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極燉

【倭人、蝦夷、熊襲與隼人】

日本列島上雖然發掘了3萬年前的黑曜石,卻未發掘到其使用者的人骨。不過那石器(黑曜石)不可能是人類以外的動物所使用的。

後來發現了2萬年前左右的港川人(沖繩)和濱北人(濱松)的化石人骨。

在史前時代的西元前1萬年間,列島的居民被稱為繩文人(製造繩目陶器)。到了西元前3、4世紀至西元2、3世紀時,則是稻作農耕的彌生人,亦即後來日本民族的主流。

不過,據考古、歷史以及民族學者的研究,有史以來先後來到日本列島上生活的人種,民族或族群有很多,而非單一的人類。

除了繩文人與彌生人,還有倭人、蝦夷和琉球(沖繩)人的存在也不能忽視。

《三國志》倭人傳中的倭人

日本在沒有文字記錄自己的歷史以前的「史前」時代,要瞭解日本的歷史,主要的還得依靠支那(China,中國)的文獻,其中最為人耳熟能詳的要算是陳壽編纂的《三國志》倭人傳了。

《三國志》是一部私纂「正史」,一共六十五卷,由〈魏志〉、〈蜀志〉和〈吳志〉構成。其中只有〈魏志〉有外國列傳,「烏丸、鮮卑、東夷」而已。而東夷傳中的「倭人傳」,其內容即當時(第3世紀)的倭(日本)的實際狀況,是根據魏派去倭的使者的報告書(資料)編纂的。

《三國志》記述有關倭的政治、社會文化習俗幾乎都被後來的南朝劉宋(第5世紀)時范曄編撰的《後漢書》卷一一五,東夷列傳(第七十五卷)倭傳所繼承。

《三國志》是著者陳壽(233~297)五十歲前後編纂的,亦即西曆280年代初。而倭方面跟中國(漢、魏或吳)有通往者三十餘國紛立。其中被推為共主最有聲望的是邪馬台國的女王卑彌呼。她在第3世紀前葉活動,卒於公元248年。換句話說陳壽跟卑彌呼是幾乎是「同時代」的人。他編撰的有倭人傳,正是同時代人寫同時代的歷史,其可信性必然較高。

底下試節摘《三國志》和《後漢書》內倭人傳的「原文」讓讀者參考。

「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舊百餘國,漢時有朝見者。今使譯所通三十餘國。」

按,「帶方」即首爾地方,《後漢書》則作「韓」。

「其國本亦以男子為王。住七、八十年,倭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為王,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大無夫壻。」(《後漢書》同)

公元239年六月、倭女王遣使至帶方郡要求至京城朝獻天子(魏帝)。同年十二月,「詔書報倭女王曰:制詔『親魏倭王』卑彌呼……。」魏倭之間外交往來親密,可能是魏為滅吳(280年亡)的外交作為。

底下再來看原文所載倭人的社會和習俗。

「男子無大小皆黥面文身。」又云「夏后少康之子封於會稽,斷髮文身以避蛟龍之害。今倭水人好沈沒捕魚蛤,文身亦以厭大魚水禽。」

倭人傳中對倭人文身情形記述詳細。更具體指出其位置是在「會稽東冶之東」,亦就是紹興(會稽)和福建東北(東冶)之東方。這一帶沿海的居民,就是「斷髮」文身崇拜「蛇」為圖騰的民族「閩越人」。(詳細可參照司馬遷的《史記》第一一四卷東越列傳)。

筆者「疑慮」,約西元前110年漢初武帝先後消滅南越國(廣州)和東越國(閩),越人流亡到九州者必大有其人。蓋在西元前後,支那沿海和朝鮮、日本間的日本海,九州西邊的東海這片廣大海域,異民族或族群的交流必很頻繁殆可想像。

