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怡玉

記憶的遺忘與增強

想像你正在考試,看著選擇題的不同選項,明明準備時曾讀過,卻想不出正確的細節內容;但交卷之後,靈光乍現而想出答案了!有時是看著考題,卻不記得曾經讀過。記憶的展現需要在登錄時注意訊息才能啟動儲存歷程;但即使經驗儲存了,記憶痕跡也可能被遺忘。影響記憶遺忘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學習到測驗之間的保留時距。記憶隨時距增加而變差的解釋,有記憶痕跡消退理論(decay theory)、其他訊息干擾理論(interference theory),以及提取失敗假設(retrieval failure hypothesis)。此外,記憶的遺忘可能來自於動機性遺忘(motivated forgetting)。

當年艾賓浩司研究記憶時,為了排除既有知識的影響而創造出無意義音節(nonsense syllable),組合子音─母音─子音(如TUJ)作為刺激材料,每天從盒子裡隨機抽出這些材料來刺激學習,直到最後可以完全正確地回憶出這些刺激,用以觀察重複次數對學習的影響。

在學習後的不同時間中,再次回憶先前學習過的刺激。艾賓浩司最著名的發現是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如下圖),隨著再測與學習的保留時距增加,回憶的正確率呈現指數曲線下降:在學習後的二十分鐘裡,記憶表現快速下降,並在一小時持續下降,直到幾天後記憶表現不再下降。但遺忘並不代表痕跡完全消失,當完全遺忘後再度學習時,所需時間或練習次數會比第一次學習少,此差異稱為「節省」(savings)。

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
Forgetting Curve

Icez at English Wikipedia

遺忘的原因

記憶痕跡的消退的確存在。就感覺記憶而言,學者偏向消退的論述,他們認為如果注意力沒有將感覺記憶存入短期記憶,感覺記憶會隨著時間消退。此原因來自史頗靈的經典實驗,記憶材料消失後與指示回憶的音調出現前,參與者並沒有接受其他刺激訊息,故記憶的遺忘較不可能來自干擾。目前研究的爭議在於短期記憶(工作記憶)的遺忘,有些研究者認為記憶會隨著時間而消退(Barrouillet & Camos, 2012)。採此論點的研究者多強調即使在保留時距裡沒有接收任何新的訊息,但記憶表現仍隨著時距的拉長而變差的結果,代表記憶遺忘來自消退。然而,快速地呈現刺激並縮短保留時距時,記憶表現並不會優於緩慢呈現時的表現,此結果並不支持短期記憶的遺忘來自於消退(Waugh & Norman, 1965)。

訊息的確會彼此干擾而導致遺忘。如果訊息登錄後有其他類似的訊息進入,並且兩者未被整合,那麼新進的訊息與既有的訊息可能互相干擾。後來者對前入者的干擾稱為逆溯干擾(retroactive interference),而前入者對後來者的干擾稱為前向干擾(proactive interference)。就工作記憶而言,採取干擾論點的研究者認為記憶痕跡如果純粹只是消退,複誦應可抵抗。藉由操控複誦的可能性,他們發現結果並不支持消退的論點(Oberauer & Lewandowsky,2014)。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遺忘的原因取決於記憶表徵的本質。擁有很多脈絡細節的記憶表徵的遺忘來自於消退,而只有熟悉度的記憶表徵的遺忘來自於干擾(Sadeh, Ozubko, Winour, & Moscovitch,2016)。新形成的記憶痕跡若沒有穩固,較易受干擾(Wixted,2004)。

干擾也可能發生在提取階段因而阻擋記憶展現。日常生活中充斥著提取失敗的例子,例如考試時想不出正確答案,只記得讀到該部分時是在書本的右下方;或者看到一位許久未見的朋友時,名字呼之欲出,卻無法說出完整名字,有個音只留在舌尖(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研究者是如何發現提取可以阻擋或誘發遺忘呢? 一個實驗研究(Anderson, Bjork, & Bjork, 1994)證實了提取誘發遺忘(retrieval induced forgetting, RIF)的現象。

