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台海問題的震撼彈再起,國際權威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公布名為「下一場戰爭的首役」(The First Battle of the Next War)的報告,再度引起各界高度關注台灣生存的現實境遇。

該報告指出,中國可能於2027年有能力對台灣發起軍事行動,其主要觀點與近年來各界提出的報告相似。從五角大廈、蘭德(RAND)和「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等主流智庫,以及美國參眾兩院的聽證會上都曾指出中國可能具備攻台能力的時間點,同時也強調美國的介入與否,對於台灣成功防衛至關重要。

中國的終極政治目的凌駕軍事考量

中國2027有能力攻台與是否願意攻台,實為應然與實然的問題,軍事上的準備是中國對台「文攻武赫」的必然,如同中國有能力在印度邊境上持續發起衝突,但是不一定要使用先進武器,也可以用木棒來達成政治目的。對中國而言,統一是政治目的,軍事只是手段之一,如果能採取非軍事手段達成目的,實現不戰而勝才是至高的政治勝利。

對於美國而言,最早提出中國採取軍事手段者,多為國防部相關人士,其格局與任務著重於防範中國的軍事挑戰,因此其敘事的基礎來自於對軍事的認識。早在2018年的國會作證中,曾任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的奧赫曼內克(David Ochmanek)指出美國最快於2025年將無法阻止中國入侵,以及2021年的前美軍印太司令戴維森上將(Adm. Philip Davidson)在國會的報告,都是來自於軍事專業的認識。

國際現實限制中國的行動自由

在軍事領域以外,也有著基於國際戰略現實的觀點,對於美國而言,台海兵推只是印太戰略架構下的一部份推演,其上還有著整個國際體系,面對歐亞大陸的地緣情勢變化,美國自有其優先順序。對中國而言同樣如此,台灣問題只是中共成就歷史偉業的工具之一,天秤的另一端優先考量的還是統治的穩定,中國在戰略上的行動自由,相較已是霸權的美國,更為有限。

因此,包括美國智庫「政府監督計畫」(POGO)的研究員葛拉茨(Dan Grazier)和傳統基金會智庫(Heritage Foundation)都曾提出,基於國際貿易活動,中國完全入侵台灣的可能性不大,而是以經貿和外交等非軍事方式壓縮台灣的空間,避免台灣主動分裂出去。在美國和中國的國際秩序的架構之下,軍事的準備是必然,但是仍受到國際戰略的各個層面所牽動。

因此,中國鄰近的北韓導彈試射與核武測試活動,事關核武國家之間的威懾與美國對盟邦的承諾,同樣對台海情勢的變遷有著重要影響。作為不怎麼聽話的盟友,若北韓趁機訛詐事小,倘若趁機擴大半島事端,或是再超越日本的底線,同樣有機會觸發美日安保甚至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