熊襲與隼人

熊襲是古代,以南九州的日向、薩摩和大隅等地方為根據地的種族,性剛猛強悍,不服從中央政權的朝廷。

第12代天皇景行天皇和第14代仲哀天皇的時代,亦即第4世紀的後半時常叛變,逐漸被討伐後大多數都同化了。

景行天皇的皇子小堆尊征討熊襲,乃獻上日本武之名。仲哀天皇的神功皇后為了征討大和朝廷的抵抗勢力熊襲,隨同天皇前往九州。天皇觸犯了神怒而急逝。

皇后乃率軍征討熊襲,並且身懷第十五代的應神天皇斷然渡海(北九州的玄界灘)出兵朝鮮半島擊降新羅,並使高句麗與百濟承諾朝貢,是為歷史上著名的「三韓征伐」。

隼人一般多稱為薩摩隼人,是繼承古代隼人血統的種族,特指南九州薩摩地方的武士。他們以敏捷、勇猛聞名。隼是一種鷹鳥,叫雀鷹。它的眼睛銳利,飛翔動作敏捷迅速,在二戰時,日本的戰鬥機有叫做隼戰鬥機。

南九州的熊襲被朝廷一再征討逐漸歸順又同化了。薩摩隼人沒理由再抗拒朝廷。據《日本書記》記載第7世紀末葉,大隅(南九州東部)的隼人在京中相撲受饗宴、賞賜。到了平安(遷都京都)時代,第8世紀末葉以後,隼人亦成為主君的隨扈或身邊的侍臣,亦叫近侍、扈從,而以「近習」著稱。

先住民的蝦夷

蝦夷是日本列島擁有龐大勢力與歷史動量的先住民。蝦夷是道地的「日本人」,但是否是日本民族?江戶時代以來,基本上認為蝦夷(Ainu)是「異民族」,戰後多數認為蝦夷非Ainu,而為邊境居民。現今已明白都是片面看法。

古代,蝦夷很早就居住本州的東部,尤其是東北地方,後來一再地被中央政權武力征討,鎌倉時代以後被趕到北海道去,成為北海道的先住民。

第8世紀以後,奈良朝律令國家為了擴張領土征討蝦夷的叛亂一再發動武力征夷。中央政府的「蝦夷觀」認為蝦夷是未開化的野蠻人,以狩獵為生不知農耕,沒道德觀念,具暴力攻擊性的異民族。主張加以壓制統治,使沐浴王化的正當性,因為動輒藉口「侵犯邊界」、「劫略人民」而派遣「征夷軍」。

長久以來,政府的這種化外之民的「蝦夷觀」深入人心,所以蝦夷一直被認為是日本的異民族。
蝦夷Ainu說認為中、近世的「蝦夷」(Ezo)是Ainu,並且亦理解古代的「蝦夷」(Emishi)也是Ainu。在古代,Ainu民族並沒形成為民族,但是蝦夷卻大量地接受了倭人(日本人)的稻作與陶器文化。

一方面,主張蝦夷非Ainu說,認為蝦夷是跟日本人沒兩樣的人種,是居住邊境而被國家蔑視。東北北部地方分布很多Ainu語能解釋的地名(北海道更不用說)。蝦夷的語言是屬於Ainu語的系統,文化方面跟北海道亦有共同的部分,並擁有畿內的要素。強調前者(北海道要素)為「蝦夷Ainu」說,強調後者(畿內的要素)為「蝦夷非Ainu」說。

蝦夷勢力消長的掃描

根據《廣辭苑》的解釋,「Ainu」是「現在居住在北海道,樺太的一個種族。過去曾住在內地,國史上稱為Emishi(蝦夷)、Ezo(蝦夷)」。又說明Ainu是歐洲人種的一支而有蒙古人種的混血。人口約1萬6千人(1967年版)。

再看日本近代漢字學泰斗諸橋轍次等編著的《新漢和辭典》內「蝦夷」條的解釋:昔時住在關東奧(岩手縣)羽(秋田縣),北海道的異民族。對「蝦夷」兩字註明是:Ezo和Emishi,而Ezo又是「北海道的舊稱」。寫成漢字則不管是Ainu、Ezo或Emishi都是「蝦夷」。它變成北海道的異稱了。而蝦夷確非日本民族的異民族的「日本人」。

第3~4世紀時,邪馬台國聯合、吉備國(岡山)、出雲國(島根)以及畿內的「同級」的「準大和國家」,以及九州的狗奴國逐漸併合建立大和朝廷。以後大和國家更擴張領域指向關東和東北,於是「征夷」討伐蝦夷的戰役一再發生。結果蝦夷或被鎮壓或被壓縮退向東北以北,以至北海道。

