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和原著必然會有差異。就《可憐的東西》而言,有些添加純出於市場考量的噱頭,例如原著中並沒有豬頭鵝身的移植怪物,葛德溫也沒將布雷辛頓的頭移植到羊身上(小說中將軍是自殺身亡)。有些更動則來自商業電影的通俗考量,如簡化敘事和人物或是使用好萊塢常見的人物造型。
文:迷走(學術思想雜工。學生時代就熱愛看電影,如今仍保持每週進電影院的好習慣。業餘興趣雜亂無章,偶爾從事電影與文化評論。)
電影《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上映以來,不論在英語世界或台灣都引起熱烈的報導和評論,且大多數的評價十分正面。除了讓艾瑪・史東(Emma Stone)二度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精采演出,強烈的視覺風格,包括大膽華麗的服裝設計、獨樹一格的佈景、不尋常的鏡頭運用(如超廣角魚眼鏡頭的使用),都為人所津津樂道。
《可憐的東西》導演尤格・藍西默(Yorgos Lanthimos)過去的作品如《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 2015)、《聖鹿之死》(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 2017),皆以其鮮明的風格和匪夷所思的情節著稱,然而,《可憐的東西》充滿奇特想像的情節其實主要來自亞勒斯泰・格雷(Alasdair Gray, 1934-2019)的原著小說。這點卻少有人論及。
格雷常被視為是20世紀後期蘇格蘭藝文復興的旗手,受到《猜火車》(Trainspotting)作者威爾許(Irvine Welsh)等蘇格蘭後輩作家所推崇,他原本的訓練是美術,是蘇格蘭重要的當代畫家,也從事小說、詩、戲劇(包括電視劇和廣播劇)的創作。他文學作品的插圖都親自繪製,帶有科幻色彩的《可憐的東西》(1992)亦是如是。
這部高度視覺化的小說是電影改編的好題材,雖然看過原著的人物畫像之後,再看電影的話會有點違和感。外貌差異還是其次,電影對原著還有些重要更動。雖說改編並不見得要忠於原著,影片本身就是獨立的作品,青出於藍或各擅勝場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就本片來說,原著和電影的差異卻凸顯出一些值得探究的課題。
電影化繁為簡
格雷的小說其實有好幾個層次。小說序言宣稱,格雷和從事地方文史工作的好友唐納利撿獲一本20世紀初出版的回憶錄,作者正是貝拉的先生麥康朵斯(McCandless)。格雷將這本「回憶錄」編輯出版,然而,唐納利(應是虛構人物)卻高度質疑這部回憶錄的真實性,乃至貝拉是否真有其人。
更重要的是原著還附上貝拉寫給後代子孫的信,駁斥先生的回憶錄,宣稱先生晚年沉迷小說創作,回憶錄純是幻想的產物。此外,信中也對自己生平提出沒有任何驚世駭俗元素的另一版本說法。
格雷編輯此書所做註解,引用各種文獻與歷史圖片說明回憶錄中的典故,尤其是貝拉第一任丈夫布雷辛頓將軍(General Blessington)的生平事蹟。當然,這些文獻不少都是格雷虛構,附上的「19世紀圖片」也是他所畫。小說宣稱主要人物的畫像,都是麥康朵斯委託著名蘇格蘭版畫家施全吉(William Strange, 1859-1921)繪製,但其實它們都是葛雷模仿史全吉風格的作品。
格雷的小說有時會被形容為「後現代」,先不論這樣的歸類是否允當,但凡讀過上世紀末後現代小說的讀者,對於這種虛構中的虛構,以及帶有後設趣味的多重敘事手法,應該會感到熟悉。
電影改編則化繁為簡,除了刪掉小說中一些人物,如用以嘲諷基督教基本教義派之偽善,以及西方文明教化使命之愚蠢的美國傳教士虎克醫師(Dr. Hooker),也簡化了故事結構,只改編「回憶錄」的部分。相較於小說的繁複結構,影片成為兩小時左右的流暢敘事。這樣做當然是考量到大多數電影觀眾的觀影習慣。
地點就有故事
電影和小說的場景地點也有差別。原著一些重要的情節發生在敖德薩。現在這個烏克蘭港市正處於戰火,當然不可能到那裡拍攝,更何況原著還稱之為「俄國城市」。雖然在故事背景的19世紀末,多數英國人確實會認為敖德薩是個沙俄帝國的城市;現在這樣演可就太政治不正確了。於是在電影中就由原著並未提到的里斯本取而代之。
更重要的更動是創造貝拉的怪醫葛德溫・巴克斯特(Godwin Baxter)成長與行醫的地點,由格拉斯哥(Glasgow)改為倫敦。有則報導提到藍西默在格雷過世前曾找他商談改編,也有評論者表示遺憾格雷生前未能看到他的作品成功搬上大銀幕。
格雷是格拉斯哥人,小說和畫作大多以蘇格蘭為背景,政治上支持蘇格蘭獨立,壁畫作品更幾乎都是為故鄉的公共建築物而創作。
格拉斯哥在19世紀是大英帝國造船和煉鋼業的重鎮,也是科學研究和醫學教育的重要中心,號稱「帝國亞都」(the Second City of Empire)。《可憐的東西》出版時就,因其對19世紀格拉斯哥的地景、建築與掌故的細緻描寫而獲得好評。
格雷這本小說意在彰顯格拉斯哥的歷史人文榮光,我懷疑他若活著,看到電影將故事背景從心愛的故鄉改為倫敦,反應可能不是欣慰,而是大怒。電影更動主要場景發生的地點,當然是考量到美國乃至全球的觀眾都知道倫敦,但不熟悉格拉斯哥這個在20世紀走向工業沒落的城市。這種安排,就像好萊塢絕大多數以法國為背景的電影會將地點設定在巴黎一樣。
