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冠肺炎傳染病,造成史上最大的全球災難,不只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改變全世界的產業生態,旅遊業更是無可避免地成為重災區,幾乎可以斷言旅遊行為模式正在改寫,而且回不去了。

看後疫情時代對旅遊產業的影響,我們先把它分成三個階段:被動阻隔階段、主動抗疫階段、與疫情共存階段。

被動阻隔階段是指:利用社交距離、隔絕方式,無論是人的隔絕,還是物的隔絕,以確保安全的生存範圍。一直要維持到疫苗出現,即進入主動抗疫階段,也就是能夠開始施打疫苗,或是找到其它化解或阻止疫情擴散的方法。最後,等到疫情危害程度下降到人類可承受的範圍內,則進入與疫情共存階段。

一、以旅遊時間軸透析防疫成本

現階段,當大多數國家都還處在實施封鎖、隔離措施的時刻,談旅遊,第一個要談的是「防疫成本」,我們就以旅遊的時間軸來解析整個供應鏈的結構性改變。

從出發前的旅遊規劃開始,首先要考量出發地及目的地的相關防疫政策,以此篩選出旅遊地點,也就是人們的採購決策不再是依照假期、飛行成本、旅遊地豐富度來選擇,而是必須優先考慮簽證限制、健康檢查、居家檢疫、當地疫情狀況等條件。而在預定完畢到動身前的準備出發期,過往只需要準備行李箱、衣物、旅遊資料,現在多了一個防疫成本是「必須維持可出國的健康狀況」。

到了出發那一天,更多事情被改變了。首先是航空公司的報到流程大幅度調整,例如:取消預辦登機報到措施;增加書面和當面健康審查;行李也要做防疫篩檢,像是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澳洲航空都預計推出登機前熱感儀檢查、配套快篩檢查、阿聯酋航空甚至已經推出了登機前10分鐘血液快篩,以避免機艙內傳染風險;以及報到行列改變,人跟人必須保持社交距離。

報到之後是證照查驗,為了分流及無接觸,除了加大空間場域,審查的辨識精準度也要跟著提升,使得必須取得更多個人資料,牽涉到個資保護,在法律跟防疫衝突的狀況下,要如何拿捏尺度,成了值得思考的問題。

其中便衍伸出個人旅遊史的透明化審查。以往,只針對個人的出入境許可、第一個目的地做檢查;未來,將涵蓋全部旅程的所有接觸國,旅客必須坦白交代旅遊史,甚至需要建立起跨國通報系統。擴大旅遊審查範圍,使得移民署的權力變得非常大,個資覆蓋層面廣。這就好像酒店實名制一樣,旅客足跡被迫攤在陽光下。

圖為德國慕尼黑機場資料照片。|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好不容易過了證照查驗,旅客開始分流,在禁區的活動空間包括免稅店、貴賓室等是否也要進行限制?為了不讓旅客大規模聚集,必須在動線上分流,這也造成機場容留人數下降,機場必須改變營運模式,直接影響到機場的收入和經營成本。

從行李安檢、過海關、免稅店、貴賓室,一路來到登機口候機室,一直要維持著無人化及分流措施,連登機順序都要跟著改變。以往窄體客機是從前方登機門登機,需要協助的旅客、高級貴賓卡別、商務艙旅客優先登機,經濟艙旅客最後依序通過商務艙到經濟艙座位,往後為降低傳染風險可能改變為從後方座位旅客開始優先登機依序向前填滿,商務艙反而是最後了,目前國際上已有航空公司開始執行此一作法。

此外,登機門將會再做一次安檢,因為空橋跟飛行器是兩個國界的概念,航空公司必須延伸它的安檢責任從旅客踏上飛機的那一刻起(此時防疫也視為安全的一部分)。

上述所有流程還有最難的一件事,全部必須以無接觸的方式完成,航廈必須提供更寬敞的報到場域、分流方式、安檢場域、登機場域,可預期報到至登機的時間將會大幅增加一倍以上,以後會變成4個小時前報到、2個小時前關櫃,這還不算因檢查條件增加而隨之增加的時間變數。

