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從事環保運動二十多年來,我和伙伴們長期在反對伐木砍樹破壞水土;反對開路,破壞良田溼地;反對山海美景讓渡給財團;反對工廠製造空汙、水汙、廢棄物;反對核能電廠,怕給子孫帶來萬年核廢料與可怕核災。因而,環保運動給人們的印象總是「反對」、「抗爭」。

環保抗爭有沒有用?當然有用。

若不是反核運動,台灣的北、中、南部都會有核電廠。根據台電公司的規劃,不只要在台北貢寮建核四廠,也打算在雲林台西建「核五」,反應爐將不只是現在的六座,而是至少二十六座。如今,反核運動不僅讓危險的核四封存,也達成了非核家園的共識,讓政府開始推動再生能源等轉型工程。

如果不是反石化的運動,台灣將不只有高雄的一輕到五輕、雲林六輕。而是從彰化以南的西海岸布滿大型石化工業區,日夜排放有毒空氣。因為大財團曾計畫在台南七股蓋「七輕」、在屏東南州或嘉義布袋、鰲鼓興建「八輕」,彰化大城芳苑將有「國光石化」。這些都因為人民的抗爭而終止。

我可以再舉更多的例子告訴大家:台灣的環保運動,以少少的人力,為國家社會創造了許多動人的改變,包括倡議許多法案制度的改變。這不僅在亞洲甚至全世界,都是傲人的成就。

然而,我們清楚知道:相較於這列邁向自我滅亡的失速列車,肯上街遊行的人們、環保團體的力量還太小。

一九九二年,憲法在第二次修憲中增修條文中寫上: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這象徵台灣開始重視環保了。二○○二年通過的環境基本法,更進一步表明:經濟、科技及社會發展對環境有嚴重不良影響或有危害之虞者,應環境保護優先。

「環境優先」寫在基本法裡,多麼棒的宣示,台灣應該是超級環保的國家啊!但可惜的是,這些條文並沒有被落實,否則台灣的環境問題不會這麼嚴重。另一個可能的問題是:把「環境」和「經濟」對立的立法思維,會不會就是錯誤的?

找尋明天的答案——創造型的運動

簡單地說:同樣是飲食,可以選擇不傷害地球的飲食方式,而不是為了保護環境,大家就一定要餓肚子,我們不是在環境和經濟的兩個端點做選擇,而是找尋一個友善的經濟體系,改造當前走向自我毀滅的人類文明。《找尋明天的答案》從「飲食、能源、經濟、民主、教育」這五個環環相扣的面向,引介全球各地令人振奮的真實案例,證明人類可以把創造力拿來造福人類,也照顧這個星球。

例如:生態農業足夠養活全世界人口,採取多樣化耕種的小塊耕地,單位生產力比單一大規模耕種來得更高。在法國,使用樸門農藝的一千平方公尺(相當於台灣的一分地)土地上,一年可以創造出五萬六千歐元(約是台幣一百九十萬元)的收入。這顯示,只要能夠改變農業型態,建立利於生態農業的法規制度,就可能在餵養更多人口的同時,使生態系統重生。

德國投資銀行二○一一年發表一項研究顯示:為了減少建築耗能,德國從二○○八年推出的建築翻修計畫耗資了四十七億,但為國庫帶來八十八億的盈利。另一方面,由於幾十萬的工作機會被創造出來,政府也省下了四十億的失業救濟金與社會安全支出……總體收益因此要比投資數目多達三倍。

舊金山的目標是在二○二○年之前達到百分之百的回收垃圾,或是製成堆肥。在二○一四年,整個大舊金山區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其中包括了家戶垃圾、公共工程與企業的廢棄物,而且相較於垃圾掩埋和焚燒,回收和堆肥活動能創造出十倍之多的工作機會。這就是目前台灣垃圾危機的解方,廚餘回收,好好分類,短期可以減少焚化量,最終可以達成零廢棄。

在法國,一間製造信封的企業,原本虧損累累,把有毒物質埋入地下,內部問題重重,後來卻透過循環經濟的模式,打造不再排放汙染的水和空氣的製程,讓新植的樹木大於木材的消耗,建立了既能舒服工作也對生物好的生產環境,很值得台灣正在尋求轉型的工業參考。

答案是:我們不反對經濟,人類可以創造出新的經濟模式,創造有尊嚴的就業機會,打破犧牲環境成就短命經濟的宿命。關鍵在於有沒有決心開始改變!

打破金權政治,從地方開始

當前人類的發展困境多數來自政治決策,想要促成改變也是。政治決策會決定補貼化石燃料,還是再生能源;工業化的農業或生態農業;不斷開路滿足汽車無限成長,或是投資大眾運輸;決定了考試繼續領導教學,或教育改革;呼吸髒空氣還是好空氣……。

正是因為這樣,環保運動也不斷鼓吹關心政治和參政的重要。二○一六年初我和一群傻子參與了國會改選,做為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想要進入國會,從源頭直接去面對這個問題。但最後只拿到百分之二.五三,三十萬八千張政黨票,未能跨過百分之五的門檻,無法進入國會。原因除了自己的條件和努力不夠之外,根本的原因在於選舉制度的不公平,從不分區立委的得票門檻,到高額的選舉保證金,競選期間超高的宣傳費用和人事支出,都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參與的野蠻金錢遊戲。在這個惡質體系中得以握有權力的人,一旦當選,通常制定出來的政策就會向財團傾斜,這就是今天困擾全世界多數民主國家的問題。

人民好不容流血流汗爭取來的民主,卻被財團偷走了。書裡呈現的研究報告顯示:失竊的民主——導致所有的西方國家中,民眾最不信任的組織都是政黨。然而,取得政治權力又是如此艱難的挑戰,如果沒有足夠的社會壓力,站在既得利益的政黨,不會輕易改變對他們有利的選舉制度。

在此之前,我們該怎麼辦呢?