好萊塢人物類型
電影除了刪除小說人物外,出現的角色也有更動。貝拉在郵輪上遇見出身上流的亞斯特利(Harry Astley),後者一直試圖說服說服貝拉放棄天真的理想,還帶貝拉去看亞歷山卓貧民窟的慘狀,讓她大受刺激。
小說中亞斯特利是英格蘭地主出身的富家子弟,信奉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認為淘汰多餘的貧窮人口是大自然的法則,並以尖酸自私的態度看待人間苦難。
在電影中,亞斯特利的出身背景和政治思想卻消失無蹤,而且還由一位黑人演員飾演這個角色。我只能猜想,除了免去政治經濟學的長篇大論之外,如此選角或許是為了要搬出一份多元族裔的演員名單。
更重要的是電影怪醫形象的改變。葛德溫臉上有巨大疤痕,自稱這是他父親(也是外科名醫)在他身上進行實驗的後果。但原著中他的外型其實大不相同,雖然他身形巨大相貌醜陋,除了髮型古怪還有著圓錐狀的手指,但臉上並無疤痕。電影的造型明顯來自好萊塢的科學怪人形象。
《可憐的東西》和《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1818)的親緣性很容易理解,它們的主題都是科學創造出新生命。貝拉暱稱葛德溫為葛德(”God”),也和《科學怪人》描繪科學家成為造物主的主題有關。小說也間接指出這兩部作品的連結:葛德溫(Godwin)正是《科學怪人》作者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在嫁給詩人雪萊而冠夫姓之前的姓氏,她的父親是十八世紀英國著名的激進政治思想家─小說家─出版商威廉・葛德溫(William Godwin)。
儘管有上述的連結,小說中的葛德溫和法蘭克斯坦卻是相當不同的人物。葛德溫見多識廣、心地善良,對政治社會事務堅持自由進步的見解。蘇格蘭的大學、思想家與醫師在啟蒙運動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葛雷在書中也提到蘇格蘭醫學在歷史上的偉大。他筆下的怪醫活脫就是啟蒙思想的信奉者與實踐者。
相反地,電影卻將葛德溫描繪成好萊塢電影常見的偏執科學家,還由近年在蜘蛛人系列飾演瘋狂科學家的威廉・達佛(Willem Dafoe)來主演。電影將主角塑造成類似科學怪人的作法,顯然是考慮到目標觀眾的熟悉度,要讓觀眾容易入戲。
進步議題單一化
電影中葛德溫對貝拉有著近乎病態的控制意念,一直不想讓她接觸外面的世界,直到無法阻止才放手。但小說中的葛德溫作風開明,早前就曾帶她環遊世界增廣見聞。當貝拉要和放蕩律師私奔,葛德溫即使不贊同也完全尊重她的意願。貝拉的女性意識成長和追求自主本來就是小說的主題,但電影卻透過改變葛德溫的人物性格,來進一步強化男女的性別對立。這樣的改編當然和美國目前的性別政治衝突有密切關係。
同理,小說中貝拉對文學閱讀的熱愛,是旅途中巧遇一位曾擔任富家子弟家教的流浪俄國人而受啟發。這位先生感動貝拉的一席有關俄國文學如何造就俄羅斯民族的言論,如今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當然不合時宜。
電影中這個角色則改由老牌德國女明星漢娜・雪古拉(Hanna Schygulla)所飾演的貴婦擔當。俄國人改為德國人,男性改為女性,一個雙重政治正確的更動!至於電影中和貝拉發生同性戀關係的妓院同事,小說根本沒這號人物。合理懷疑這是當今美國LGBTQ性別政治脈絡下的添加。
電影中布雷辛頓將軍只是另一個父權代表人物,威權凌虐貝拉和僕傭,但他的惡行惡狀很像許多好萊塢電影中的惡棍:誇張、平板,無端。小說則詳述他的性格與經歷。布雷辛頓因為率兵在亞洲和非洲打了多場殖民戰爭,包括鎮壓印度大兵變和在中國的英法聯軍之役,屢次負傷建功而成為國家英雄。
格雷細膩描寫布雷辛頓性格的扭曲來自隱藏在英勇背後的死亡慾望,並暗示變態的男性特質(masculinity)和英國帝國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這個批判帝國擴張和殖民主義的面向,在影片中幾乎完全消失。簡言之,《可憐的東西》有意的將焦點放在性別政治的議題,並將原著豐富的大英帝國歷史脈絡加以剝離。
好萊塢全球策略
改編和原著必然會有差異。就《可憐的東西》而言,有些添加純出於市場考量的噱頭,例如原著中並沒有豬頭鵝身的移植怪物,葛德溫也沒將布雷辛頓的頭移植到羊身上(小說中將軍是自殺身亡)。有些更動則來自商業電影的通俗考量,如簡化敘事和人物或是使用好萊塢常見的人物造型。
然而,本片和原著還有些差異卻提供了線索,讓我們進一步瞭解好萊塢的全球化策略,以及美國影視產業的文化政治。
本文經《思想坦克》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從蘇格蘭到全球好萊塢:《可憐的東西》的原著小說與電影
延伸閱讀
- 2024第96屆奧斯卡賽後分析:《奧本海默》《可憐的東西》稱得上年度最佳,但僅拿下一席的《Barbie芭比》才是最大贏家
- 2024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可憐的東西》艾瑪史東:繼《樂來越愛你》後二度封后,細數喜劇養分之後的奪獎旅途
- 【影評】《可憐的東西》:從舌尖到腳趾的甦醒之旅,貝拉是一個女性主義者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