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aylin(曾在國外油品業當台勞,擅長農業廢棄物重新利用科技,家中世代務農,曾經回鄉當過農民。)

我曾經是個農民

我曾經是一位短暫的農民,照片中的山谷,是我們家耕作了17年的地方,17年的耕作時間,是一個貧苦勉強維持溫飽的生活,這也是許多農民面對的困境,只能維持溫飽。17年的時間,見識到許多叔叔伯伯抱持著希望進來耕作,然後賠光所有錢離開甚至是負債跑路。

當年耕作時,附近田地唯一跟我同樣年紀的年輕人,他跟我同時回到家裡幫忙耕種,過了一年他並沒有像我一樣選擇了離開,他選擇待在山上,在前年底的一個夜裡,他吞了農藥,選擇永遠待在那裡。

他不是第一個我認識的人之中第一個吞農藥自殺的人。農業就是一個這樣真實與殘酷的環境,跟上班是不一樣的,毎一個耕作的農民,毎一年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創業家,從土地租賃、肥培管理、種苗、耕地、田間管理、收成等,都必須不斷的把資金投入。開始收成的時候,整個產銷又是一個殘酷的狀況,跟你毎天上班毎個月一定會有收入進來不一樣,有可能最後沒有任何收入,還賠上本金。

曾經一天寄了20箱特優級的青椒去台北一市拍賣市場,那天送去之前還曾經查過前天特優一公斤大約是13元,一箱20公斤,一個箱子的錢22元,農會運到台北一市的運費要40元,農會收3%的管理費,拍賣市場收2.3%的管理費,我一箱的成本是62元加上拍賣價5.3%的管理費,結果這20箱特優級的青椒全部被打成良級,一公斤只有2元,一箱扣掉管理費只能拿回38元,扣掉農會先墊的運費,還要再貼農會40元,花了半天的時間剪了20箱,再花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運到農會,最後換來的是拿不回一毛錢,再貼40元給農會。還好這種事只發生一次,就當是被搞鬼了,隔天一樣的品質價錢就很正常了,這就是農業,殘酷而無情。

你知道種一甲稻米能夠賺多少錢嗎?

最近因為缺水,休耕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許多人跑出來抨擊休耕政策,台灣的實際狀況究竟是怎樣呢?

2011年農委會的耕地統計約為808,293公頃, 但根據最新2013年底的資料統計是799,830公頃(2014年還沒完成),已經少了8,000公頃,也可以看到一年就少了8000公頃的土地。

這全部的土地分為四個區塊,旱作,一期稻作,二期稻作,兩期作田。明年第一階段停水,影響的是兩期作田跟一期稻作共275,093公頃,休耕4.1萬公頃約15%的比例。

種1甲稻米西部約可產出濕穀6噸到7.2噸的產量,農民稻米的產量是可以控制的,但如果產量大,則肥料費提高,風險提高。風險就是收成前如果下雨,產量越多越容易倒伏,所以農民會利用肥培管理控制稻米產出量,通常習慣控制在1甲地6噸左右的收成量,避免過重如易發生倒伏,倒伏真的很慘,對產量的影響很大,又難收成。為了增加一點產量而冒著倒伏的風險,對農民而言並不划算,能順利收成比較實在。

倒伏的情況

每公噸濕穀價錢約為17,000元左右,如果以1甲10,000斤,6噸的產量來看,每甲產值約為102,000元。水稻種植成本,一甲7,000元,耕地一次4,500元,要粗耕跟細耕至少要耕兩次,所以4,500×2=9,000,肥料農藥8,000元,總計24,000元,不算人力與地租的收益為約為78,000元。(2014年雲林二期稻作,每百斤價格為1,020,轉換為公斤,價格依各地情況會稍微變動)

補助翻耕和種植綠肥1公頃85,000元(1公頃=1.031甲),這85,000元還需要扣掉翻耕跟種植綠肥的費用,就是等於跟你說,你不要種了我直接給你錢,你收了錢還可以去打零工,可以補貼一些收入,如果你找的到的話。

至於那種跟人家租地,拿不到補助的,照理講也可以不用給人家土地租金阿?有那種地主拿租金又拿補助的道理嗎?那這些耕種的農民又不滿什麼呢?

