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工廠MIT:學習如何思考,在麻省理工
學習如何思考,在麻省理工
「你的書說得還不夠嚴厲。」── 一位拿到MIT博士學位、之後又在哈佛醫學院拿到一個學位的朋友對我說。(一九九九年) 「我讀了這本書,而這也是我想進MIT的原因。」── 一位MIT大學生說。他在MIT修的一門課將《創意工廠MIT》這本書列入必讀課本之一。(一九九六年) 「那本書在會議中一直被提出來。」── 一位MIT教授說。(一九九三年) 「如果你想知道我為什麼從未捐錢給MIT,讀一讀懷特的這本書吧。」── 一位很有錢、曾經在MIT念研究所的潛在捐款者如是說。(一九九二年) 「這是我有生以來讀過最悲傷的一本書。」── 在MIT合作社工作的一位收銀員對《創意工廠MIT》的感覺。(一九九一年) MIT並非Made in Taiwan, 而是赫赫有名、培育出一流科學與工程人才的麻省理工學院! 這麼厲害的學校到底怎麼教育學生?在這裡念書又是什麼滋味? 且看「機械工程系」的懷特如何效法「物理系」的費曼, 嘻笑怒罵挑戰「創意工廠」MIT,激發出終身受用的創造力! ★ 名人推薦 我相信國內大學生讀這本書,會令自己更振作用心,積極向教授討教,心甘情願接受考驗和練習,參與各類研究計畫,接受腦力激盪和詰問,用更寬的視野去看學習和研究的內涵。 --鄭石岩,心理學家 一本好書不只是要有故事,故事還要曲折並富含趣味,讀完書之後,能讓讀者再三的深思,並覺得收穫匪淺,才是一本真正的好書,《創意工廠MIT》正是一本這樣的書。而且這是一本值得多讀幾遍的好書,相信每位讀者讀完後,都會像我一般產生深刻的體悟,而且更多不同的感想與心得,在讀第二遍時如潮水般湧出。 --劉格非,MIT博士,台大土木系教授 本書作者在MIT這家生產創意和概念的創意工廠之旅,學習到嚴格精密的態度,以及「學習如何思考」。在那裡,他有幸能與許多偉大人物同行……但他也一再提醒我們:機械式思考的限制在哪裡?能不能將一些空間留給人文思考、心靈和精神面的領域? --李仁芳,政大科管所教授 MIT最厲害的地方,是「逼出一個人的極限」……MIT會想盡辦法,不斷地挖空你所有的心思,搾乾你所有的體力,讓你拼了命去完成每一個高難度的研究計畫。但,奇特的是,正是這樣的強大壓力,不斷逼出了遠遠超出每個人自己所能想像的無窮潛力與極限……令人拍案叫絕的創意便源源不絕地冒出來……而MIT就是如此這般,打造出「培育一流科學與工程人才學府」的赫赫盛名。 --張正陽,MIT博士,中央大學光電所教授兼光電中心主任 ★ 內文試閱 十月六日,星期二 熱力學第三組作業的第四題十分困難,我需要一點協助。在第一組習題的滿分六十分當中,我拿到四十八分(我和馬特對過答案,他給我的提示讓我多拿了十五分;我是在翟夫妥普羅斯的課堂上緊急改正答案)。第二組習題我則是獨自完成,沒有依靠馬特的幫忙,結果五十分我拿到三十六。作業的分數是越靠近一百分越好,因為這占了總成績的百分之十五。每一組作業都耗掉我十五到二十小時,但在考試時更會因為時間壓力而使我表現不理想,因此作業的分數可能成為救命仙丹。 翟夫妥普羅斯曾經說過,他辦公室的門永遠為我們打開,我決定要付諸行動。他好像很和善,很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沃嘉(Walker)教授。沃嘉教我大一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