本書中印度賤民市長伊朗哥帶來的民主經驗,值得台灣學習,這是一個從地方層級開始改變,形成典範,再擴及其他城市的作法。或許,台灣的社會力還不足以支撐一個真正進步的全國性政黨,並取得國會席次,但從地方選舉扎根是最可能的出路,議員選舉是多席次的選區制,鄉、鎮長的選區範圍小,只要有夠好的候選人,夠勤勞努力,不斷以理念爭取選民支持,也會有機會當選;長期而言,這也才能推動扎實的社會改變。

您覺得自己有力量嗎?在從事環保運動二十年之後,這是我認為能否解決環境問題的核心。

全球氣候變遷等課題是如此的巨大,一個渺小的個人如何能扭轉這世界?專業的環境破壞者,政府和財團力量如此龐大,人民如何與之抗衡?

本書中的潘和瑪麗,在「不可思議的食物」——推動都市植栽從景觀轉向食用作物,他們說:「當人們在自家後院或路邊種菜,而且這個行動感染了所有社區的人,人們就會組織起來、分享所有,信心也會隨之恢復。這些人會重新相信自己,感覺他們有能力做任何事。」

你看,就只是開始種菜,最後他們翻轉了整個城市的植栽政策,人們開始在都市裡生產蔬果,也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另外,我們從底特律汽車製造業崩盤後,市民自行發展出的都市農業運動;或是為了對付計畫性報廢(obsolescence programmée)的自造者(Makers)運動,都展現了社會運動的多元化。

台灣在第三次政黨輪替後,正面臨能源、產業與社會各種轉型工程,人民是否能夠開展有創造力的行動,主動參與公共事務,尤為重要。不要再等待別人為我們做事了,讓我們一起想想,在生活中怎麼做是對人和地球都好的事,也許就可以找出行動的方法,重點是要吆喝一群人一起來做。

相信小民行動也能帶來改變,不斷地堅持下去

我曾經熱情地投入藝術創作,「創造力」正是檢視藝術家很重要的指標。今日,也成為科技不斷快速翻新的源頭。但是,從事環保運動以來,我深刻地反省「創造力」這件事,因為,當代絕大部分的創造力,是為了服務資本家而創造出更多不必要的新產品,無所不在的廣告創意,更是以高明的視覺、聽覺心理推波助瀾、打動人心,這些都是為了刺激消費者購買新東西——不一定需要的新東西。

我的夢想是:有愈來愈多的人們和企業,把創造力轉移到對地球、人類真正有益的方向,如此一來,大規模的改變就是可能的。

創造力的轉移,有行動力的人民,涉及到教育體系的改造。芬蘭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書中提到的兩點特別打動我。他們把「學生」放在教育體系的中心而非「知識」;選任適格教師的標準是基於對教學和陪伴孩童成長的興趣,而非基於對教學科目的熱情……

台灣的教育還停留在升學競爭,我們沒有把學生放在中心,因而褻瀆了知識。學生沒有機會在教育體系中尋找自我,只能自我摸索,白白浪費了最富創造力的青春時刻。尤其看到大專院校拼命灌輸學生如何成為「企業家的好員工」,更令人毛骨悚然。

幸而,台灣民間的力量,在解嚴之後的三十年間大量地爆發,許多人們擺脫了體制的束縛,追求另類的生產和生活模式,隱隱帶領著一股新風潮。但可惜的是,握有大量資源的企業,通常是為了迎合國際先進的規範才願意著手改變,台灣落伍的法制,讓他們即使不負責任,一樣可以賺大錢。

希望《找尋明天的答案》這本書可以打動許多想要改變的企業,下定決心動手做,給自己和下一代一個機會。

至於政府,就讓我們開始學習當國家的主人,用各種方法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吧!

相關書摘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找尋明天的答案:飲食X能源X經濟X民主X教育,解決人類未來生存危機的全球踏查之旅》,臉譜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西席爾・迪昂(Cyril Dion)
譯者:林詠心

  • 2016/11/25上映電影《明日進行曲》原著作品
  • 榮獲法國奧斯卡「凱薩獎」最佳紀錄片肯定
  • 席捲法國超過百萬人次觀影狂潮 在世界超過三十個國家上映

作者走遍十個國家,拜訪將近五十位科學家、社運人士、企業家、政治家,透過走入別人的生命,他們探問五大關鍵議題──飲食、能源、經濟、民主、教育,也看見世界各地公民行動的成果:

  • 生產與獲利超越大規模農作的樸門農業
  • 以碳中和為目標的都市規劃
  • 讓地方安然度過全球金融危機的地方貨幣
  • 由全民制定的冰島憲法
  • 打破階級制度的平等社區
  • 以「學生」而非「知識」為中心的教育體制……

本書集結了許多充滿理想與熱情的實踐家,行文方式主要以一問一答進行。它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我們經常會覺得個人的力量很小,根本無法改變社會,即便我們都清楚的意識到不應讓許多問題持續惡化下去。然而,本書就要告訴我們,公民其實是很有力量的,不要以為自己只是一個渺小的個體。當我們願意捨我其誰地起身做點什麼改變時,自然能吸引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來與我們合作。

臉譜1月_找尋明天的答案-立體書書腰(1223)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