我本來也存在這種迷思,但前陣子去外面參加一個研習,剛好認識了一個在桃園和三峽種稻的農友,而之前參加農業課程認識的一位在蘆竹種稻米的農友剛好也有參加,就跟他們聊聊今年休耕的影響。

這位三峽種植稻米的農友,他種植的面積約為8.5甲,1.5甲是自有土地,7甲是別人租給他耕作的土地。他2014年1期的稻作收購價為100斤840元,2期的稻作為100斤1040元。

2014年1期因為盛產,米價被砍的相當淒慘,100斤連1000元都不到,盛產只會苦了農民而便宜盤商,民眾會因為盛產而買到更便宜的米價嗎?

我做了他的產銷分析,如果每甲每期有10,000斤的收成,毎甲種植成本為24,000元,

1期稻作8.5甲,收購價為每斤8.4元,總收益為10,000×8.5×8.4-24,000×8.5=510,000元。

2期稻作8.5甲,收購價為每斤10.4元,總收益為10,000×8.5×10.4-24,000×8.5=680,000元。

1年8.5甲地總收益為1,190,000元,這些收益尚未扣除地租跟人力成本。

通常1甲地的租金一期約為40,000~45,000元,兩期需乘以二,扣除了7甲的租金(560,000~630,000元),剩下是630,000~560,000元。

我們家在棄農之前是菜農,以前都固定要給地主租金,這是一個固定的成本。於是問了他地租的問題,才發現原來他並沒有給地主租金,附近耕種稻米的年輕人不多,地主又不希望土地荒廢,因為他有在耕作,加上地主都是認識的長輩,於是就讓他免費的租用地,免收地租,讓他繼續耕作土地。

回家查了一下資料,原來這種方式稱為無償耕作,原來是有這種獨特的制度,讓一般農民還可以溫飽,但如果回歸到正常土地要租金的機制,那麼公糧價的稻農收入就少了許多。

今年休耕補助1公頃的田地,補助翻耕種植綠肥1公頃85,000元,這還要翻耕種綠肥等於是告訴農友1期你不要耕作了,我直接把收入補助給你,雖然比你種一期少了一些,但至少你一期不用工作。

只有一兩甲土地並且種植稻米的農民,大概也是做健康的居多,如果要養家庭,靠那一兩甲的土地,1甲1期約80,000的營收,2期收成的量又比較少,這樣的收入,相對生活的有點辛苦。

所以對於自己耕種,而且米糧繳給公糧或是糧商用低價收購的小戶農民而言,休耕的影響的確不大。

但對於桃園地區接近4成的無償耕作的農民或是小地主大佃農的農民,他們的影響就很大了,因為他們是無償耕作或者是由政府補助地租(請參考小地主大佃農制度),所以自然沒有繳地租,也不是實際土地的持有者,有補助的時候,錢給他們也很奇怪阿?

今天地主給你免費的地或者是遠低於市價的價格提供給你耕作,這是一種幫助,當今天有補助可以拿的時候,這些錢本來就是地主的,如果這些錢是給了無償耕作的農民,地主如果要求這筆補助款,農民不肯給地主,這樣地主當然會不滿,也可以要求把地收回,這樣長期來看,損失的還是實際耕作的人。當地主要求拿到這筆補助的時候,如果是你無償耕作的農友,你會堅持這筆錢是你應該拿的?還是這筆錢應該是地主的呢?

所以農委會出來說,錢一定是給實際耕作者,不是給地主。但如果真實的情況是這個樣子,你覺得錢就算給了實際耕作者,但最後錢會在誰那邊呢?

