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由於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同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因此這三地人員的往來豐富了彼此的文化與歷史,而未來若更多香港人移民到星馬地區,屆時三地的文化風貌有何改變,值得我們的觀察。
編按:標題中「兩岸三地」,是指曾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馬來亞春色綠野景緻艷雅,椰樹影襯著那海角如畫;花蔭勁風送葉聲夕陽斜掛,你看看那艷女雙雙花蔭下。」這是1954年香港電影「檳城艷」的主題曲。
65年前香港對東南亞的印象,就以馬來亞的景色和社會為典型代表。港馬之間有太多共同點,甚至比中港、台港關係更為緊密。兩地人有一樣的生活經驗——同為英國殖民地、有大批粵人和客家人、與印度人和歐洲人相處、資本主義經濟等。而港馬互相接觸,早在19世紀初就開始。
位於九龍深水埗的英華書院(Ying Wa College),起先是於1818年在馬六甲創立。創辦人馬禮遜(Robert Morrison)是蘇格蘭的新教徒傳教士,他到過澳門和廣州學中文、傳教,並翻譯聖經、編寫教材。因中國對外國人管制嚴格,更針對傳教士,所以馬禮遜和他的友人米憐(William Milne)希望在南洋成立一個東西方傳教的據點。
當時英國人在南洋的殖民地,只有檳城。新加坡和香港分別在1819年和1841年才開埠。1818年馬六甲仍在荷蘭人手中,直至1824年才給予英國;但英荷兩國同屬新教,故作為據點不成問題。由於檳城和馬六甲有大量華人人口,自然成了他們創校的首選地;選擇馬六甲的原因,可能是1816年另一名傳教士創辦了大英義學(Penang Free School),而馬六甲尚未有一所學校。
英華書院在馬六甲有25年的歷史,曾負責印刷世界上第一份現代中文報紙《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843年(香港開埠兩年後),倫敦傳道會決定將英華書院從馬六甲遷到香港島,成為香港的傳道中心。香港的第一份中文報紙《遐邇貫珍》也是英華書院所印製的。
香港開埠後,其與馬來半島的海峽殖民地(檳城、馬六甲和新加坡)來往更密切了。新加坡在1842年前曾是歐洲主要對中貿易的商港,後來被香港所取代。由此,新加坡通往中國的貨物也很大一部分要經過香港。根據《海峽殖民地藍皮書》的統計,1870-1893年間新加坡和中國(含香港)的貿易,雙方貿易的比例佔新加坡總進出口的4%-17%,其中新、港之間的貿易額比新、中(如廣州和廈門)貿易大2-7倍。
貿易以外,港英政府高官也曾在星馬服務
最早的高官是第3任香港總督文咸(George Bonham)先前做過第4任海峽殖民地總督。而第13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史密斯(Cecil Clementi Smith)曾任香港庫務司(colonial treasurer,今財政司司長)。他的外甥金文泰(Cecil Clementi)則先後擔任第17任港督、第20任海峽殖民地總督。第18任港督貝璐(William Peel)來香港之前,是英屬馬來亞的布政司(colonial/chief secretary,今政務司司長)。他的繼任者第19任港督郝德傑(Andrew Caldecott)曾被委任為海峽殖民地的布政司。
如今在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三地都能看到上述人士的路名和命名建築。金文泰(Clementi)是港新兩地常見的命名,如香港的金文泰中學、新加坡的金文泰地鐵站。郝德傑(Caldecott)的名字出現在香港九龍的郝德傑道、新加坡的加利谷地鐵站。貝璐(Peel)出現於香港港島的貝璐道(Peel Rise)、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啤律和檳城的Peel Avenue。
