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史無前例且強而有力的制裁,俄國所擁有的「堅定底氣」並非空穴來風,檢視西方國家在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後推出的各項制裁措施,從能源、軍事、經濟到金融,到底哪個最能夠影響克里姆林宮呢?
文:納扎爾拜・葉爾肯 Yerkin Nazarbay(哈薩克國立大學經濟科學碩士、武漢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博士候選人)
自2月24日起普亭開啟以「定點清除」為目標的特別軍事行動之後,其勢力已基本全面「入主」烏東叛區,並迫使包括美、英、法、德等國在內的北約及歐盟成員國相繼「升級」各自針對俄羅斯所實施的制裁規模和力度,進而讓俄羅斯領導層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將為長期的為所欲為,付出史無前例的嚴重代價。
歐美各國的制裁聲雖震耳欲聾,但反觀烏克蘭危機的演變過程,不難發現,長期以來專門針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自始至終都未能遏制克里姆林宮的「無法無天」。因此,此輪新制裁是否能夠嚇阻普亭就範,已成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關鍵問題。
德國的「能源制裁」——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專案的凍結
「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專案作為推動新世紀俄德兩國關係持續穩定發展的壓艙石,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及經濟意義。德國借此不僅可以維護其在歐盟的工業大國和經濟領頭羊地位,而且還可以中轉國身份,同時保障西歐和中東歐地區的能源安全,並以此為基礎左右魏瑪三角(Weimar Triangle)之法國和波蘭的未來政治走向。
因此,受俄羅斯「先禮後兵」之舉凍結「北溪二號」專案對德國而言,可謂「實屬無奈」。
俄羅斯通過長期經營「南北國際運輸走廊」(North-South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rridor)已將歐亞大陸「心臟地帶」(Heartland)中段至「邊緣地帶」中南段地區的油氣產區全都連為一體(以裏海為中心的中亞、高加索、波斯灣),因此對「北溪二號」專案的臨時「凍結」並不擔憂,相反深知伴隨季節的演變和市場需求的上漲,德國最終不得不將其「解凍」。因此,德國的「能源制裁」效果可謂微乎其微。
法國的「軍政制裁」——將長期「區域合作」轉變為短期「區域競爭」
不同於德國,遭受普亭「直接打臉」的法國總統馬克宏可通過自身在北非和中東地區所具有的特殊地緣政治影響力,間接扭轉現有之不利局面,並將原先傳統的俄法關係之基礎由合作轉變為競爭,迫使俄羅斯在中東與東非安全問題上陷於「孤立」狀態,進而最大限度地「消耗」俄羅斯的地區勢力。
法國通過「抵制」和「不配合」的方式,盡可能地阻礙俄羅斯「重返非洲」的戰略計劃,使俄羅斯在非洲事務上處處碰壁,其中包括武器出口、礦業開採、疫苗援助等。
而在區域安全和反恐合作方面,法國可在不傷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採取「觀望」和「怠慢」的態度,處理與俄羅斯利益密切相關的西亞敘利亞及包括蘇丹與整個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在內的東非地區安全議題,盡可能讓俄方「單槍匹馬」地獨自面對所有挑戰,所以其「制裁」效果雖穩定,但極為「緩慢」。
英美的「金融制裁」——通過局部金融脫鉤,打壓洗錢管道
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政治精英與基層民眾「同時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其中,前者生活在與國際社會緊密相連的美元區,而後者則生活在相對處於脫鉤狀態的盧布區,可謂獨一無二的共享天樂之同域異類。
因此,假設英美同時或單獨對俄實施經貿制裁,不僅無法重創其經濟,相反只能增加民眾的生活負擔,進而導致民間反美情緒更加高漲,更何況,俄羅斯在能源和糧食供應方面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至於在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在內的原料出口方面,由於受當今錯綜複雜的「經濟全球化」佈局影響,美英兩國幾乎不可能聯合區域各國共同抵制俄羅斯經濟命脈,所以經貿制裁的實施可行性和實質效果極低。換言之,效果幾乎毫無意義,卻又等同於對俄「宣戰」。
