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搭德鐵就上手!
共乘特價,省錢有方,附帶你所不知道的同行旅伴;要笑容可掬還是拿書擋住別人的臉,打算客客套套免人探聽,結果和盤托出自己的人生被心理治療了一番——
一個充滿千言萬語卻十分沉默的平快車盲目約會,兩男兩女的混搭配對,不曉得有沒有愛在誤點終結時。
作者談創作發想:
《鐵道共乘旅遊手冊》的發想最初來自朋友跟我敘述了他與陌生人一道搭火車的經歷,我認為那是個有趣的素材,所以醞釀了一段時間,開始找一些相關資料,並且考慮在這篇小說想要嘗試什麼:在火車上十個小時是比較特殊的空間與時間,其中不只有人的對話、還有各種可能的聲音,甚或那個限定環境裡的各種狀況,而環境直接影響人自身的狀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去描寫前述影響和對應的變化是我想挑戰的,所以這是我寫這本小說的主要動機。
而「捕捉環境種種將其作品化」也是我跟芳宜合作的觸發點:芳宜策畫新點子樂展,企圖不斷打開跨領域創作的幅度,與我的創作理念不謀而合。這回有幸讓她邀請加入新點子,我們便想試試看糅和文學與音樂,展現在不同形式怎麼理解、處理「聲音」——芳宜以我充滿聲音的文字為本,進一步將它「翻譯」成另一種形式,而她的音樂自會呈現不同於當初我所見聞、我所描繪,這種跨界的感受交匯讓我非常期待。
作者簡介
鄒永珊
台北人。台灣大學機械系畢業,赴德轉修習自由藝術,2011年柏林Weißensee藝術高等學院大師班結業。現為自由藝術創作者,旅居德國。創作形式涵括繪畫、書法、文字,喜好瑣碎與細節,同時著迷於往抽象行進的嚴格錘鍊。自2006年她的創作涉及書寫與製書,並以「筆記」(Aufzeichnungen)界定她個人的藝術形式,建立她獨特的符號學。她以她的筆記鋪展多文化視角的各項可能,來探討圖像與語言的關係、認知與意義之間的關係,並觸及甚至拓展溝通與詮釋的範疇。2013年出版第一本小說《等候室》;2014年10月即將出版第二本小說《鐵道共乘旅遊手冊》,同時參與2014新點子樂展人聲風景「跨界篇」創作發想——鄒永珊與作曲家林芳宜合作,除了小說內容作為作曲發想,形式上也從「筆記」的層面與「記譜」(Notation)銜接,使文字以音樂轉化呈現出另一幅不同的聲音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