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立宏(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教授)

包機事件的校正回歸

7/23晚間,當電視在轉播東京奧運開幕式的同時,修過我「奧林匹克教育」課程的同學突然問我對於近期東奧包機事件的看法。我本來認為檯面上的正反面論述都有了,也就沒什麼好評論。但我起初簡單回答幾個字:小題大作,只是欠溝通清楚而已。因為這在國外新聞中通常都不會是重點,台灣的媒體卻常常失焦且小題大作。

學生也同意我的看法:「我也覺得是媒體在炒作跟網友的跟風,其實沒有這麼嚴重,畢竟因為疫情的關係。」這樣的包機運作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事先溝通清楚即可。不需要上至總統及行政院長道歉,下至專業的體育行政人員要馬上下台。只是有一點倒是無法接受:平常都沒在關心體育運動發展的一些政客或名嘴,突然一夕之間都變成專家似地在做評論,這讓我們專業是學體育的或當過運動員的人而言,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這些政客動不動就說某些人需要負責下台,問題是下台後要找誰上任?有誰會比這些平常就默默耕耘體育運動事務的第一線夥伴還更清楚體育事務?因此,我們最好不要因單一事件就馬上一竿子抹煞這些專業人員平日的辛勤努力。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所以平心而論,我們最好還是回歸體育運動的本質,及其在我們社會中所應扮演的角色。

體育運動的本質與價值

幾年前,我曾在先前的著作《運動哲學教育》中提到,若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一個社會的體育運動發展,不僅可以做為國力展現的工具,更是社會成熟發展的指標。而參與體育運動的目的,除了具有維護身體健康的作用外,更是一般人的休閒活動、心靈寄託,以及維繫人際關係的重要手段。而且,體育活動的交流更可以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漸露頭角,讓台灣在全世界中受到重視,這是體育運動來協助政治的成功之處。

若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運動在社會中的價值為何?哪些價值應該在運動中更具優先性?這難以給出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但無庸置疑的是,運動(特別是競技運動)需要有人參與、教導、訓練、裁判、管理及關懷。尤其是在台灣社會,人們大部分還是以發展商業經濟為主要目標。而不論如何,運動的內在價值需要加以保存。但外在的工具性價值則需要時時注意,因為過度「工具化」的結果便會產生誤用現象。特別是在頂尖運動及職業運動中,當權力及金錢名利成為至高無上的價值觀時,人們便會很容易破壞了運動的純潔性,容易因此發生違規及違反運動精神的情況。

體育運動在社會中的角色

體育運動究竟應在我們的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個問題必須考量運動中的各種不同層次,它涉及休閒、教育、頂尖與職業等情況。在休閒層次上,人們可以將運動當做調劑身心的工具,是屬於參與者及觀眾的活動。在教育層次上,運動應做為讓學生可以習得實用知識的工具。學校體育課可以讓學生容易獲得此一實用知識,但我們也應提供學生更多課外運動,以練習及發展相關技能。

而當運動員達到一定的高技術水準時,我們也應提供頂尖運動比賽的機會給他們參與。不過要強調的是,這些比賽的目標應是以努力追求卓越為前提。因為當運動員愈考慮勝利的獎牌而非追求卓越時,頂尖運動的價值便受到威脅。此外,追求卓越可以是頂尖運動的目標,但在職業運動中則不然。雖然職業運動員也可以追求卓越,但畢竟他們是靠此項運動做為謀生工具。職業運動的正當性在於對觀眾的休閒調劑。但我們也必須考慮到許多負面作用,如暴力、欺騙等等衍生問題,因此必須隨時進行檢驗,才不失休閒性的價值。

若我們好好愛護運動,可以使它成為個人進行自我實現及推動社會公益的正向活動。反之,也可能將之輕易破壞,例如這次的包機事件。這一點顯示,尊重專業體育運動的文化尚未完全建立起來,所以需要更多善的循環力量,以及全民的關愛。這也是目前疫情當道,國際奧會所強調的together-stronger(團結­-強壯)全地球村人民思維。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