更何況沒有契約只有口頭協定的無償耕作,農委會只能把錢給地主,你覺得有那種我給你地耕種,現在有補助了,錢到我戶頭,我還要把錢拿出來給你的道理嗎?

為什麼會有沒有契約只有口頭協定的無償耕做呢?因為農地種植雖然不好賺,但賣掉就不一樣了,不過因為有375減租條例第20條:耕地租約於租期屆滿時,除出租人依本條例收回自耕外,如承租人願繼續承租者,應續訂租約。所以為了怕打了契約未來土地無法收回做其他使用,所以不打契約用口頭協定的方式,對地主比較有利。

如果不休耕,轉種雜糧作物只補助39,000元,也就是如果地主要拿補助的85,000元,那麼你還是要貼46,000元給地主(目前已經提高雜糧轉作補助,補助金額依照轉作的作物而變化)。而且雜糧不是你想種就能種,如果當地農會不能提供相關的農機具,你也可能面臨無法收成的狀況,總不可能你種綠豆,收成的時候去田裡慢慢採吧?當然是用大型的農機具車過去就完成收成,而且雜糧收益也不高,因此轉作的意願也非常的低。

此外稻米的田地會留有硬磐層,讓水留住,但大多的雜糧是不需要的,雜糧作物不需要那麼多的水分,如果硬磐層存在,一下大雨,很容易造成雜糧作物的死亡。如果轉作雜糧破壞了硬磐層,那麼要再耕做水稻,就需要時間等待硬磐層的恢復,因此水稻與雜糧的轉作,應該看成是一個長期三至五年的連續輔導政策,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年期的短期政策。

泛用雜糧收割機,可採收玉米、蕎麥、薏仁等多樣作物

這位農友就是看到未來的情況只會惡化不會好轉,所以出來學習,學習如何轉型。他也清楚目前的方式,是建立在長輩的支援,但這不是一種正常的方式,因此他沒有承受風險的能力,他能種稻求得溫飽,養活一個家庭並不單只是建立在他認真的工作上面,而是建立在土地不用租金,才讓他有過的去的收入。

如今風險發生了,旱災來了,要休耕了,他今年的收入只有1.5甲的休耕補助,算起來有127500元,這樣要怎麼養活一個家庭呢?他要去打零工,那麼2期開始的時候,他就要回去耕作了,這樣他能找到什麼好一點的工作維持家庭呢?

台灣農業競爭力在哪?

2010年的資料,荷蘭農業總產值約占其GDP 的 1.9%,農產業就業人數占其總就業人數的2%,農產品(含加工)出口占其總出口的 17%。

臺灣農業總產值約占其GDP的1.6%,農產業就業人數約占總就業人數的5%,農產品出口占總出口的1%。

這就是台灣農業,既弱勢又無國際競爭力。

因此當旱災來的時候,水自然是給科學園區或工業區使用,因為產值更高,所以這次休耕的土地以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及嘉南為主,這種情況不會只有這一次,未來也會繼續發生。

這位農友了解到這是一個趨勢,所以這位農友出來尋求協助,希望能用他1.5甲的田地,養活他的家庭。不進步就是被淘汰,變成棄農,像我的家人一樣成為棄農,離開農業,在各個工地之間飄泊。

但他能得到什麼協助呢?是否能幫助他用這1.5甲的田地在農產業活下去?

他不一定要做一個稻農,他只是尋求在農業中得到一個可以維持一個家庭的工作,只是這條路,對於許多的農友而言,都相當艱辛。

另一位在蘆竹種稻的農友,他就是一個專業的稻農,他種植的面積目前有30甲,而且他並不是一般的稻農,他是屬於回鄉的青年農民,他有自己的碾米廠,也收購附近農民的稻米,他有自有的稻米品牌,依照米的等級不同分品牌銷售。

他最好的米1公斤150元,最低等的米1公斤也有60元。也是因為認識他,吃到他最好等級的米,我才開始漸漸踏入了解米的領域,從小到大吃了許多米,但卻沒有學到什麼是好的米,米的特性,米要怎樣才會好吃。是認識了他,我才了解原來台灣的米,在於許多農民的鑽研之下,有許多不同的口感與風味。

