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出去一下,這裡有顆棉花糖,你不要吃啊。我回來後,如果棉花糖還在,我就多給你一顆棉花糖。」說完大人就出去了,留下孩子一個人,緊盯著棉花糖,表情痛苦。孩子能堅持多久?能夠忍到大人回來再獎拿多一顆棉花糖嗎?

棉花糖實驗是最著名的心理實驗之一,用於衡量兒童的人格特質——抵抗即時引誘,以取得雙倍棉花糖獎賞。換句話說就是測試孩子的自制力。

由1960年代到2000年代,不同研究所都做過棉花糖實驗,研究員會在數年後跟進參加實驗的孩子,發現為了獲取雙倍獎賞而「忍口」的孩子,其公開考試成績一般較好,身體質量指數(BMI)往往較低。多年來,棉花糖實驗被廣泛吹捧為證明自制力在人生中有多重要的科學證據。《紐約時報》於2014年一篇文章就提到,它似乎把「為什麼有些人會成功」的複雜心理及社會因素淡化,給出一個既簡單又古老的解釋:「性格決定命運」。

有趣的是,早前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若單以等待大人回來的時間計算,孩子似乎愈來愈有耐性。

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研究員Stephanie Carlson的團隊比較1960年代、1980年代和2000年代的多個棉花糖實驗數據,發現2002-2012年間的實驗,孩子平均等候的時間比1960年代的多出兩分鐘,又比1980年代的多出1分鐘。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2000年代的實驗中,有近六成孩子願意坐著等待整整10分鐘,1980年代的數字是四成,1960年代只有三成。

「其實我們也不肯定原因,但揣測當中包含多項因素,例如現在的孩子的抽象思維有所強化,更多人接受學前教育、育兒方式的改變,科技進步令孩子更早從屏幕接觸不同事物,增加了認知能力,諸如此類的因素令現世代的小朋友似乎更有耐性。」Stephanie Carlson說。

杜克大學心理學家Avshalom Caspi則指出,撇開其他因素,如果新一代孩子大多願意等候更長時間以獲取雙倍回報,那就意味難以用實驗來預測孩子將來的成就表現。

事實上棉花糖實驗作為後期成就預測指標的可靠性近年不斷受質疑。紐約大學心理學家Tyler Watts早前率領團隊,做了另一個數據分析研究,涉及918名曾在4歲半時參加過1995或1996年棉花糖實驗的青少年,當中552人的母親沒有讀大學,他們大部分來自中低下收入家庭。

結果顯示,母親為大學畢業生的孩子,在棉花糖實驗中的平均等候時間為5.4分鐘,母親沒有讀大學的孩子,其平均等候時間為4分鐘。報告指出,在扣除諸項關鍵因素,包括早期認知能力,家庭環境和家庭背景後,孩子自制力的強弱,與其日後成就的相關性大大降低。

正如印第安納大學社會學副教授Jessica McCrory Calarco指出,來自低下階層的小朋友,長期面對物資短缺,要他忍口等待第二顆棉花糖自然是較難的。所以,一個孩子能否忍耐直至獲取多一顆棉花糖,很多時是關乎他本身的家庭和經濟背景,而這些自然也是決定孩子將來成就的重要因素。相對而言,所謂自制力就顯得不重要了。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