儘管困難重重,多數國際機場已經動工進行改裝配合上述社交距離、無接觸服務政策,但實際成效還要等全面開放後方能得知。

二、從上飛機到落地之後的挑戰

上了飛機之後就一切如常了嗎?故事還沒結束。

首先是座位配置更改為梅花座,估算將影響窄體客機減少33%、廣體客機減少40%的乘載量,平均僅剩62%的運能。又根據IATA提供的數據指出,能於62%載運量即達損益兩平的航空公司,全球122間航空公司中只有4間,這是在2019年無疫情的票價政策下所產生的對應數據,如今成本上漲造成機票價格上漲也成為必然的趨勢,根據航協成本漲幅分別為窄體客機+50%、寬體客機+67%、區域型噴射客機+101%、區域型螺旋槳飛機更高達+102%。

緊接著,客艙服務流程也會隨之改變。歡迎飲料、毛巾、送餐、免稅品銷售等服務流程會被簡化,甚至連廁所也是分流使用,並且中間可能會加入消毒流程,空服員只做安全和危機處理,依照最小需求配置航空人力。也許直接取消機上供餐,因此五小時以上的跨洲際航線將首當其衝。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當飛機落地後,剛剛前面所講的所有檢疫流程又要再全部走一次,機場的承受力道再度被檢驗,瓶頸不再是跑道,而是航廈空間對應檢疫流程所能消化的時間單位量能。

終於從機場出關後,接下來面臨到的是大眾運輸工具的防疫措施,這也將成為旅遊條件的一環,各國的防疫規定變成旅客的新門檻,自由行旅客的挑戰也將會增加。

到了住宿點,又要展開另一次的無接觸化服務流程。客人間的區隔,限制人數的餐廳,外來客跟住宿客分流,再再使得飯店的使用空間坪效降低,在防疫的前提下,旅宿將被重新定義,也許是一個較小規模的、保有健康的住宿空間,又或者是強調獨立空調、有空氣清淨機、加強滅菌效果等機制。美國希爾頓飯店已經開始執行,清潔完的房間會在門口貼上封條,保證在客人入住之前沒有其他人進去過。

在當地的旅遊選擇也將趨於個人化、開放化、獨立的旅遊方式,避免參團、擁擠的密閉空間、大規模的人潮聚集,旅遊目的地會傾向海島、郊野、非都市型景點。

等到玩完這一趟要回程的時候,所有流程又要再做一次。看完上面的故事,你可能會問:這樣誰還要出去啊?

沒錯,由此推論,旅客市場結構也將跟著改變,非必要的旅行將降到最低,在被動阻隔的第一階段,期待國際旅遊的報復性消費反彈依照數據看來只是癡人說夢而已。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三、化被動為主動階段,旅遊成本已回不去

等到疫苗終於出現,來到主動防疫階段,這時候已經可以由自我決定對抗或防範病毒,但這個階段會什麼時候來臨呢?試想全世界70億人口打完疫苗需要多久時間?以目前已普及全世界的天花疫苗來說,從發明疫苗、接種到宣布病毒被消滅總共花了40年;而就算打過疫苗之後,新冠病毒會不會有二次變異?需不需要每年固定施打?還有一個問題是,因為它的無症狀特性,無法分辨需要施打對象的優先順序。

有沒有可能以後規定出國前要先打疫苗,成為檢疫條件之一?而要維持可出國的效力,就必須維持疫苗在有效時間內,出國資格從自然人變成有條件的免疫人,從購買機票到旅行社的定型化契約,除了有效證件之外,還必須加上有效的健康證明,這也變成出國成本之一。我們像是回到七、八零年代,出國要先申請良民證、先報備的年代。旅遊保險也會因應傳染病防治、退改簽取消等風險,促使新型態旅遊保險「防疫保險」出現。

個人的旅遊成本增加之外,所有在被動阻隔階段施行的措施,所有國際旅遊環節上的人力、物力,都會因為加諸了防疫成本而大幅增加,成本結構的改變會延伸到往後的所有階段,而從空服員到飯店服務人員、清潔人員也都成了高風險、高成本行業。這個建築健康城堡的一次性成本,顯然具有不可回復性。

疫情下的旅遊防疫成本:

  • 旅遊規劃的先決條件是出發地及目的地的防疫政策
  • 等待出發期間,必須維持可出國的健康狀況
  • 搭飛機流程大變革,從航空公司取消預辦登機開始
  • 證照查驗,個人旅遊史全部透明化審查
  • 從安檢到登機,全面採取無人化、分流措施
  • 機場開始動工改裝無接觸服務
  • 飛機上空服員不送餐、不賣免稅品了
  • 飛機落地出關後,要遵照他國的防疫措施
  • 回程時,所有流程再跑一次
  • 終於等到疫苗出來,從此打了疫苗才能出國

延伸閱讀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