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公民大辯論的後續政府回應機制仍在成形中,政府將需要分析兩百萬則意見,其成效有待觀察,且許多人認為法國總統名義上推動大辯論為名,實則利用國家資源為五月份歐盟議會選舉造勢,成敗各界皆有不同解讀。
文:林綉娟
至今年三月中為止,公民大辯論第一階段已然順利結束,據法國政府統計,目前已召開的公民會議場次破萬,參與人數將近50萬人。而第二階段會議預計將於四月結束,討論的主題亦包含能源轉型的議題。
究竟,法國是以什麼樣的形式來進行「大辯論」呢?法國政府為促使更多公民參與公共事務討論,在治理分層上,除了由政府部會所主辦的專門場次,另外,地方政府也可自行組織會議,甚至連民間也可自行舉辦。因為任何人或組織都可以辦理會議,使整個大辯論的形式與對象顯得十分多元,也使我們得以從法國這塊土地上,觀察出一些有趣的公民參與模式。以下便是對於公民大辯論過程的經驗觀察與彙整資訊:
全國主題會議:部會發起討論 邀請各界意見領袖
全國主題會議主要邀集工商團體、民間團體意見領袖,還有民意代表參加,會議目的是搜集提案,並釐清論點差異與對於可能之談判議程凝聚共識。會議以四個官方主題為討論框架,分別在3月11日與13日於生態及團結轉型部、司法部、經濟財政部、內政部等四個政府部會舉行,其中共有184人參與,分別代表48個組織,討論的結果亦將做為區域公民會議之重要參考。
地方會議:遍地開花,超過萬場
為了讓更多人們參與,使人人都可以舉辦會議,使大辯論之精神遍地開花,會議形式主要採分組討論之方式進行,這個模式可確保每個人都有最大的發言機會,另外也有仿照大會模式的大場輪流發言規則。地方會議參與人數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皆有,甚至還有多達千人的活動,部分場次則有民意代表出席,地方政府也主動召集了多場會議,目前已召開的會議達1萬多場次。
區域公民會議:密集討論一天半
「區域公民會議」主要針對第一階段過程的提案進行細部討論,並提出區域層級之意見,最後歸納及總結出具體方案。會議於3月15、16、22、23日,在國內13個區域及4個海外屬地舉行,共計17場次,每場次約60-100人。主辦單位以電話資料庫為根據,依專業背景、社會背景、城鄉區域,年齡與性別比例抽選參與者,以簡訊與電話聯繫邀請人數高達75,000人,詢問自願參與的意願。
每次會議長達一天半,並分成小組討論。會議提供車馬費、住宿、膳食,與出席證明,但未提供出席費。部分區域如里爾、科西嘉的參與者少於百人,兩位公民大辯論召集人承認,人們並不知道自己被抽中的理由,對參與會議的任務也缺乏了解,這是該等區域參與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年輕人不來?那就去找年輕人!電玩直播平台11小時辯論松
公民大辯論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年輕人缺乏參與度。記者Jean Massiet為了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討論,向法國政府提案合作,透過線上電玩直播平台Twitch連續11小時馬拉松直播,分為五個主題,各時段有兩小時,每個主題有兩位部長出席,共10位部長。
共同發起人記者Hugo Travers表示,很多年輕人對新聞有興趣,但拒絕面對政治階級,因此產生年輕世代與部長之間的鴻溝。發起辯論松不是為了讓部長變網紅,而是打破鴻溝,讓雙方能產生連結。為此,他們找來了法國的YouTube頻道HugoDécrypte,從他們的26萬訂閱群眾中,邀請年輕人們進入錄影棚現場與部長面對面地辯論,直播中也開放了線上聊天室互動與即時投票的功能。
從提議到開播只有8天的時間,法國政府則很乾脆地答應了這項提議,不但提供經費跟設備,也讓主辦自由安排議程,最後約有10萬人次觀看。主持人會後篩選辯論重點,回饋到公民大辯論意見平台。
