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本書一直盤據博客來即時榜,
禁不住好奇地買了下來,
才驚覺這本書不僅「量」極其輕薄,「質」也令人失望地乏善可陳,
就是陳腔濫調的做人處事道理大集結,
例如不要抱怨、要尊重別人、懂得感恩、人生要有目標──(?)
然而這本書的書名與包裝,為它做了極大的加分。
當然也不能說這本書毫無助益,
至少這本書列舉的條件,對於氣質都是有助益的,
但僅助於維持表面上(姿態上)的有氣質,
對於更深層的氣質是沒有太大的影響。
另外值得參考的部分是「當氣質面臨考驗時」,
雖然沒有舉出什麼明確的做法,但的確值得深思:
平時要表現優雅沉著一點都不難,
但當被人激怒的時候呢?是不是能毫不情緒化,理直氣和地給予回應?
當煩躁壓力大的時候呢?是不是能不要焦躁,甚至讓壞情緒影響別人?
當身陷不幸的時候呢?是不是再落魄痛苦,都還能一樣沉穩冷靜?
當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呢?是不是還是能周詳思考,解決問題?
有很多日文翻譯書皆屬題目不錯,但內容空泛的類型,
但經過合宜的包裝,還是會有很好的成績,
所以內容不見得是評估是否出版的唯一標準。
本來覺得對主題很有興趣,
畢竟關於「規範」的社會學探討可以寫得很有深度,
例如傅柯的《規訓與懲罰》就是箇中經典。
然而這本書的知識厚度相當貧乏,
當然副書名也暗示了一切「社會觀察筆記」,
全書幾乎都是作者個人的murmur,而沒有深度的社會學探索,
迅速翻完之後並沒有太多的收穫。
個人認為這本書不吸引我的原因包括:
一、多在講述一般人直觀都知道的事:
像違規的原因,是不知道有這規定,
或規定太多不想理會,追求刺激或學同儕,
而對這些原因的陳述也沒有太有深度的延伸。
二、參雜許多個人經歷的碎碎念:
作者是用輕鬆有趣筆調,當然參雜個人故事也無可厚非,
但書中若太多我有個朋友、我鄰居……他實在太酷了等等,
看久難免會厭煩。
三、文化差異
書中舉例的許多規定都很「德國」,
台灣讀者看起來沒有共鳴,因此會想草草跳過。
先前也編輯過類似的書籍,
用輕鬆的筆調來講述一個也很輕鬆的主題,
像是用簡易的經濟學觀點來談網路交友、用搞笑的筆法來談辦公室做人指南等,
其實都銷售得很不如預期,
也許關鍵就在於這種書本來就缺乏閱讀動機,
要讀者光為了「有趣」而買已經很難,
但如果又不夠有趣、深度更不足,打開荷包的誘因就會更加薄弱了。
隨著失控的正向思考蔓延,變成了一股強迫微笑的法西斯主義,你是否也發現,全世界都不再聆聽你的抱怨、不再包容你的慍怒、不再體諒你的內疚?當負面情緒成為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疫,我們只好將各種不滿與牢騷埋藏心底,卻沒有好好問過自己──看似陽光樂觀的你討好了別人,但是否也討好了自己?
心理學家陶德.卡珊登(Todd B. Kashdan)與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長期研究社交焦慮、憂鬱症等心理疾患,卻從這些看似不健康的狀態中有了驚人發現──如果正向和樂觀占了成功的80%左右,那麼擁抱其他的負面狀態,則能再加上20%的優勢。例如,處於憤怒情緒的人,可以產出更多優秀的創意;沉浸於幻想的人,反而能淡化過去的傷害帶來的苦澀;經常抱持自我懷疑的人,則更有動力迎接各種改變。
法國哲學家馮特奈爾(Bernard le Bovier de Fontenelle)曾說:「幸福的一大障礙,就是過分期待幸福。」當我們汲汲於尋求快樂,反倒會讓一切帶來的快樂感大打折扣,並且削弱說理能力、無法做出正確判斷、甚至怠於思考。反之,略帶傷感的情況下,卻會讓你更有條理,更擅於做出精確的分析。原來,關於快樂,其實我們都誤解了──快樂非但不能促進生產力、無助於有效溝通,更會讓我們對許多細節視若無睹。
我們害怕展露負面情緒,害怕排山倒海而來的反感與批判,卻忘記許多負面情緒,正是我們珍貴的超能力。罪惡感並不是羞愧感,憤怒並不是暴怒,而焦慮也並非恐慌,只要在適度範圍內施展,眩目的魔法都不致成為駭人的巫術。於是,我們必須允許自己不快樂,在低潮中找到真正完整的自我;允許自己不正面,從負面思考中找到使自己強大的力量;允許自己不善良,找到被討厭也堅持下去的勇氣。當你願意認同這些負面的特質,正是既存於每個人心中的一部分,你就能找到真正完整的自己,不必刻意尋求快樂,也能與幸福如影相隨。
非常喜歡的一本書。
雖然談論了一些技術面的問題,但也論及了對於攝影道德與掙扎、對於影像靈魂的思考,讓這整本書完全不流於缺乏生命的工具書。
最有收穫的是構圖的部分,讓我驚豔的是作者如實呈現了一個攝影師構圖的「過程」,因為對初學者來說,單是看到精挑細選後的完成品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明白攝影師「為什麼」選擇這樣構圖,這樣構圖為什麼失敗,才能慢慢朝著理想的畫面靠近。不管是稻田裡的農人要放在哪裡,或是車站托缽的僧人要怎麼取景,都把一系列的畫面呈現給讀者,非常具有啟發性的一本書!