相比之下,「金融制裁」可直接觸碰且威脅克里姆林宮「決策層」的核心利益。
通過切斷「首屈一指」的俄羅斯金融機構與美國金融體系間的聯繫,凍結其在美資產,並限制使用包括美元和英鎊在內主要外匯貨幣的商業能力,以及遏制國有企業在歐美地區的籌資行為,可逐步影響俄羅斯上層政治精英集團的「權力平衡」和「統治根基」,間接且相對緩慢地改變俄精英集團的「資源所得比例」,進而引發「內部分歧」與「不滿情緒」,最終迫使決策者改變其政策並「回歸原軌」。
所謂「核彈級」制裁——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
美歐各國自2月26日宣佈將部分俄羅斯銀行逐出SWIFT支付系統後,俄羅斯盧布如預料的開始貶值,迫使俄羅斯央行將基準利率大幅上調至20%,並且推出包括向金融體系注入更多資金、放寬銀行業務限制等一系列「緊急措施」,防止盧布持續暴跌與通貨膨脹加速。
對俄羅斯而言,美歐國家此次所推行的SWIFT「制裁法」雖前所未有,但卻在預料當中,擁有絕對資源優勢的克里姆林宮或早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短期內與遭受同樣命運的伊朗一起「報團取暖」,進而扭轉能源市場上的「陰陽平衡」,迫使其依賴者「呐喊伸冤」並讓制裁方無奈最終「逐步鬆綁」。
面對史無前例且強而有力的制裁,俄羅斯所擁有的「堅定底氣」並非空穴來風。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憑藉其區域鐵路體系之所屬獨有寬軌,不僅壟斷了包括東歐、遠東、高加索、中亞在內的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交通運輸,而且還以此為基礎持續南下,通過「南北國際運輸走廊」已將里海周邊油氣產區連為一體。
在俄羅斯牢牢把握歐亞大陸安全、能源、糧食、運輸市場的同時,也已重新鞏固了自身所擁有的地緣戰略之絕對主導權。因此,普亭此輪「迎難而上」之舉的核心目的,就是讓主導北約的美國,承認俄羅斯現階段所擁有的區域地緣戰略之絕對主導權,背後更是要為俄羅斯的「再次偉大」奠定基礎。
延伸閱讀
- 2022烏克蘭危機:關鍵倒數24小時,澤倫斯基的「烏克蘭保衛戰」
- 烏克蘭政界沒有「汪精衛」:俄羅斯嚴重低估戰局,陷入進退兩難窘境
- 【圖輯】入侵烏克蘭就像槍殺親生哥哥:反戰集會全球遍地開花,俄羅斯人高舉標語「以普亭為恥」
- 5個QA一次看懂西方將俄羅斯逐出SWIFT:部分國家為何不願這麼做?俄羅斯有其他替代系統可用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
俄烏戰爭對世界局勢的影響:普亭的入侵行動高度不合理,美中兩國或成最大贏家
俄烏戰爭爆發前,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的主旋律是中美對抗。而俄羅斯能夠在這個格局中隔岸觀火兩邊得利,趁著油價高漲大賺能源財,來養精蓄銳,但普亭反而採取讓人跌破眼鏡的相反作法。
-
經濟制裁俄羅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歐盟該如何「利用」這個好危機?
這次的危機,充份的向歐洲人展示了歐洲由於依賴俄羅斯而產生的尷尬,歐盟也有可能繼此推出一套財政規劃,幫助歐洲企業逐步擺脫對俄羅斯的需求,而鑒於制裁帶來的種種「麻煩」,俄烏戰爭甚至可能成為歐盟收繳各國財政大權的最後一步......
-
歐美各國的制裁手段真的有用嗎?怎樣才能有效迫使普亭就範?
面對史無前例且強而有力的制裁,俄國所擁有的「堅定底氣」並非空穴來風,檢視西方國家在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後推出的各項制裁措施,從能源、軍事、經濟到金融,到底哪個最能夠影響克里姆林宮呢?
-
逃離烏克蘭的非洲學生遭歧視苛待,奈及利亞總統譴責:無論護照顏色或膚色都該一視同仁
來自奈及利亞的Isaac表示,在試圖入境波蘭時,邊境官員告訴他,邊界不對非洲人開放,更遭警方追逐、以棍棒毆打。另外同樣來自奈及利亞的Osemen,也在試圖搭上前往波蘭邊界的火車時遭攔阻,指出火車只載烏克蘭人。
-
俄羅斯藝術家退出威尼斯雙年展,嚴厲譴責自家政府對烏克蘭的入侵
俄羅斯藝術家Kirill Savchenkov、Alexandra Sukhareva以及策展人Raimundas Malašauskas,也因無法認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暴力行為,致使不願代表俄羅斯參加2022威尼斯雙年展,導致即將於4月開幕的俄羅斯館無法如期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