所以他們才要走出傳統的行銷機制,傳統的行銷機制要的是量還有便宜,怎麼會管你米種的好或是壞?稻米好不好吃不能只看碎米率,碎米率低當然是比較好吃,但一樣都是1等米的時候,米種跟環境的差異,種出來的口感跟風味當然是不同。

如同高雄145號珍珠米,一定要在東部的環境,東部的水質才種的出那樣的風味,在西部環境種的珍珠米,風味就不如東部。而桃園三號新香米,反而適合種植在桃園地區,新香米的稻桿較粗壯,耐得住東北季風的侵襲,對於惡劣環境的耐受力也比較高,新香米是正台系血統的芋香米,但也有賞味期短的缺點。

他並不是一般1斤10元,1公斤16元賣給碾米廠或農會的農民,他是垂直整合1級生產、2級加工、3級行銷的小型農企業,走了多年的品牌,走出自己的銷售市場,因此他根本不需要無償耕作。他的收益足夠支付地租,這才是一個正常可以生存的農產業,而不是在獨特的制度下勉強生存。

這樣的農企業,不就是我們一直希望支持的農企業嗎?

個人農民是不會有國際競爭力的,只有農企業才會有國際競爭力,才能創造出口,創造新的產值。

這次的休耕對他的影響非常的大,因為他還有農機具的貸款,碾米廠的貸款,在品牌還經營的這麼艱辛的時候,要求休耕,他的品牌還能否繼續經營,他能不能撐過今年一期,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休耕到底影響了哪些人

綜合以上,可以將休耕影響區分成3種。

  1. 自行耕種的農民,休耕補助對他的影響最小。
  2. 無償耕種的農民,休耕讓他失業,也難以取得補助,沒有工作,需要打零工過日子,有家庭的壓力。
  3. 產業化的農民,他根本不在意休耕補助,休耕讓他沒有辦法生產,龐大的貸款資金壓力壓著,有破產的壓力。

缺水的問題是必須面對的,也必然會越來越嚴重,但農業真的只有補助這條路可以走嗎?只能要求協商各部會把錢拿出來,補貼休耕的農民嗎?

農業的政策需要的是管理、控制與協調。

已經農產業化的農企業跟稻米生產合作社,他們所生產的雖然是稻米,但跟那種接近公糧價的稻米是不同的。經過了細心的種植,良好的加工,直接銷售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吃到最新鮮的稻米,也讓所屬的農民得到該有的利潤,他們真的有休耕的必要性嗎?

而至於依靠無償耕作得以生存的農民與小地主大佃農的農民,這本來就不該讓這個產業是這種模式生存,農委會可以拿出什麼樣的政策去解決這些問題嗎?

這些無償耕作的農民,有許多也是因為小地主大佃農的政策返鄉的青年,農委會又怎麼輔導農民轉型呢?

補助是一條最簡單的方式,也是一個最懶惰的方式,顯示了農委會身為主管機關,卻無力面對不同的情況作控管,而只用了一種的方式去處理了全部的型態。這就是一個缺少規劃、管控能力的政府,我們的農業競爭力自然很弱。

台灣稻米真正的問題

台灣稻米真正的問題是人均食用量太低。

2013年只有人均稻米食用量為46公斤(這包含加工品),麵粉食用量為37公斤,台灣自產的麵粉量不到需求的1%。

日本有人均稻米食用量61.4公斤,韓國有人均稻米食用量67.9公斤。

台灣是3穫區,實質2穫區,日本是1穫區,韓國是1穫區,結果產量最少的國家吃米吃最多,產量最多的吃最少。

用46公斤乘上23,00萬人,照台灣的需求一年只有105.8萬噸稻米的需求,反推65~70%的精米率(從濕稻到白米),約需要151.14~162.76萬噸的濕稻。

