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點,霞光昏黃,遠處一排巨大風車,就矗立在苗栗外海,漸漸隨著夕陽隱沒。2017年,第一支離岸風電示範機組在苗栗外海豎起,揭開台灣離岸風電發展的序章;隔年,政府便公告潛力開發場址,開放外商競爭潛力風電場的開發權。
離岸發電在台灣發展已日漸成形,今年十月初,台灣第二座離岸風場海能風電正式動工,而首座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I)示範計畫也預計今年底開始商業運轉。海能風場完工後,預計為38萬戶家庭提供用電,減輕能源問題負擔的同時,也為台灣前進亞洲離岸風電市場打下強健基礎。在能源取得不易的台灣,風力發電更是目前政府積極發展的發電方式之一。如今離岸風電三大關鍵因素「投資商機」、「人才就業」及「技轉國產化」皆已到位,只待時間發酵。
第一關鍵:投資商機
根據投審會統計,光是今年一月至九月,僑外投資台灣風力發電的金額相較去年增加將近一成,主要原因就是國內風力發電的投資合作日漸增長所致。不僅如此,各家風場開發商也紛紛與台廠簽署諒解備忘錄(MOU)或正式合約,培養台灣離岸風電在地化的能量。
好比是,來自丹麥、全球離岸風電市場的領導者沃旭能源(Ørsted),兩年前就已與穩晉港灣工程展開合作,期待將穩晉從新手培養成台灣合格離岸海纜鋪設安裝供應商;今年9月更做出最終投資決定,與穩晉正式簽署合約,為大彰化東南、西南離岸風場進行海纜鋪設工程,合約金額高達10億元,未來也將協助穩晉投資新的海纜鋪設船「穩晉七號」與技術,新船預計2020年第一季出海。
▲穩晉成為亞洲具競爭力的離岸風電海纜鋪設商前景看好。(圖片僅供示意)/ Photo Credit: Shutter Stock
面對未來的大型商機,國內相關產業公司同樣磨刀霍霍,無不想搶佔先機。彰芳、西島風電公司,預計將在今年11月中進駐臺中港,進行離岸風機葉片、塔架及機艙組裝作業;國內離岸風電的領先者台船集團則與環海集團簽下「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承攬商合約,市場估計合作金額高過10億美元,若順利,將是台灣首宗大型離岸風電統包工程計畫的優先承攬合約,為台灣綠色能源立下優良的開端,未來也有望藉此達成經濟部2023、2024年風力機零組件、海纜、水下基礎施工與監造、海事工程國產化與離岸風電產業鍊在地化的目標。
「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將串連起相關產業,也能帶動地區性發展,包括離岸風電作業需建置良好的母港規劃、運維中心,包括大型風機構件的載運、風機預組裝、水下基礎存放,以及風機零組件安裝等碼頭供給等。」
TOWIA 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發起人暨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離岸風電產業對於台灣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產業。目前已有許多國外成功經驗可供借鏡,待產業技術缺口人才成熟,政府便能整合產學力量及相關計畫補助, 與他國建立策略合作關係,並達到全面在地化;成為亞太供貨中心的願景指日可待。
▲許多國內相關產業公司搶先進駐臺中港,進行離岸風機的組裝工程。(圖片僅供示意)/ Photo Credit:Pixabay
第二關鍵:人才就業
廠商紛紛搶攤彰化、苗栗、雲林、桃園等處設立離岸風場,這新興產業也催生出一批綠領人才與就業機會。日前,彰化縣政府在員林舉行大型就業博覽會,其中離岸風電徵才專區備受矚目,尤其相關公司多為人事福利健全的外商,光是儲備幹部實習生月薪便高達5萬,吸引不少人才返鄉,根留本土發展。
同時,行政院核定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也規劃在高雄興達港成立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並由經濟部能源局委託金屬中心培訓離岸風電人才,預期人培中心將成為亞太地區先進海事工程訓練與驗證基地。課程皆以國際需求為主,包含全球風能組織(GWO)的基礎安全訓練(BST)及基礎技術訓練(BTT),以及進階救援(ART)與高階急救訓練(EFA),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將是台灣走向亞洲、接軌國際的重要產業聚落。
據估計,在2025年前,離岸風電人才需求將達5500人次以上,其中海洋科技工程人才培訓及認證中心肩負培育人才及職前訓練機構的重任,未來每年將可培訓500人次。在經濟部工業局計畫協助下,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達寬商業服務有限公司,也共同推動德國銲接協會(DVS/SLV)及台灣銲接協會合作,於今年6月訓練出第一批國際銲接工程師。
▲隨著國內離岸風電產業逐漸發展成熟,許多政府人才培訓計畫也陸續展開。/ Photo Credit:Pexels
「不只是目前工程建設可預見的人力需求,待產業發展起來後,後續更會帶動電力業管理、數據分析人才等相關的專業需求。新的風電科技將引領過去的黃昏產業,再創造出新的機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指出,這是台灣第一次正視能源產業的發展機會,我們需要健全人力供應鏈發展,才能發展出一套能長遠且可靠的技術人力流。
關鍵三:技轉國產化
由於台灣過去並無大型海事工程經驗,也無合適施作的大型工程船,多半仰賴國外人才與技術協助,因此,經濟部在推動離岸風電的政策時,也訂定了國產化目標七至八成的高水準,以利未來全面建立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鏈時無後顧之憂。
風電開發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接受媒體報導時,曾表示目前風機國產化離工業局公布的2023、2024年產業發展目標已經不遠,而國產化項目中有11個項目是主動以超過政府要求的核心技術能量進行,其中7項甚至可望提前落實,致力於「超額超買、提前交付」國產化目標。
▲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旭日初升,盼為國內能源問題提供更多元的解法、創造國際優勢。/ Photo Credit:Unsplash
在風電產業供應鏈中,亦有多家台廠受惠,多以上游製造業為主,產值以零組件為最大宗。國內離岸風電產業正式迎接風口,從水下基礎與塔架、到葉片樹脂等,相關本土供應鏈至少20家以上,皆可望受惠逾9000億元的產業商機。
曹世綸認為,近年離岸風機逐漸朝大電容量發展,這將是台灣的契機,未來台灣若能發展8MW以上的大容量風機製造供應鏈,原先所缺乏的海纜、風機零件等技術,將有機會積極跨入海事工程、安裝風機、風場維運等領域,使台灣成為離岸風電亞太供應中心。
於此同時,因應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向上調陞國產化的比例,未來也將透過產學合作設立離岸風電學院,助力產業培育所需人才。逢甲大學李秉乾校長表示,將開設「離岸風電碩專班學分學程」,藉由產官學研通力合作,培育更多理論與實務結合的人才,共同推動臺灣離岸風電產業。
如今,台灣已站上離岸風電產業發展的風口,三大發展關鍵已一一備妥。曹世綸說,台灣離岸風電起步較早,學習曲線較具優勢,加上台灣位居颱風地震特殊環境需求,離岸風電發展技術適用於其他相似環境的亞太他國,如今只待「風起之時」,讓離岸風電產業發揮預期的商機、人才、技轉國際化等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