在實驗的第一階段裡,參與者先記住八個類別與二個例子的配對(如:水果─蘋果,水果─香蕉等)。在第二階段裡,參與者針對四個類別進行提取練習,實驗者給予類別名稱與其中一個例子的部分訊息(如:水果─ㄒㄧㄤ),要求參與者回想剛才有此注音的配對例子;另外四個類別不練習。在隨後的測驗階段裡,參與者需要回想出第一階段所有類別與例子的配對。相對於沒有練習的類別與例子而言,有提取練習的類別與例子的記憶表現較好;而練習類別中在第二階段沒有練習到的例子的記憶表現較差。他們認為在提取練習時,為了要提取出正確答案,參與者抑制了另一強勢競爭的例子,所以後者的記憶比沒有練習類別的例子的記憶表現還差。這個現象可以解釋為何學生在回答問答題時,明明記得有五點,但寫完前面幾點後就回想不出後面的內容了,這是因為在提取前面內容的歷程時抑制了後面內容。後續研究則發現,如果在第一階段裡統整二個例子,則不會出現提取誘發的遺忘(Anderson & McCulloch,1999)。這結果暗示人們需要在學習時需統整和聯結內容,方能正確回答問答題。

人們也可以動機性地利用不同策略來遺忘某些刺激項目,產生意圖性的遺忘(Bjork, 1998)。當在刺激項目出現後參與者被要求「忘記」(MacLeod, 1975)或不想(Anderson & Green, 2001)時,這些項目的記憶會變得較差。以指示性遺忘(directed forgetting)派典作實驗的研究者多認為:在系列列表全部呈現後才要求參與者遺忘所有列表的項目時,遺忘來自抑制;而在每個項目呈現後要求參與者「記得」或「忘記」時,遺忘來自選擇性地複誦「記得」的項目。而在「想─不想」的實驗裡 ,參與者可能採用不同的策略去忘記「不要想」的刺激(如:想別的刺激或直接壓抑)。

記憶術:降低遺忘的法門

要讓訊息成為長期記憶的一部分,關鍵在於意義聯結。從記憶的三個階段歷程來看,登錄歷程是第一關鍵,你可以利用多種感官的感覺與心像聯想來強化刺激的鮮明度,再以精緻地處理與組織來強化表徵的深度。當刺激數量較大時,你可以利用組合和不同的登錄方法(如塗鴉)來幫助記憶。無論你用何種方法或組合不同的方法,重點都在「意義的引申處理」。一些常用的方法可略述如下:

  1. 圖像法:這個方法是以心像方式來幫助記憶。以英文單字「seesaw」為例,你可以想像兩個小孩坐在蹺蹺板兩端,一上一下地搖出Si與So的聲音來記住「蹺蹺板」的英文。圖像法可與其他方法結合,讓記憶痕跡更為鮮明。
  2. 位置法:這個方法是利用你熟悉的空間,按照你慣常的行動順序(如:進入後逆時鐘方向繞一圈有不同的位置:先走到左手邊的茶几,然後是沙發,沙發旁有面牆,牆旁邊又有個小桌子等等)將要記得的東西放在不同的方位上。將記憶的刺激材料與方位上的物體聯結(在茶几上放車票、玫瑰花、手電筒;沙發上有烏龜、郵票等等)來幫助記憶。
  3. 諧音記憶:網路世界裡,我們常看到以聲音相似的方法來簡化訊息,如:3Q(thank you)、CU(see you);或用音似的中文字來翻譯英文字詞,如:魯蛇(looser)、溫拿(winner)。
  4. 字頭記憶:這個方法是取每一刺激項目的字首來串聯項目。以「金磚四國」為例,便是以Brazil、Russia、India、China的開頭字母串聯成一個「BRIC」的縮寫,為磚頭之意。
  5. 分類記憶:這個方法是將刺激材料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分類。如果要去市場買菜,你可以分成蔬菜、水果、肉、雜貨四類,將要買的東西分類(青江菜、菠菜、油菜;香蕉、鳳梨、蘋果;豬肉、雞肉;醬油、芝麻粉)組織起來。
  6. 組織法:這個方法是以故事的方式串聯欲記得的刺激項目。例如:要記得的項目為:窗戶、熱狗、公園、兔子及鳥,此時你可以編個故事:從窗戶爬出去溜到公園,看到一隻兔子與鳥在搶熱狗。

