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蘇花改工程挖出漢本遺址,因遺址與數處橋墩和隧道附屬設施基地範圍重疊,目前仍持續進行「搶救挖掘」,但民間文史團體認為沒有相關維護計畫配合恐破壞遺址,應優先考慮保存遺址。對此,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昨日(29)批評,「遙祭不知真假的黃陵,卻要挖走看得到的遺址」,這樣的價值觀十分荒謬。

新頭殼報導,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巴魕剌與林昶佐29日在立法院共同召開「蘇花改如期通車,漢本遺址共構雙贏」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政府機關及民間團體3方針對漢本遺址共構設計提出意見。

台灣環保聯盟學術委員王偉民表示,遺址是獨一無二的,不能以工程角度為由破壞遺址。從漢本到和平的台9縣沒有任何危險,只要在隧道出口做一個聯絡道連接至台9線,橋墩就可以不用移動,相關單位也能有足夠的時間做評估。他也說明,漢本遺址位在地下4公尺,只要高架橋或聯絡道不往深處挖就不會破壞遺址。

大紀元報導,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林會承指出,整個遺址具備豐富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所有公路工程應暫停。她建議,漢本遺址挖掘期間,蘇花改工程若擔心影響108年全線通車,公路總局可興建從漢本銜接和平的道路,這條路(指台九線)具有非常良好交通安全品質及景觀,對蘇花通路相當適合。

「漢本遺址這麼重要不應該用工程糟蹋,可用斜張橋解決。」建築師林志成則建議,多花點時間、金錢就可以把台灣歷史留下,這是大家應該努力的方向。若改變工法多花約一年時間可完成,重大工程除了事先鑽探、測量,應做考古試挖,挖出來的資料可提供工程單位選擇路線或工程工法。

自由報導,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指出,台灣存在非常荒謬的現況,馬英九前總統每年都在遙祭黃陵,「台灣有多少人看過黃陵?黃陵到底是真是假我們不知道,但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台灣遺址,卻要把它挖走。」

林昶佐表示,過去政府一方面說「你們沒有文明、沒有文化、沒有歷史」,卻又要把看得到的遺址挖走,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他也呼籲新政府,應該對台灣土地和人的關係有新的看法,「希望交通部、文化部官員重新思考、調整。」

風傳媒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張仁吉回應,以後不管是工程的擾動行為,或是未來遺址的展示方式,都會交由審議委員會經過專業討論及評估,才會做後續處理,張仁吉表示,文化部一直有和交通部做詳細會商。

交通部路政司專門委員蔡書彬坦言,當初規劃不曉得有漢本遺址,如果一開始知道範圍這麼大,路線規劃也不會是如此。但由於工程頭尾已經接近完成且有限制條件,學者提出的橋面設計,有些比較麻煩,還必須檢視路段形狀,要經過縝密的探勘、測量才能知道是否可行。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