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幾乎已塵埃落定,川普(Donald Trump)的各項法律訴訟都未見成效,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也坦言「沒有發現足以改變選舉結果的大規模舞弊。」許多分析在討論這次大選時,不斷以四年前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民調大贏卻輸掉選舉的例子,來談今(2020)年的美國選舉,甚至還有人認為,選前就預測拜登(Joe Biden)會贏的人,只是「僥倖」猜中而已。

這種討論,其實忽略了兩層最基本的外在因素:美國社會氛圍與民調統計方式。

只想「靠勢」連跑場都懶的希拉蕊,四年前敗選毫不冤枉

上次大選的主軸有兩個,一個是討厭希拉蕊,另一個是經濟。那些對川普的批評、爆料,為何無法擊潰他的選情?追根究柢,希拉蕊是跟她自己、跟歐巴馬(Barack Obama)八年的執政包袱在選,對手不是川普。

希拉蕊做為政壇老鳥,執政能力絕對不會有人懷疑,但長年累積的強勢形象與政客氣質,使她的正面評價難以提高。電郵門、班加西事件、柯林頓基金會疑雲,哪一項跟她的從政經歷無關?所以那張看似完美的履歷表,其實是希拉蕊最大的拖油瓶。

另一方面,川普做為挑戰者,他很清楚鎖定在對歐巴馬經濟政策失望的鐵鏽帶選民,這群人長期是民主黨支持者,也因為如此,希拉蕊在選戰策略上很「放心」捨棄鐵鏽帶,根本沒去威斯康辛州造勢,而是轉攻共和黨票倉的亞利桑那州。

今天應該很難想像,怎麼會有候選人敢不去搖擺州威斯康辛造勢?四年前的希拉蕊,還真的做到了。

選舉跟做人一樣,不要太「靠勢」,否則最後一定會吃虧。「希拉蕊憑什麼覺得我們一定投她?」這恐怕就是那些民主黨鐵鏽帶支持者,在2016年轉投川普的一大心聲。

2016年開完票後,希拉蕊跟民主黨根本不知道鐵鏽帶是怎麼輸掉的,但她們不是輸給川普,而是輸給自己。這樣來看,希拉蕊輸得一點也不冤枉。

A woman walks by banners of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candidate Hillary Clinton and Republican presidential candidate Donald Trump during an election watch event hosted by the U.S. Embassy in Seoul, South Korea, Wednesday, Nov. 9, 2016.  The United States headed for the polls to vote for their new president on Tuesday. (AP Photo/Lee Jin-man)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比較不討厭的拜登,讓川普更討厭的疫情

至於今(2019)年跟四年前相比,拜登雖然曾官拜副總統,但並非政策的一線執行者,相比希拉蕊的族繁不及備載,要打拜登的執政包袱,反而沒這麼容易。況且拜登比起希拉蕊,在美國的公眾形象充其量說是「無聊」,還不到「討厭」,這是選戰過程中,影響選民觀感的重要因素。

近幾年選舉,不分國內外比的都是「厭惡程度」,誰比較討人厭,幾乎就會落選,而這種厭惡指數是比較出來的。根據「真清晰政治」網站統計的討厭率,2016年希拉蕊平均是54.4%、川普是58.5%,兩個都差不多,比的就是當年另一大選戰主軸「經濟」,這點川普的說法打動鐵鏽帶選民,投下「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一票。

今年的調查,川普的討厭率是53.5%、拜登是43.9%,拜登的喜好程度是50.1%,加上疫情蓋過了經濟表現,讓川普可以用來彌補討厭率的最大利器也失效。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分析都表示,川普此次是跟自己在選,而不是拜登。

從這點來看,也就能理解川普為何在疫情尚未完全穩定就打算解封,還批評採取封城措施的密西根州州長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就是需要靠經濟重新運轉拯救選情。

因此,美國的社會氛圍轉變,是無法用四年前民調失準案例套在今年的第一個因素。

這次的選舉民調,其實沒有大家所說的那麼不準

很多人說這次的民調也錯得離譜,但進一步來看,今年民調準確度已提高很多。

選舉分析中,民調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差距」,一個是「趨勢」。

美國大選的民調千百份,有對各州做的,也有做全國的,然而有個非常極端的例子,出現在威斯康辛州。威州的開票結果,拜登以49.45%領先川普的48.83%,兩人差距為0.62個百分點。

