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沛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碩士生,平日喜愛閱讀,目前在書店兼職,同時也於中學、大專從事華語辯論教學。)

你玩過「一句話惹怒某某某」嗎?

這是個臉書同人遊戲,幾個月前在某個特定的圈子內展開,由玩家自由分享各自遇上圈外人時的趣事。台灣高寶書社在去年翻譯出版了一本《書店怪問》(Weird Things Customers Say In Bookshops),收有大量發生在書局的風趣對話,頗有「惹毛書店員對話錄」的味道。作者珍‧坎貝爾(Jen Campbell)在二手書店工作,將自己和各地同行的職場見聞,輯成兩本小書,配有麥里歐兄弟(The Brothers McLeod)童趣可愛的插畫。

高寶書社將兩書合成一冊,免去讀者追買之苦。至於把書名裡「顧客怪話」改成「怪問」,則有商榷餘地。「怪客以怪問發怪招」固然是書中主要戲碼,但也還有像是武斷評價、無禮辱罵​​等的怪客招數,不以發問為據,而直取中宮;另外尚有小孩童言無忌,有時讓你莞爾不已,有時叫人心生暖意。因此譯者若保留原意,將書名譯為《書店怪話》也許更為貼切。

Photo Credit: 高寶書版集團

Photo Credit: 高寶書版集團

童言童語與冒失訪客

書中圖文固然稀奇古怪,但是有何趣味?是否能讓每個願意翻閱的讀者都打從心底發笑?類型不同,笑點也就不一。有的人人皆宜,有的內藏門檻,想走進去非得會點本事才行。

以童言童語而言,小孩理解力有限,當他按字面去揣摩大人語意,往往錯解意象、誤會比喻,大部分讀者相信都會忍不住笑出聲。比如,某女孩聽過父母用「讓人一頭栽進去」來盛讚紙本書,因不識誇張修辭法的廬山真面目,就以為書本真的可以裝人,於是好奇地走到櫃檯,打算找本夠大的書來躲貓貓呢。

童言童語的另一種魅力來自純真本身。某男孩立志成為「書籍忍者」,不知東瀛忍道的分工竟然如此細緻,發展出專事書業的宗派出來。作者雖聞所未聞,但仍折服於男孩的想像力,直呼「我好想擁有那個孩子,小孩子真是太棒了。」另一位小孩則建議在店裡建造地下室,豢養一條「通過保衛書店測驗」的龍,沒人之時便派上用場,儼然一代馴龍高手風範。

這些建議和想像當然沒法在現實世界裡開花結果,但當中的純真和善意使人會心一笑之餘,還帶股暖意沁人心脾。

此外,當有冒失訪客誤闖書局,一幅完全狀況外的情境同樣可以逗人「噗」一聲笑出來。你很難想像世上有人可以把書店誤當成什麼地方:郵局、公園、襪子店、玩具店、五金店……這些根本和書沒有直接關係,到底要怎樣聯想才會錯把馮京當馬涼?誤作他方那也就罷了,偏偏有人明知這是書局,還可以語出驚人:你有興趣領養這個小孩嗎?我可以把腳車停在店裡嗎?這裡供人辦葬禮嗎?這裡有保險套嗎?既然沒有,那麼你可不可以把你的(某某)出讓給我急用呢?也難怪店員一再把「這裡是書店」當作咒語掛在嘴邊,但願可以退治邪靈吧!

有門檻笑話博君一笑

以上兩種類型的笑話可謂零門檻,只要閣下願意翻閱,基本都可以樂開懷。至於和讀者之間,也就是那些真的來找書、買書、看書之人有關的笑話,則會有門檻。比如讀者記錯書名、把甲書作乙書的,如果沒聽過原書,那麼較難有共鳴。加上原文畢竟是英語,當中很多趣味都以諧音變化為基礎,沒法直接反映在譯文上,譯者有時選用音譯固然處理得宜,但畢竟終隔一層。

不過,如果笑話和某書作者相關,只要不至於一無所知,還是可以直接笑出來。比如甲問起聖經的作者是誰,乙斬釘截鐵地答「耶穌」,肯定叫人莞爾。又有某一莎士比亞迷走進書店,興致勃勃地問「什麼時候找作者來辦簽書會啊」,叫人又忍俊不禁。譯者還體貼地做了註腳,不諳當中趣味者只要低頭讀典故,便可臨時惡補。

當然,譯者不是萬能的,不可能為我們補上所有空白。某些讀者對時下書市沒有太多概念,他們來到櫃檯一般會問:「我看到美國出版了某書,請問你們這裡上架了嗎?」「我三十年前看過某本白色封面的書,請問這裡還有嗎?」「我想找某本書,可是不記得作者、不記得書名、不記得出版社,請問你懂是哪本嗎?」……如果沒意識到書本流通有它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也不知道檢索書本起碼要有一定的線索,絕非拜託谷歌大神那麼簡單,這些讀者自然就不明白上述提問有何不妥。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位在法國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奧客不了解時下書市

換而言之,有些笑話有點「離地」,讀者需有知識、甚至是價值和品味方面的基礎,才可以跨過門檻走進去。如果對書市沒有半點概念,可能看不懂相當多的對話,甚至還會問:笑點在哪裡?為什麼不能這樣要求書店呢?譯者在這方面只能愛莫能助,如果還非得站出一一解析,注文肯定就越俎代庖,比原文還要長。

話雖如此,如果顧客願意聽,相信店員都樂意解答:讓顧客多了解書市正是雙贏之道,又何樂而不為呢?(說到這裡,我們這些以他人醜事為樂的《書店怪問》讀者倒顯得不該了。)但任何零售場皆有奧客出沒,書局也沒法置身在外。總會有人甘作駝鳥把整個腦袋封印進泥土,任憑店員用盡畢生陪笑解析之力也不為所動,只懂得持著「顧客至上」的假金牌橫行霸道。

奧客有時一進門就會現形,在店員還沒做什麼之前,就開口評頭論足,把後者可憐的神經狠狠踩上幾遍。比如,明明獨立書店在電子書浪潮、網路書局、大型連鎖店三方夾攻下苦苦求存,偏偏就是有人白目地指點江山:「你們怎麼可以沒賣Kindle電子閱讀器,太跟不上時代了!」「你們這裡的書太貴,請你推薦好書,我回去上Amazon買。」─還未讀到店員怎樣給氣死,閣下的腦海就先行映出畫面了,對不對?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英國威爾斯「書都」海伊(Hay-on-Wye)的一家書店懸掛反Kindle標語。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結語

前題是,我們需對書市有基本的概念。唯有明白書店的原則、理念甚至是品位,才會知道哪些地方是交談禁區。那麼,讀到奧客發難、踩暴地雷,才會不無內疚地哈哈大笑。至於像是童言童語和冒失訪客的部份,則不在此列。

是不是可以這麼說:越是了解書籍世界,越能品嚐出《書店怪問》的味道;讀者識得多少笑點,就代表他對閱讀世界有多理解?今天就打開這本飽富趣味的小書,測試自己對於書的了解有多深吧。不過小心別笑出聲,會打擾到旁人哦!

本文獲當今大馬授權刊登,原文請見〈談《書店怪問》:怎樣古怪,如何有趣?

責任編輯: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