除了英殖民高官,港馬之間更有華裔領袖的一來一往。如從香港來馬的李孝式(Henry Lee Hau Shik),以及由馬六甲赴港的伍廷芳(Ng Choy)。
李孝式是馬來亞聯合邦的第一任財政部長,亦即馬來西亞第一任財長。他生於1900年,出身香港富裕家庭,曾就學於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再到劍橋大學升學。之後他來到馬來半島從事錫礦業,同時參加當地的會館和商會活動。由於他在華社的地位崇高,且與英國人和中國國民黨的關係良好,他不僅有上校勳職,還是馬華公會的元老。1945年李孝式也創立了華文報《中國報》和後合併為RHB銀行的「建設與商業銀行」。
反之,在香港發展的伍廷芳,1842年出生於馬六甲,一早就讀於香港聖保羅書院(St. Paul’s College)。他曾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法律,並取得律師資格。回港後,他投入律師行業,甚至成了香港第一位華裔非官守議員。伍廷芳還擔任過清廷的外交官,後成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的外交部長。
星馬華商與香港互動頻繁
商業上,「虎標萬金油」的創始人胡文虎就曾將中藥鋪「永安堂」從新加坡搬到香港。他在新加坡創辦的「星洲日報」,姐妹報即是香港「星島日報」。早期香港人熟知的「虎豹別墅」,甚至比新加坡「虎豹別墅」早兩年建立。
香港電影大亨「六叔」邵逸夫,其電影事業也是從星馬開始起家的。筆者曾在「陪大馬新山人長大的新加坡電影:突破標準華語、刻畫市井小民的本土化作品」講述邵氏如何將星馬影視經驗,帶到香港。
近來到香港的星馬富商,有新加坡的黃廷方和馬來西亞的郭鶴年。黃廷方曾是新加坡首富,創辦了當地最大的地產公司「遠東集團」。1970年他到香港開拓事業,成立地產公司「信和集團」。郭鶴年則是馬來西亞首富,1970年代移居香港,旗下的「嘉里物流」就是以香港爲中心的公司,他也曾經買下香港最大英文報「南華早報」。
商業往來外最頻密的港馬交流,莫過於影視界。撇開前述「東主級」的邵逸夫,星馬人到香港發展的歌手、影星和電視製作人,有唱「唐山大兄」的鄭錦昌、「歡樂今宵」主持人梁醒波、製作人蔡和平、美食家蔡瀾、演員朱咪咪等。
香港電視界在1980年代也曾協助「新加坡廣播局」開創新加坡本土的電視劇,如著名編劇梁立人。香港「無綫電視」甚至與馬來西亞衛星電視Astro共同經營旗下的「華麗台」頻道,向馬來西亞華人輸出TVB劇集。
人員的流動改變「兩岸三地」的文化風貌
飲食上,香港茶餐廳不可或缺、在地化的食物,當屬星洲炒米、炒貴刁和馬拉糕。馬來西亞華人料理,也融入了香港點心、蛋撻、雞蛋仔、糖水等。
香港和星馬亦有類似的殖民遺產,如普通法(common law)、公屋、下午茶、奶茶、豉油西餐(海南西餐)、英語大學(港大、新國大和馬大)、英式中學、英式交通系統(黃線禁停、Alexander Dennis雙層巴士、右駕和路名)、歐式建築、三腳插頭、麥芽飲料(美祿、阿華田和好立克)、太平紳士(Justice of the Peace)、賽馬、足球、植物園(botanical gardens)等,皆隱於日常生活。
舊時「檳城艷」對馬來西亞的刻畫仍停留在椰子樹和南洋風景,雖帶浪漫情懷,但不符實際。當今港馬交流日趨頻繁,兩地人已對彼此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不再限於椰子樹和東南亞的刻板印象,更擴及多元文化、政治等面向。
又因近來香港房價攀升、反送中運動越演越烈、中港矛盾加深,越來越多港人計劃移民海外,而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成了熱門選擇。隨著港人未來的「南遷」,會帶給香港與星馬三地文化怎樣的質變,又會否因為政治立場和「中國認同」的相左發生衝突,有待我們觀察。
延伸閱讀:
- 陪「大馬新山人」長大的新加坡電影:突破標準華語、刻畫市井小民的本土化作品
- 香港人看東南亞房地產:新加坡是富人地方,馬泰是打工仔避風港
- 新加坡與香港如何比較?為解這題,我以近人類學方式檢視「新加坡想像」的盲點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