指語言認同及血緣認同都不顯著的客家人,最常見的案例是「福佬客」,他們在臺灣歷史發展中受到福佬文化深刻影響,能夠流利地說福佬話,甚至不曉得自己有客家血統。但是透過歷史與家族習俗的爬梳,仍然有機會找到自己隱藏的族群身分。這也讓我們進一步反思,日常生活中對族群劃界的方式,是否該有新的理解。

本期將從「人、事、時、地、物」五角度展開一場跨越族群的旅程。國立中央大學王保鍵教授撰文探討,當社會意識到客底的存在,對過往客家政策產生什麼樣的改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韋煙灶教授,將帶我們深入了解桃園地區客底的形成與分布。文史工作者鍾駿楠與藍博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羅烈師副教授及國立中央大學周錦宏教授,則深入描繪那些隱隱流動在社會中的客家文化脈絡。創作歌手黃玠與脫口秀演員李穎珍的加入,則讓我們看到客家文化在年輕世代中以嶄新姿態延續與展現。

在過去,桃園素有「北閩南客」之說,但這不能準確描述桃園的族群分布,我們想帶領讀者發現隱藏在北桃園地區,具有客家淵源的社群、物件或地點。舉凡蘆竹區的褒忠亭、八德區的呂宅著存堂、大溪區的老街、古宅、中藥行等。這些事物靜靜留住了客家文化的遺韻,訴說著先民對當地的深厚情感。

「客底」是一群介於族群中間的人,本期也勢必論及和其他族群的互動關係。對於如何指稱早期福建移民與他們的後裔,我們知曉目前在民間所慣用的「閩南」、「福佬」、「鶴佬」、「河洛」或「Holo」都有其不精確,或甚至有歧視的可能。由於「客底」議題的大宗是關於「福佬客」的討論,為了讓讀者容易理解,也避免用詞過多造成混淆,我們在本期中統一使用民眾習慣的「福佬」一詞(除專家學者專文與受訪者口述內容外)。桃園作為多元族群共融之地,如何指稱彼此、指稱自己,或許「客底」一詞的討論,可以是為我們帶來的省思之一。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