無論你用何種方法強化記憶痕跡,第二個加強記憶的管道就是重複學習。最早發現重複學習效果的便是艾賓浩司。重複學習要分散而非密集,因為分散式的學習可以促進關聯記憶的穩固(Litman & Davachi, 2008)。當學習過程中精神開始渙散時,不妨休息一下,學習後睡個好覺比熬夜對記憶更有幫助。此外,學習後隔一段時間去運動也可以促進記憶。

回憶時,可以利用脈絡作為幫助自己提取材料的線索。另外,考考自己吧!因為提取的歷程也可以促進記憶,產生提取練習效益(retrieval practice benefit)。由記憶再穩固的觀點來看,提取的歷程會先使記憶痕跡脆弱,然後再重新穩固記憶痕跡,使得記憶表現較好。但是,未被統整好且未被提取出的訊息則會產生提取誘發遺忘。考自己時,要測驗所有的內容,讓所有內容都經過提取練習,方能產生測驗的效果(testing effect, Karpicke & Roediger, 2008)研究也發現,提取的困難度(隔些時間而非立即再考)或以固定時距再測所產生的效果較好(Karpicke & Roediger, 2007)。因此,第一次測驗記憶時,採用回憶作業對之後的記憶效果也比採用再認作業者佳;努力處理(effortful processing)可能是測試效果的關鍵因素(見Rowland, 2014,後設分析)。分散(spacing)也可能是重複測試效果的重要原因,分散的重複研讀也可以增進學習(Soderstrom, Kerr, & Bjork, 2016)。

提取時若能從不同角度回想,亦可增加記憶的表現。在一個經典實驗裡,參與者閱讀一篇關於二個小孩蹺課跑到學校附近的房子裡的文章。在閱讀前,一組被告知以小偷的角度閱讀文章,另一組被告知以購屋者的角度閱讀。測驗時,所有參與者先以閱讀時的角度回想;然後做第二次的回想測驗時,每組又分二小組,一小組被告知以小偷的角度回想,另一小組則以購屋者的角度回想。結果發現,第二次測驗時以另一角度回想的參與者可以回想出更多的細節(Anderson & Pichert, 1978)。此外,也有研究者發現回想多次時,第二次回想會出現第一次回想時沒有出現的項目,第三次也會出現第二次沒有出現的項目。此效果顯示,登錄時的脈絡情節可經由不同的脈絡元素線索提取出來。

在你閱讀下一章節前,試試PQRST這個方法能否增進你對該章內容的記憶。首先,預覽(preview)這章節的大綱與摘要,用自己理解的意義建立一個架構。其次,針對你組織的架構寫下你好奇的問題(question),然後閱讀(read)這章內容時,想辦法將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串聯,用自己的方式講述或背誦內容(stateor self recitation),最後再考考自己(test)。SQ3R方法則是概述(survey)、提問(question)、閱讀(read)、背誦(recite)及複習(review)。不論哪個方法,都需要你引申處理,儲存穩固,以及成功提取。

相關書摘 ▶知覺心理學與設計:完形心理學、鏡像神經系統、功能預示性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臺大心理系, 梁庚辰

  • 一部為華人學子撰寫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
  • 詳細介紹心理學最新入門知識,以及國際心理學的成果及趨勢!
  • 融入華人社會文化下的研究,達成心理學於本土文化的目標!
  • 呼應國際心理學大勢,強調腦與心智的關係!

本書是集合臺大心理系專兼任老師及系友之力,為華人學子撰寫的一本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內容涵蓋心理學所有重要的主題,但有別於坊間其他中英文版教科書,本書從第一章介紹心理學發展起,在各章均融入有關華人社會文化下的研究成果,使本書的讀者不僅瞭解國際心理學的成果及趨勢,也能欣賞在本地心理學者的耕耘及收穫,達成落實心理學於本土文化的目標。

getImage

Photo Credit: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社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