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宜文(七年級,清大社會所畢,前上班族,現為家庭主婦、自宅警備員。研究興趣為親密關係、情感教育。熱愛庸俗的小說、戲劇,故關心政事、喜宮鬥文,著有《男人當怕後宮甄嬛傳》等文章。)
無論初一還是初二回,回的是男方還是女方的家族?
我蠻不喜歡那種訴諸倫理與感情的家族必然,例如有些認為應該要過年回「娘家」(機車如我也不愛娘家這個詞),是因為「女兒」一定覺得「娘家」最舒適、最貼心,回到家也能夠享受最多。
大家都想回家當女兒,但像我這種女兒,根本就不這樣覺得。一定會有人說:「等你有『婆家』(同樣機車如我也很討厭這個詞)就知道了」?
不會啊,對同時作為「逆媳未來式」與「逆女現在進行式」的孤僻女人來說,就是「自己家」最舒適啊!
對有些人來說,這一生給他最多支持的是原生家庭,很好,他很幸運;但有另一群人也很幸運,因為給他最多支持的,是伴侶及伴侶的家庭。
對有些人來說,或許給他最多支持的人只有伴侶,其他關係都是孽障;有人可能這輩子最懂他,而他最想在年節一起度過的,是朋友、兄弟姊妹或其他長輩…不行嗎?
我真的很不欣賞那種,當我們當要抵抗一種不平等的權力關係,拿的卻是其他種,對於「關係」的單一想像。
台灣這種針對家族的想像真的很病態,即使是想打破父權,仍然要回歸到血脈相連,或是自己的原生家庭一定好、養大自己的人一定比較疼自己,甚至是「跟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相處,才是最好」等等這種想像。
這就好像妻子不能回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有些人認為,每個人在年節時應該相處的對象,是「有血緣,或有養育事實的自身原生家庭」。
結果女人在過年的時候,或應該說多數的時候,不是當太太、媳婦的角色,就是女兒,就不能當自己嗎?重點根本就應該是雙方的個人意志能不能得到重視(是的,包括丈夫,搞不好也有一點都不想回自己原生家庭的丈夫呢)。
也不只是單指已婚後的狀況,未婚者無論性別、性向為何,不也幾乎都被預設是要回自己的原生家族(多半為父系,少數回母系),否則就是一種「缺憾」。
但我聽過很多狀況是,原生家族根本就無法包容這個人的性向、政治傾向、甚至工作或感情狀況等等。當回到家去,只是讓這個人更痛苦時,到底為什麼還要被預設「過年回家團圓」才是幸福的、基本的?
雖然我也是現在很服膺,之後短暫大概也不能有什麼抵抗,畢竟沒錢沒資源沒情緒沒時間,也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方法。
但或許就是因為真的抵抗不了,所以每次看到這種「當然還是自己家才會幸福」、「一定要回自己家」的這種說法,就不自主的感到很疲憊。
重點不只是性別的問題,最終還是誰有權力的問題。有權力的一方不只是關係當中的男性,更多的時候是「家族」這個機制,實在掌握了太多莫名其妙的權力。
某種程度上,這或許也是為何那些一年見沒幾次的親戚,可以莫名的覺得自己有權力問你「什麼時候結婚?」、「賺多少錢?」,以及可以順便品評一下你的人生狀態。
不知道為什麼「讓大家各自過自己的人生」這件事,在台灣就這麼艱難。
相關評論: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臉書。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