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子書無附實體書贈品
★★專業芳療課程指定參考書目★★
★★華文世界銷售第一、長銷15年不輟--芳療經典著作《精油圖鑑》全新升級版★★
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所學術副校長 易光輝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上海交大芳香植物研發中心主任 姚雷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植生化及香草研究博士 傅炳山
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 蔡英傑
台灣芳香醫學醫學會創會理事長/臺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羅佳琳
(依姓氏筆劃排序)
專業推薦
★★★精油化學分子X中醫經絡理論X藥學屬性X適用症狀★★★
★史上最完整單方精油指南
收錄300種全球植物精油,其中包括極具醫療價值與商業潛力的新興精油,堪稱芳療趨勢風向球。
★逾400種世界學術期刊及專書考證
書中「藥學屬性」與「對治症候」考證自各大學術期刊,並輔以作者溫佑君和學生的臨床個案印證
★首度收錄中草藥22種,拓展新視野!
本書以化學組成分析,加上臨床觀察,為芳療圈和中藥界提供一條新思路。
★首創芳香能量環模型圖,融合西方藥草與東方經絡
以十二經脈子午流注圖為藍本,結合排列12大類芳香分子,依據作者25年的臨床觀察,將芳香分子與經脈能量的共振關係以圖呈現。
自序:回到烏蘇里的莽林中
2003年精油圖鑑在台灣首次出版時,薰衣草還是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名字,芳香療法也不過就是一個新興的美容風尚。那個時候,精油圖鑑企圖讓一般人意識到:舒適的香氛裏,有各式各樣的分子影響身體的運作。由化學品系和植物分類切入,入門的芳療學生則從精油圖鑑獲得一個指南針,在氣味的汪洋中不至迷失方向。我用簡明字典的概念編寫它,它也不負所託,成為許多人最常檢索的一本芳療書。
14年後,芳香療法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一種自然療法。在瑞士,它甚至和中醫、順勢療法、阿育吠陀並列醫學院的選修學分,同時也是健保給付的對象。而在中文世界裡,無論是芳療認證課、相關書籍、或精油品牌,都幾近飽和狀態。尤其網路的發達,使資訊像尼羅河的河水一樣氾濫,芳香療法已自成一塊沃土。但是這片富饒的大地,能不能滋養出一個新的文明?到了21世紀,人類一邊向前走,一邊往回看,自然主義有沒有辦法在開發與永續之間找到平衡?
是這樣的關注,決定了這本全新精油圖鑑的視野。從150種擴充到300種,讀者可以跟更多植物交朋友。環境一定程度地塑造了植物的個性,也就是香氣。跟著香氣旅行總是讓人讚嘆:再荒蕪的土地都有它的生命力。比如地中海常見的”野草”黏答答土木香,什麼鳥不生蛋的地方都能冒出來,強悍的味道裡飽含倍半萜類,能修復脆弱的呼吸道。它同時也是許多小蟲的愛巢,那些小蟲又專剋橄欖果蠅,使得黏答答土木香儼然成為橄欖樹的盟友。
所以新版的精油圖鑑,多了生長習性和香氣印象的描寫。希望讀者像掌握星座血型那樣,理解這些植物從哪裡來,又能帶我們往哪裡去。香氣印象的評述極可能引發疑問甚至批判,以防風精油為例,一般的寫法大概是「熱性,略帶香料感」,但本書說它聞起來宛如「小王子在自己的星球上照顧玫瑰」。這種抽象的論點,並非只是任意揮灑作者的主觀感受,真正的目的是要激發讀者的想像力。聞香不應是對號入座的訓練,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鼻子。
300種精油當中,有一個族群對中文讀者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 中草藥。作為藥材大家或許很熟悉,但作為原植物與萃取的精油,多數人是陌生的。就功能來說,精油與藥材大致相仿,但精油因為直接作用於大腦的邊緣系統,所以多了一個心靈效益可以探討。以艾灸用的艾葉來說,從化學組成分析,加上臨床的觀察,它的精油能幫助我們「破除腫脹的自我,耐心融入多元的社群」。這個層面的應用,對芳療圈和中藥界來說,都是值得嘗試的新思路。
特別在意科學證據的讀者應該樂於知道,書中的藥學屬性與對治症候多半是從各大學術期刊整理而得。本書參考的期刊與專書超過兩百種,全部詳列於附錄。換句話說,每一條效用的背後,不是有研究報告支持,就是經過我和學生的個案應證。如果還把精油當作”另類療法”、”民間療法”,恐怕已經跟不上現況。即使嬌媚冶艷如依蘭精油,也在實驗中展現防治登革熱和控制糖尿病的潛力。相信熱愛芳療的朋友讀到這麼多新知,必然會為之一振。
本書的編排方式,是以精油的化學類型chemo type作為分類原則,從新增精油的名單可以看出,大分子精油愈來愈受到重視。所謂大分子精油,就是倍半萜類,包括倍半萜烯、倍半萜醇、倍半萜酮。這些分子通常在蒸餾尾聲才出現,一般來說氣味都稱不上鳥語花香。正因為如此,過去常被以氣味定高下的使用者忽略。然而晚近的科學研究顯示,這些分子往往具備突出的作用,例如抗腫瘤、抗病毒、抗超級細菌,在穩定神經系統方面也是功效卓著。
用油的潮流從單萜類移向倍半萜類,其實也反映了某種時代精神。單萜類的精油氣味鮮明、作用迅猛,善於單點突破;倍半萜類的精油則深不可測、出手平和,長於系統戰與聯合陣線。當人們散發著狼性、急於開疆闢土之際,是沒辦法受教於倍半萜類的。只有領略了「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才能沉澱下來,把頻率調回和宇宙同步。這個時候,天地也會回報以靜謐的庇佑,帶領人穩穩地走過高山與低谷。
一個世紀以前,俄國的地理學家阿爾謝尼耶夫在烏蘇里地區進行探險考察,結識了一位赫哲族獵人德蘇烏扎拉,他把這段經歷寫下,出版為《在烏蘇里的莽林中》。透過德蘇烏扎拉,我們看到人們過去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那種生活早已和人類獵殺殆盡的鳥獸一起消失了。2016年的夏天,我走進西伯利亞人煙罕至的原始森林,驚喜地發現杜香,當下忍不住熱淚盈眶,這就是德蘇生火時聞到的味道。跟著那個味道飄進德蘇的時空,我見證了能量的亙古不滅。
其實所有植物身上都追溯得到那股 ”洪荒之力”,經由氣味把它傳遞出來的就成了精油。我們可以用現代的儀器檢測分析它,然而香氣裡蘊藏的無窮奧秘,那些地球和日月星辰的對話,只有深情的凝視能夠參透。但願這本實用的工具書也能拉近讀者與芳香植物的距離,除了用精油來保健養生,也能在香氣之中逐漸宏大自己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