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問大部分的人「你認為幸福的人生應該是長什麼樣的?」,得到的答案應該不外乎是「得到一筆巨大的財富」、「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和深愛的意中人結婚」、「不斷的晉升到公司的高層」,多半是生命中一些發生頻率極低、但卻會讓人極度興奮的事情。我們幾乎可以這樣說:現在的生活每個人終日忙忙碌碌,幾乎就是為了這些事物努力著。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家都在為自身的「幸福」努力著。

但是,我們真的知道要怎麼做才能比較幸福嗎?也許,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可以給我們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幸福來自持續的小確幸

生命中一些發生頻率極低但卻會讓人極度興奮的事情,應該是十分幸福的。但是很弔詭的,心理學的研究卻顯示剛剛好相反的結果──雖然這些事件本身能讓人感到幸福,但是長遠看來,他們的影響之輕會讓人感到意外。

哈佛心理學家Daniel Gilbert在《Stumbling on Happiness》中提到,其實大部分的人對哪些事情能讓他們更幸福,以及這樣的幸福可以持續多長的時間,經常估計錯誤。他們既高估了美好的經歷對愉悅的影響,也高估了慘痛的經歷對自身的打擊。無論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實際經驗,或是研究的結果都表明:是否贏得大選、找到伴侶、獲得升遷或是通過考試,對幸福的影響,都沒有人們想像中的大。

研究顯示,即便是經歷過生命中的重大喜事,像是中了巨額的彩卷,數個月之後幸福感便幾乎回歸正常;而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像是因意外而身體遭受重大傷害,不幸的感覺也很少超過一年。這乃是因為我們天生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 (有興趣的人可參考 adaptation-level theory)。

換句話說,我們以為最能影響我們生活的是一兩件大事,但幸福比較像是許許多多小確幸疊加的總和。一個每天經歷幾個小確幸的人,很可能比一段時間只遇到一件大喜事的人幸福。

同樣的,被暱稱為幸福博士的心理學家Edward F. Diener提出了以下的觀點:比起感受到正向感覺的強度,幸福感與感受到正向感覺的頻率更加息息相關。

所以,時常小小的犒賞一下自己或身邊的人,追求一下所謂的小確幸,雖然是小事,卻可以讓生活更充滿幸福感。

幸福來自體驗,而不是擁有

假設今天你是個喜歡品酒的高雅人士,但是只有固定的預算,需要從以下的兩個選項中擇一:是買一個儲存酒的酒櫃,讓買來的酒可以保存在適當的溫度下呢?還是在週末去附近的酒莊參加一趟品酒之旅呢?

當然,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不過傳統上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常常會認為購買一個實體的物品,永遠都用得到,不會消失。但是如果把錢花在體驗上,消費一次之後就沒有了。從這個角度看來,實體的物品還是比較值得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很遺憾,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剛剛好是相反的。當我們買了一組新沙發,一台新車時,那煥然一新的沙發,舒服的質感,會讓我們感覺到幸;新車的油門踩下去,那種引擎聲,讓我們覺得十分爽快。但是時間一長,這些物質性的東西,很容易就從我們的注意力中消退,變得不再吸引人。但是體驗卻剛好相反,一段特殊的經歷可以在心中停留很久。當我們讓人去評量他們過去一段時間所購買的實體物品以及在體驗上面的花費時,平均來說人們對美好體驗的滿意程度,都大於所購買的實體物品。

更神奇的是,體驗不只在我們的心中可以停留很久,它甚至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加美好。我們似乎會不自覺的加強體驗中那些美好的部分,忽略掉那些糟糕的地方,每當跟親朋好友分享時,又都會讓我們更珍惜這樣的回憶。想像今天你經歷過一場「地獄般的露營」,整天下著雨,周圍的小孩又十分吵鬧,整天都糟糕透了。但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一邊談笑,一邊描述整個過程,它很可能就變成「熱鬧而奇妙的地獄般露營」了。

另外一方面,體驗也比較可以逃脫「比較的詛咒」。今天假設你買了一台新電腦,十分的開心,結果後來發現朋友差不多時間也買了一台差不多型號的,而且還買的比較便宜,這樣的比較會讓原本擁有新電腦的幸福感瞬間消失,因為在比較中處於劣勢的那一方會特別令人感到不舒服。

但是體驗卻很難拿來比較,你不會把你今年夏天在夏威夷度假的假期,去跟你朋友最近去夏威夷遊玩的經歷拿來做比較,每一個體驗就某種意義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真正的幸福感,較多來自生活的體驗,尤其是獨一無二的體驗,而不是物質上的擁有。

「沒有小確幸的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罷了。」

──村上春樹

心理學對於幸福的研究,已經累積了相當豐富的實驗與文獻了。這裏所提出的兩個觀點,都跟我們一般的認知有所差距,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如何通往幸福的道路,讓日子過得更愜意而滿足。

本文經翰林小書僮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