這項創新對話的效果如何呢?有評論指出,這基本上就是沒有老人的國會頻道,索然無味,線上遊戲平台跟政治討論的結合是一樁失敗的婚姻。參與辯論者幾乎都不是部長的對手。主辦人Jean Massiet表示,很懷疑會因為這場線上辯論松就能帶來什麼正向的改變,不過至少有試過讓年輕人重回公民大辯論的舞台。
青年大辯論:年輕人盼實質辯論
大部分的地方會議報導中,會看到參與者的群像白髮蒼蒼,年輕人參與度不高,因此法國政府認為有必要舉辦青年專場。
3月22-23日在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舉辦的青年專門場次,100位介於18-25歲間的參與者,用年齡、性別、地理區域、工作或教育背景隨機抽選參加,會議共計一天半。 青年國務秘書Gabriel Attal在現場告訴參與者:「所有討論內容都會納入考量,他們的意見跟其他人都同等重要。」
現場分為六組討論,每組討論一個主題,各組首先列出能源轉型、稅賦、民主與公民、國家組織等四個主題的優缺點,再進行意見交換。
監督委員Jean-Paul Bailly觀察指出:「參與的年輕人有備而來,條理清晰,分析完整,而且交流跟對話的能力讓人欣喜。這些參與者比起老一輩的公民更有彈性,立場不是鐵板一塊。比起國家組織的議題,參與者對於能源轉型的議題能更自在地表達。」
參與者對辯論的印象也頗為正面,19歲的Laurine認為交流過程有趣,也對意見不同的人彼此能互相尊重,感到出乎意料,每組討論一個主題,有餘裕更深地挖掘想法。Laurine表示,透過辯論的場域,向社會證明年輕人不但可以進行成熟的實質辯論,也是有深度修養的公民。
兒童大辯論:談談「大人搞砸的事」
2019年3月20日,在巴黎舉辦兒童場公民大辯論,從兒童權益團體、法國童軍,以及地方政府的青年理事會選出7-14歲約百名參與者,專責兒童保護的國務秘書Adrien Taquet還有第一夫人Brigitte Macron都出席討論,現場分為四組,分別討論四個主題:環境、公民、暴力,還有團結。
在討論之前,主持人請大家用黃色的便利貼寫下「感到憤怒的事」,用玫瑰色的便利貼則寫下自己的「夢想」,主持人說:「這是一個機會讓大家說說,你覺得大人沒做好的事」。參與者有人問,「如果我們愛法國,為什麼要汙染環境?」也有兒童抱怨不受重視,「我被霸凌騷擾時,大人都只會說這很正常,每個人都會碰到。」「你們應該多問問兒童的意見,各種辯論都要有兒童代表。」
現場也討論無家者議題:「我們都不把無家者當人看,在路上連對他們微笑都不肯。」議程的最後所有人圍坐成一圈。第一夫人告訴現場兒童:「要對大人有信心。」「討論的內容都會跟總統一五一十報告。」國務秘書Taquet也說:「我不是來說總統好棒棒的,是來聽你們意見的。」
收容人有話想說:監所公民大辯論
法國公民大辯論的範疇也延伸到監所,在司法部長Nicole Belloubet大力支持下,各地的監獄及看守所舉辦超過百場的公民大辯論,部長出席部分場次,除了針對生態轉型、稅賦、監所條件等發表意見外,也有許多收容人認為自己是社會邊緣人。其中一位向部長表示:「妳來看我,讓我覺得我們還是社會的一份子,謝謝你。」也有人說:「總有一天我們會出獄,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社會上發生什麼事,我們把意見說出來很重要。」
其中更有人提議:「收容人已經被剝奪自由,不要再剝奪發揮技能的機會,為什麼不找其中的水管工人或電工,這樣就不用找外包廠商服務了。」根據記者觀察,收容人關心的事情,跟一般公民並沒有兩樣。在馬賽的Baumettes監獄,在公民大辯論會議舉行之前,收容人已經舉辦三場工作坊,為辯論會議提供意見作事前準備。
讓女性聲量被聽見:女性大辯論
為了讓聲量較小的族群能有發聲的機會,國會議員Bérangère Couillard在2月28日主辦女性大辯論,她表示,在公民大辯論過程中,女性不論是出席或發言都比男性少。舉例來說,2月25日在Pessac的會議,女性只有4成,當天有61名男性發言,但女性僅17人發言,不到三成總發言次數。