此外,譯者吳光亞也翻得非常好,在閱讀的過程中看得又快又順,又易於理解。我很少特別稱讚譯者的呢!
對了!學到一個新名詞叫「矇翳」,教育部辭典的說明是沖片時,因顯影時間過度或顯影溫度過高,使底片應透明之部分出現一層霧狀或面紗之現象。後來才知道是我很喜歡的,陽光具象地呈現在照片上的樣子。
非常有趣的一本書!
市面大多跟恐懼有關的書籍,都在探討如何克服恐懼,
而本書乃直指恐懼的根源與核心,探索為什麼人會產生恐懼?
作者甚至憑藉她對恐懼的鑽研,作為讓美國鬼屋Scarehouse更嚇人的依據!
這本書並不直接告訴我們如何「戰勝」恐懼,
而是教我們「透析」恐懼,與恐懼和平共處。
本書提到的恐懼對象,囊括了高度、黑暗、鬼怪、暴力與死亡。
她親身在加拿大西恩塔的邊緣漫步,在日本的自殺森林裡探險,
在廢棄的監獄過夜,被銬上手銬在漆黑的坑道裡爬行,
就是希望體驗──連她這樣對恐懼知之莫甚的專家,是否能戰勝生心理的因素呢?
答案是不能。
當身體的平衡機制被外界拉大的距離感強硬破壞,
為了保護身體,就會開始釋放激素來促發恐懼感,這就是所謂的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當我們明知是假的鬼怪像人像到一個程度,就會引發「恐怖谷效應」,
讓大腦不由自主地產生反感,就像對擬真機器人或VR情境的不適感。
這本書用社會學的方式進行關於恐懼的田野調查,結合心理學的分析,
無疑是一本帶來新知、充滿趣味的科普好書。
從年假到情人節,版上總充斥著與家人爭執、與情人齟齬的傾訴。
「雖然__________,但是他其實對我很好,所以我捨不得」,
是隨處可見的萬用句型。
捨不得,的確是每個日常最難以擺脫的情緒,
無論是捨不得一雙舊鞋,捨不得遠走他鄉的摯友,
捨不得曾經相愛的戀人,捨不得離開目前的職場,
總會令人陷入掙扎與迷惘,也因為這樣的掙扎與迷惘裹足不前。
然而,就像外觀完好卻已過了保存期限的食品,
雖然看似無害,但是其實已經變質,
這時候的「捨不得」已經變成一種桎梏,只要你堅守其中,就永遠只能置身牢籠。
當一段關係只剩下心力交瘁的羈絆,
就要告別那些摧毀我們精力、消耗我們情感的人事物,
才能把空出來的位置,用更美好的經驗填滿。
這本書,除了教我們怎麼跟那些予取予求的朋友,
情感勒索的家人,互相折磨的情人告別,
還有另一個更實用的是──如何逃脫早已不適合自己的團體。
從小到大,無論是社團、教會、系隊、甚至只是朋友群裡的小圈圈,
我們常常為了冀求一種陪伴,一種認同,
忍受明明從個性到價值觀的同儕,
以為離開了這群人,自己就會從此落單。
但是,在你的小圈圈以外,世界絕對比你想像的更寬廣!
更有趣的是,它還談到了關於性別與性向的告別。
性向是流動的狀態,但當它變化時,卻難免帶來心理的衝擊。
向來自認是異性戀者,卻對同性動情,可能會徹底鬆動自己過去熟悉的一切;
自認是同志者愛上了異性,也可能面臨群體內的無法諒解。
這是一種對舊有自我的告別,即使痛楚,卻也是為了終結痛楚。
我想這本書,將有助於你人生中的任何一種告別。
真心推薦給你/妳!
一開始就被這本書的主設定吸引:
一位前華爾街分析師,從明亮的辦公室踏入陰暗的農場,
自此,她看見了眾多我們不忍卒睹的現實:
遭到電擊限制行動的乳牛、彼此自殺殘殺的雞、遭到殘忍閹割的小豬……
在目前的世界上,肉食者相較於素食者,依舊占了壓倒性的多數
然而肉食者對於「希望動物過得好」的努力,
也依然在飲食以外的眾多面向表現出來
推廣人道放牧、人道飼養,根除畜牧業內部眾多黑暗內幕等等
期望在滿足人類的需求之餘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破壞也能降到最低
只是,目前還沒有達到極好的成效
這本書的特色在於,作者走訪了全世界好幾個國家
帶領我們看見不一樣的畜牧業真相
有的牧場很有人性,甚至會為動物取名;
有的雞舍只用大控制板遙控,連親手碰觸雞都罕見。
為了看見這些內幕,作者用臥底的方式,寫下很多農戶的冷血與手法的駭人
雖然看完這些故事,不見得立即有助於根除這些血淋淋的手段
但這本書背後的文案說得很好:
「當我們試著從大自然汲取所需,
我們是否曾經想過,能不能有對這世界更溫柔、更友善的可能?
從你我心底燃起的微小善意,將會是這些動物短暫生命裡最美好的明光。」
其實真的就只是這一點微小的善意就夠了,
而我們還有很多空間攜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