古代國家對於未被納入統治的東北居民稱之為Emishi(蝦夷),為擴大領域實施的政策有二:先是「移民」設置城柵、郡國(大化改新645年)。繼則「征伐」,始於公元709年律令國家體制建立之後,持續將近1百年至811年才終止。

  • 東北俘囚國家的大反亂

蝦夷原本以狩獵捕魚為生,被征服後農民化者被稱為「俘囚」(fushiu),有的組成軍隊叫「俘軍」,成為國家的兵力。在平安時代(9~12世紀),被移配到各國(郡國)的俘囚擔任九州對外的防備工作。

  • 前九年之役

蝦夷的勢力在奈良政府長期的「移民」與「征夷」的領域擴大政策的結果大受折損而縮小。公元11世紀的中葉,蝦夷「末裔」連續發生兩次「變亂」的戰役。

蝦夷的末裔,在平安時代的中期有兩大勢力,一為席捲陸奧(岩手縣中南部)的安倍氏。一為控制出羽(秋田縣中央部)地方的清原氏。

這兩大勢力分別在邊境建立半獨立的俘囚國家。先是陸奧的安倍氏對中央抗拒貢租與徭役引發征伐,戰役持續九年是為「前九年之役」。結果,出羽的清原氏竟然接受政府的招諭出兵支援而消滅了「自家同胞」的安倍氏(1062)。

  • 後三年之役

在前九年之役的延長線上發生了「後三年之役」。清原氏以協助政府軍消滅安倍有功,因而「接受」了安倍氏的六郡領地,成為奧羽一帶的第一豪族。這事又引發清原氏與藤原氏(京城下放土著化的地方官)爭執,政府支援藤原氏而消滅了清原氏。這次後三年之役,藤原氏將政廳移至平泉,開啟了奧州藤原氏三代的榮華時代。平泉的「黃金」創造了今日世界文化遺產的榮光。

【琉球人與騎馬民族說】

狀似漢人的琉球人

沖繩原本是琉球王國的國土,公元1879年明治政府將琉球王國「處理」掉改制為沖繩縣。惟時至今日,學術上尤其是地理學上有「琉球」而沒「沖繩」。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琉球王國在德川幕府成立後沒幾年的公元1609年遭南九州的薩摩藩軍事侵攻,使琉球成為島津氏(藩主)的附庸,琉球國王變成德川將軍的陪臣。以後每逢將軍即位,琉球就得派遣慶賀使團參上江戶(今東京)。

當時數百人的慶賀團人員穿的衣服都是漢式服裝。使節團員的官職名稱都得用中國語發音,連飲食的動作、言行樣態也是中國式的。這樣顯示琉球被認為是薩摩附庸的「異國」。

江戶2百多年間,薩摩藩所導演的這種琉球使節團的「江戶參上」漢文化習俗戲齣的形象浸入人心。結果,連著名的學者新井白石也認為琉球「中世之俗與日本同,近世之俗幾與漢同。」(《南島志》)

近代以來,一般大多有一種印象,就是琉球(沖繩)人不是日本人,似乎是異民族,像是跟中國人接近。這是沒有意義的假定,筆者想像,二次大戰日本如果沒有戰敗,長久下去,台灣人亦會變成日本人吧。

檢驗琉球沖繩人的「身分」

從人種、民族的觀點來看,沖繩人是否為日本人、日本民族?或者是哪種人?

這有幾個面向可為依據:體質人類學、語言和習俗等。前一項是先天的,遺傳的血統DNA最可採信。語言當然是民族的代號,畢竟是屬於後天,可以學習移植的。至於風俗習慣亦不過是「身外之物」,入境就隨俗吧。

首先從體質人類學來檢驗沖繩人和日本人之間有什麼關係。過去明治、大正時代,認為沖繩人「雖然類似日本人,卻是有相當差異的集團」者有之,而亦有人認為是「日本人中的一個地方族群」。惟昭和以後,由於調查漸多,各種相關科學研究,後者的說法漸明確化。

  1. 型態上顯著的特徵:沖繩人比起本州和九州的日本人,鼻子低、身高矮。
  2. 顏面上,眼瞼有蒙古褶者比本土的日本人多,雙眼皮多。
  3. 沖繩人的體毛比一般的日本人多。
  4. 沖繩人的腋臭和耳垢比日本人多。