Couillard議員說,女性常常在這樣的場合自我審查,不敢發言。男性當然可以出席,女性場次的目的不是排除男性,而是提倡跟重視女性的想法。好玩的是,原本預計由法國性別平權國務秘書Marlène Schiappa所主持的會議,結果卻因馬克宏不請自來,在當天搶走了Schiappa的舞台。
此次公民大辯論的後續政府回應機制仍在成形中,政府將需要分析兩百萬則意見,其成效有待觀察,且許多人認為法國總統名義上推動大辯論為名,實則利用國家資源為五月份歐盟議會選舉造勢。針對大辯論成敗,各界有不同解讀。
大辯論監督委員:馬克宏四處現身,會讓民眾不想來辯論
監督委員 Pascal Perrineau表示先前警告過主辦單位,應該減少政府介入,保留人民互相討論的空間,但政府決定不聽從監督委員們的建議,Perrineau認為馬克宏跟部長四處出席公民大辯論,反倒形成阻遏效果,讓人民不想參加。
其他監督委員則挖苦,許多法國人認為總統親自出席辯論了無新意,僅出於政治目的,動機啟人疑竇。一位會議主辦者則批評,政府因為對大辯論可能失敗感到過度焦慮,於是就辦了一大堆的會議,結果也真的失敗了。
數位產業國務秘書:法國公民大辯論已形成新的民主常態
但法國全國有高達50萬人在短短兩個月間,以一萬場次會議的規模在各地全面展開討論,涵蓋的規模前所未見,法國公民大辯論的監督委員Pascal Perrineau稱此過程為「民主國家進行民主化」(democratize democracy)的公民實驗。法國數位產業國務秘書Mounir Mahjoubi則認為大規模動員公民辯論參與複雜的議題討論,此作法已形成新的民主常態,在未來數年將牽動國家制度運作的調整。
監督委員們觀察,一開始大辯論形式較為受限,但後續衍生出各種更開放的形式,也讓不在四個官方主題的議題有討論的機會,像是文化、購買力、教育等等。監委也表示,將不會做出「前十大主題」的結論,而是會從意見中,描繪出法國公民對四大主題的立場落點,監督委員也將在4月中提供一份關於公民大辯論形式的報告。
懂能源團隊針對法國公民社會的能源轉型對話過程,將持續進行追蹤調查與研究,期望能將法國經驗,運用在我國目前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對話機制中。
參考資料
- 法國公民大辯論系列追蹤
- 馬克龍告國民書全文 (rfi, 2019/01/14)
- 法國政府宣布公民大辯論進入第二階段 (rfi, 2019/03/10)
- 法國公民大辯論網站(2019/03/19)
- 國際參與式能源治理作法與我國建議(徐昕煒、張瓊之, 2017/11/6)
- 法國揭開公民大辯論新篇章,盼結束黃背心危機(VOA, 2019/03/17)
- 公民大辯論透過電話邀請75,000人參加區域公民會議(france bleu, 2019/03/12)
- 法國公民大辯論透過Twitch平台接觸年輕族群(紐約時報, 2019/02/19)
- 馬克宏寄望公民大辯論止息黃背心運動 (華盛頓郵報,2019/03/19)
- 法國數位產業國務部長:公民大辯論已改變法國民主(La Provence, 2019/3/11)
- 法國公民大辯論開放資料(法國公共數據開放平台, 2019/03/02)
- 法國公民大辯論的資料處理(France 24, 2019/03/03)
- 公民會議部長缺席,公民參與度低(Le Point, 2019/3/15)
- 馬克宏與年輕人面對面:為何年輕世代對公民大辯論興趣缺缺?(Ouest-France, 2019/02/07)
- 馬克宏的公民大辯論是否達成任務 (sputniknews, 2019/3/11)
- 五位監督委員的警告 (Le Journal du Dimanche, 2019/2/14)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