不過由《ABC News》跟《華盛頓郵報》在10月28日公布的民調,拜登在威斯康辛州支持度是57%、川普是40%。

這數字,絕對不可信。

另外還有幾份民調顯示,兩人差距在五個百分點以上。這樣的數字,被許多人拿來說民調不準,但進一步來看,這些民調有個很大、卻時常被忽略的問題,就是抽樣樣本數。這份拜登大贏17個百分點的民調,樣本數是809人,另外幾份拜登大幅領先的調查,樣本數也幾乎都不足1000人。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這種樣本數過少的調查,會有兩個很嚴重的問題,第一是誤差值過大,第二是樣本數分配更加不均,調查會讓都市的樣本數更放大,而都市是民主黨強勢選區,這種民調基本上已沒有實質意義,只具備參考價值。

多數民調公司靠賣數據營利,如果民調還是跟四年前一樣失準,還有誰會相信他們的調查?所以許多美國民調公司,經歷過四年前的教訓,調整做民調的方法,改善抽樣的多樣性、加權計算、調查增加市話以外的方式。

有些民調在現實條件下,沒辦法做到千人以上的樣本,所以這邊的數字差距,就不是這麼重要,但仍能看出另一項指標,也就是「趨勢」。

從「四年前最準的民調」中,可以發現什麼端倪?

四年前有一份準確預測川普勝出的民調,但在評論中很少被提及的美國《投資者商業日報》(Investor's Business Daily,IBD)。每次大選IBD都會做民調,且每次都精準預測結果,所以用這份民調拿來跟四年前對比,參考性更大。

IBD的調查採滾動式,每天會增加約200份樣本,讓整體統計維持在千人以上的規模。他們的調查沒有各州數字,但有依美國人口調查局的地理劃分做區隔,分別是東北部、中西部、南部、西部,其中搖擺州指標的賓州在東北部,威斯康辛、密西根、俄亥俄在中西部。

對比2016年的結果,希拉蕊在中西部以38%比48%落後川普多達十個百分點,最終輸掉伊利諾州以外的鐵鏽帶;但今年的調查,拜登在中西部不是領先,就是跟川普幾乎打平。

由於中西部還包含印第安納、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密蘇里等共和黨傳統強勢州,所以對照上次希拉蕊小輸的狀況,這樣的支持度代表拜登在鐵鏽帶勝算很大,最終結果也跟這個調查吻合。

交叉分析來看,希拉蕊在白人女性選民以37%落後川普的48%,這次拜登以52.1%領先川普44.8%;上次川普大有斬獲的郊區,兩黨是42%打平,但這次拜登以57.1%領先川普的38.4%。

這些在選民結構上的轉變,都跟最終開票結果可以互相呼應,而更重要的是,IBD每日的調查結果,都維持一致的趨勢,就是拜登的領先穩定,川普時高時低。

川普支持度在選戰後期有上揚,但這並不能解釋兩人差距拉近。因為民調的趨勢,很重要的是看最後一個月內,雙方的民調曲線變化有沒有「收斂」,收斂又分為「漏斗型」跟「船頭型」,前者是領先者下降、落後者上升;後者則是領先者不變、落後者上升。

賓州民調呈現「漏斗型」收斂|Photo Credit: RealClearPolitics

這次大選的民調來看,除了互有領先、反覆交叉的州以外,兩人在幾個搖擺州的民調,若不是沒有收斂,要不就是呈現船頭型,真正漏斗型的只有一個賓州,而且這個漏斗最後也沒有造成選情翻轉。

船頭型民調代表的意義是,領先者支持群眾沒有動搖,而落後者的隱性支持者表態率上升;所以後者怎麼上升,都不會撼動領先者的優勢,因為兩邊的選民結構沒有流動,這次以密西根州、內華達州的民調為典型代表。

密西根州民調呈現「船頭型」收斂|Photo Credit: RealClearPolitics

至於全國性民調就更不用說,兩人始終沒有收斂。

上述的「搖擺州」民調,若看絕對數字川普確實選得比民調要好,但正是因為結果難測、變數大,才會被稱為搖擺州;即便如此,今年的民調趨勢並未出現重大偏差。

這些討論只是民調的冰山一角,不可能完全適用所有的案例,亦非選舉結果的唯一解釋。民調本來就是參考,但就整體「趨勢」來說,這次民調沒有完全失準,都是傾向於拜登獲勝。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