不過學者的意見認為這些「差異」還是在日本人全體的變異幅度內的一個分支。由於島嶼的特殊隔離的地理環境,阻隔了對外交流與緊密的島內結婚,一種疏遠的「近親結婚」而演變衍生了跟其他地方不同的形質特點。不過,先史時代的體格還是遺傳至今。

沖繩人的起源說,從文化習俗來看,金關丈夫提出的「假設說」,認為沖繩的文化裡有南島美拉尼西亞文化要素,亦即從印尼北上,經菲律賓、紅頭嶼、火燒島(即綠島)、八重山、沖繩來到日本本土。

南太平洋的南島民族夾帶語言和文化要素北上經由台灣、沖繩到日本,順循黑潮暖流或海風已是「常識」。著名的語言學者橋本進吉在《國語學概論》(P60)將日本的方言分類為:本土方言,包括東部、西部和九州三方言。琉球方言包括奄美大島、沖繩和先島三方言群。筆者僑居日本東京地方已半世紀,去岩手縣、關西、九州和沖繩有些方言聽不同。但方言的現象存在不能即斷定為「異民族的語言」。別說福佬人聽不懂北京語,不解客語,在同安(福建)搭巴士去漳州的車內,有不少基礎用語(包括數詞)都聽不懂。

騎馬民族征服說

日本人,日本民族構成、融合的成員有幾多種族、族群,在第4世紀建立了「日本國」基盤的大和朝廷(奈良地方)。從大和王朝建立的過程來考察時,有一種主張顛覆了長期以來的常識,那就是「騎馬民族」征服王朝說。

江上波夫的主張

戰後不久的1948年,東京大學教授江上波夫在一場「日本民族=文化的源流與日本國家的形成」的座談會上提出日本國家的起源是「東北亞騎馬民族的征服日本」說。其後,1967年出版《騎馬民族國家》(中央公論社出版),展開並確立此一學說。

根據江上的說法,在考察古事記、日本書紀的神話、傳承的結果,認為外來民族的「天神」(天孫降臨)征服了先住民族的「國神」而實現了日本國家。

這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所謂「天孫降臨」,公元第4世紀前半,東北亞系的騎馬民族(與夫余、高句麗有關係者)以新銳的武器與馬匹侵入支配南朝鮮。不久在任那(弁韓)建立基地,進而侵入北九州(筑紫)。

第二階段是,4世紀末到5世紀初,同是天孫族的「神武東征」,從北九州進入(京)畿內(奈良地方),建立大和朝廷,實現在日本的最初的統一國家。而這兩階段的外來騎馬民族征服日本(土著民族)建國者,在「記.紀」神話傳承中的天皇,前一階段是崇神天皇,後一階段為應神天皇。

照這個說法,顯然日本人、日本民族的成員,除了史前遠古的(原)住民,有繩文人、彌生人,還有蝦夷、琉球人以及來自大陸的東北亞騎馬民族。而且彌生人中包括華南沿岸的吳、越、閩系族群以及南島系的種族。

日本列島位置在歐亞大陸的東端終站,有史以來由於政治、經濟的諸多要因,各種民族族群遷徙聚會而融合混和,外觀單純,內涵卻相當多元。

相關書摘 ►《全視日本史》: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與武士道的精神與規範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全視日本史:透視大和民族的風土、歷史與人文》,遠流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許極燉

從歷史與文化的萬花鏡,一窺大和民族在日本列島舞台上的營造與創生

  • 清晰圖表與珍貴圖片,圖文並茂講解日本列島上的天、地、人。
  • 從通史的角度深入淺出,脈絡清晰易懂,讓讀者快速掌握日本史關鍵知識。
  • 從自然風土到生活習俗,從幕藩體制到對外關係,從文化引進到融合,讓讀者理解日本今日樣貌是如何演變而來。

本書主旨是旁觀立足於日本列島這個自然風土的舞台上的演員(日本民族)如何調適人文風土,營造歷史,創生文化。易言之,透視日本的歷史,同時鑑賞日本的文化,從而掌握日本歷史的脈動(形),潛入日本文化的深層(心)。

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