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台灣2003年設立駐斯洛伐克代表處後,睽違18年,再度在歐洲國家設立代表處。
*首圖為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
外交部長吳釗燮今(20)日宣布,經與立陶宛政府縝密協商後,台灣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台灣代表處的名稱為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這是台灣2003年設立駐斯洛伐克代表處後,睽違18年,再度在歐洲國家設立代表處。相關籌備工作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有進展將與國人分享佳音。
立陶宛預計今年10月或11月在台灣成立辦事處。對於相關具體時程,吳釗燮今天也表示,立陶宛在台設處程序涉及立陶宛國內法律修訂,未來將在立陶宛同意下對外說明。
吳釗燮說,這是繼2003年斯洛伐克後,相隔18年後再次在歐洲設立代表處,凸顯台灣繼續積極拓展並提升與歐洲各國實質關係的決心及耕耘成果,具有重大意義。
吳釗燮並說,立陶宛始終堅持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與台灣是理念相近的友好夥伴,例如立陶宛連續兩年超過半數國會議員聯名致函WHO,支持台灣參與WHA。近期更主動宣布捐贈台灣2萬劑AZ疫苗,展現真誠友誼。我國與立陶宛身處捍衛民主自由體制的戰略前線,透過共享價值的緊密連結,兩國人民將持續攜手共同努力,發揮正面良善力量,為世界和平、穩定及繁榮做出貢獻。
吳釗燮表示,未來台灣與立陶宛在經貿、產業及科技等領域將有許多互惠互利的合作,尤其立陶宛政府最近多次主動對外說明,今年秋天計畫在台設處,以拓展亞太市場,相信兩國友好關係必將因此更上層樓。
關於開館時程,吳釗燮說,目前正就人員和經費編制完成規劃,報請行政院核定,也正在尋覓適合辦公處所。
今年2月,南美洲國家蓋亞那因中國大陸施壓,片面終止台灣在當地設立「台灣辦公室」的協議,外界關切立陶宛屆時是否也將受到北京壓力,臨時政策轉彎。
吳釗燮說,拓展外交關係方面,每個案例都有獨特性,但關鍵是雙邊是否達成共識,台灣與立陶宛依照法律協商,在立國設立代表處。
這也是我國在歐洲首個以台灣為名設立的外館,對於外交部會否推動其他歐洲外館改名,吳釗燮則表示目前無此計畫。
《蘋果日報》報導,這是繼我在「非洲之角」索馬利蘭以台灣為名義設立代表處後,第二個在非邦交國以台灣為名的新館處,並創下台灣在中國邦交國以「台灣」設館首例。
去年7月台灣與位於非洲的索馬利蘭共和國,雙方政府同意以「台灣代表處」及「索馬利蘭代表處」名稱互設官方代表機構,兩國雖未正式建交,但同意代表處依據1962年《維也納公約》,雙方派駐人員都享有外交人員豁免與特權待遇。這是台灣在全球非邦交國唯一使用「台灣」名義設處。
立陶宛預計今年秋天也在台灣成立辦事處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接受《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訪問時表示,立陶宛正進行相關立法程序,預計今年10月或11月在台灣成立辦事處,她並強調立陶宛不擔心中國的制裁。
阿爾莫奈特指出,立陶宛是一個出口導向的經濟體,設處目的是為立陶宛企業尋找新的市場;此外,目前歐洲各國面臨晶片短缺,台灣是全球主要晶片生產國,立陶宛企業希望尋找更多與台灣合作的機會。
阿爾莫奈特表示,2年前以議員身份訪問台灣時就在想,儘管兩國有很強的友誼,雙方企業也有興趣建立夥伴關係,為何立陶宛在台灣沒有成立辦事處。
她強調,兩國在1990年代初就建立友誼,台灣曾幫助立陶宛和其它波羅的海國家轉型成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
去年10月大選後上台的立陶宛政府對台灣高度友好,今年3月在國會提案修法,讓政府得以派駐商務代表到國外,為在台灣成立辦事處預作準備。
立陶宛6月宣布將捐贈2萬劑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簡稱AZ)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給台灣,當時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表示,去年台灣曾在立陶宛需要的時候捐贈10萬片口罩,「幫助有需要的真朋友不用猶豫」。
AIT:所有國家都享有與台灣締結關係的自由
(中央社)美國在台協會(AIT)今天表示,美國肯定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設立協議,所有國家都應享有與台灣締結更緊密關係及拓展合作的自由;台灣是先進的民主政體、主要的經濟體,也是世界上一股良善的力量。
AIT上午發布新聞稿表示,隨著台灣鞏固其國際夥伴關係,並努力應對疫情、投資審查及供應鏈韌性等全球挑戰,美國始終致力於以符合美國「一中」政策的方式支持台灣。AIT指出,美國與朋友及盟友站在一起,共同在全球促進共享的繁榮、安全及價值。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