假設以最低產量毎甲6噸來看,一年一二期只需要25.19~27.12萬甲的水稻,2013年共種植了39.65萬甲的水稻(2014資料未統計完成,只能以2013估計),就算2015年一期少了4.1萬甲,以2013年的一期稻作耕作量來推估,至少還有30萬甲的種植,生產還是遠大過於需求。

這些需求消耗還必須加上每年進口的14萬噸的進口米,這些米耗掉了大量米製品的消耗,可估算為2萬甲的生產,就算2015年減產15%,稻米的供應還是超過約5~7萬甲的產量,過多的稻米供應,對稻米產業真的好嗎?

現階段公糧倉庫內的存量已經高達87萬公噸了,而因為WTO的關係,毎年需要開放14萬噸的進口稻米,有65%是進公糧倉庫,35%是釋出交給糧商競標。這些稻米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是不會讓民眾吃到,因為會進公糧倉儲放三年,再打為飼料或加工用,民眾是不可能直接食用。(至於為什麼會有混米事件,就不再討論了。)

稻米生產過剩,公糧爆倉,這就是稻米的現況。

那麼我們比日本、韓國少掉的米食用量跑去哪裡了呢?

根據農糧署的調查,目前國人平均每年消費37公斤麵粉,在這需求量之中,食用以麵粉做為主材料的麵包比例逐年升高。國內出現各種歐式麵包、法式麵包、日式麵包等各式麵包店,麵包變成未來的主流一點也不以為過。

但這些麵包真的是好的食物嗎?能夠加入麵包裡面的添加物隨隨便便就超過20種以上:氫化植物油(高反式脂肪的酥油)、改良劑、益麵劑、蛋白粉、蛋黃粉、乳化劑、蓬鬆粉、小蘇打粉、強筋劑、防腐劑、保色劑、丙酸鈣、磷酸鹽、人工甘味劑、糖精、抗黴劑等,究竟加了多少種類的合法添加劑,除了烘焙食品廠商的高級研究人員以外,沒人可以知道。

透過這些合法的添加物,讓業者降低成本,以市場覺得合理但實際卻不合理的價格,讓消費者購買他能夠負擔的價格的麵包,看似互蒙其利,但消費者才是輸家,就有如豬油事件一樣。(相關文章:看看日本,台灣的豬油標準為什麼那麼低?

許多慢性病的成因,例如:心臟病、腎臟病、高血壓、脂肪肝等,都跟飲食有很大的關係。精緻的麵粉製品取代米製食品成為眾人日常生活的主要主食,食米量就大幅減少了。

農業產值占5%,製造業產值占36%,服務業產值占59%。

農業用水占71%,生活用水占20%,工業用水占9%。

那麼農業用水真的不能動嗎?真的不能減少15%稻米的生產嗎?如果要減少稻米生產,是不是能有效的機制輔導與管控呢?不能處理過量生產的問題,不斷的讓生產遠大於需求對稻米產業才是更大的傷害。

要抗議請認真吃米,將你的食米量提升到跟韓國一樣高,一年就需要37.28~40.13萬甲 的土地生產稻米,這樣休耕才影響到糧食自給。

如果你願意花一點時間,多吃一點台灣優良好米,多花一點時間了解米的文化,了解晶瑩剔透帶有芋香味賞味期短的桃園新香米,了解飯放冷了也不會變硬,特性黏彈性特佳高雄145號珍珠米,了解米粒短圓飽滿,晶瑩剔透,黏彈性頗佳,具有芋頭之香味的益全香米,了解台灣本產米的價值,增加對他的需求,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你一邊上網抗議休耕,一邊喝著星巴克的咖啡,一邊吃著外國來的杜蘭小麥做成的義大利麵,一邊吃著用外來麵粉做的歐式麵包、法式麵包、日式麵包,再抗議糧食自有率不足,這不是很有趣嗎?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楊士範
核稿編輯:鄭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