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深入了解白紙運動的背後的公共衛生知識,這裡把一些具體數據給予大家參考,告訴我們公衛決策「不能厭惡風險」,不然拖延成為經濟問題。中國似乎處於爆發的邊緣,他們疫情報告的數字創歷史新高——每天近四萬例新感染。

免疫牆不足

中國大約有90%的人有基礎二劑的接種,超過美國。但是最大的擔憂,卻是感染時脆弱族群仍不完整的免疫牆:中國2.67億60歲以上的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尚未接種第三劑,甚至只有30%的80歲以上的人接種了一劑追加劑。

但是由於接種Sinopharm和SinoVac這樣的滅活疫苗,效果對今年開始的變異株是不足的,作為加強針的效率更差。我們見識過香港的死亡率呈災難式垂直上升趨勢,如果這套用在中國,會發生什麼?

今年早些時候,《Nature Medicine》雜誌文獻預測了嚴峻的圖景。揣測許多具有不同感染率、接種狀況、個人措施(如口罩)等參數的模型。總之,以現況在六個月的時間裡,中國將經歷:

  1. 1.122億有症狀病例
  2. 270萬ICU入院,超過其 ICU 容量的15.6倍
  3. 155萬人死亡,其中 75%是60歲及以上的人

這是中國健保制度和醫療量能是否能追上的,就不得而知了。

亞洲開發銀行強調了中國衛生系統的缺陷,上個月批准了一筆三億美元的貸款,用於改善中國兩個較貧困地區的公共衛生服務。其專家指出,這場大流行病揭示了國家資助的醫療保健系統的「差距」,並表明中國的醫院 「特別容易受到入院人數激增的影響」。

解決方案錯過時機

最好的選擇是透過非常激烈、大規模的接種,尤其是老年人。他們開始這樣做了,但為時已晚。

雖然當地專家認為,中國三劑對嚴重疾病和死亡提供了足夠水平的保護。但與西方使用的BioNTech/Pfizer和Moderna開發的mRNA技術相比,它們效果較差且免疫退去速度更快。

理想情況下,他們應該要使用mRNA疫苗,但就不知供應量如何。中國有大約10種mRNA疫苗正在開發中,但沒有一種即將推出。

圖片來源:姜冠宇

最大敵人:缺乏信任+懼怕風險

中國接種面臨挑戰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信任。儘管共產黨擁有巨大的社會控制權,但為老年人接種疫苗卻被視為過頭了,擔心這會引發「巨大的社會阻力」。他們不想強制執行疫苗接種任務,但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老人死去。北京不能容忍像台灣那樣出現0.2%的死亡率,嚴格的措施因此仍然存在,成為延續累積的經濟風險。

中國文化怕風險,包含愛面子,是背後的政治因素。剛剛上面講的授權境外的mRNA技術?很不巧中國政府認為,政治和經濟風險超過了授權外國技術來增加接種的好處。

從北京的角度來看,授權等作為將付出失去民族自豪感的代價,失去對與外國競爭的保護優勢。

中國的經濟增長已放緩至數十年來的最低水平,而由於無情封鎖削弱了消費者需求並阻礙了製造業,青年失業率已升至創紀錄的20%,成為巨大的經濟痛苦。

但是也有人對此樂觀,認為這僅是陣痛期,分析中國政府文件的諮詢公司Bilby的瑞恩.曼努埃爾(Ryan Manuel) 表示,北京方面已表示,將根據從全國各地派遣醫療支持團隊的能力,最終開始分階段重新開放。


其實我本身還是很感謝指揮中心的一些決策,我過去也會適時提出一些建議,今天我想政府就慢慢地就恢復到疾管署的角色跟民眾溝通亦可。回想當時社會上最大的爭論,就是是否能承擔一定風險,當時有所謂的恐慌仔之類存在,讓我們溝通非常困難。其實科學事實就擺在那邊,雙方都沒有錯,但是就是要有方法挺過。

但是今天我們走過了,其實我們就是暫時笑看接下來的變異株,因為新加坡面對下一波也是挺輕鬆的,這就是與中國走不一樣的路,千萬不要政治凌駕專業。

然而我這篇所引用、提供此文諸多數據來源的流行病學家Katelyn Jetelina,她最後表示仍然很擔心中國這一波大規模的感染如果失去控制,以中國人口之大,會對全球的下一波疫情產生什麼意想不到的變數(成為Pi新毒株?),就不知道了。

本文經姜冠宇醫師 Pro'spect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