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不知道哪位1月8日出生的嬰兒也對天文學感興趣?

RTX1YYFRPhoto Credit: Toby Melville / Reuters / 達志影像

相信,此刻全球不少人都在談論「3月14日」相關的人和事,有人記起這天是「圓周率日」,也有人提及是愛因斯坦的生忌,不過,更多人關注的,是理論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剛剛逝世;霍金不但小時候被同學稱作「愛因斯坦」,在人生走到最後的時刻,他跟愛因斯坦一樣,終年76歲。

有時候,發生不同事情的日子所有巧合,會惹來人們天馬行空的想像,一些人對此感到無聊,但亦有一些人感到充滿趣味。大概,霍金也會感覺有趣,他曾對自己出生在「1月8日」,說過一些感想:

「我生於1942年1月8日,是伽利略逝世後整整三百年。不過,我估計過大約有二十萬名嬰兒在這天出生,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人也對天文學產生興趣。」

霍金出生在家境並不富裕的家庭,本來曾祖父算是富有的農民,可惜在農業大蕭條時期破產,祖父亦自身難保破產,到了他父親法蘭克(Frank Hawking)自然要面對家道中落。

不過,這樣的家境還是能夠讓霍金感到快樂,他在自傳《我的人生簡史》(My Brief History)中,除了提到兩位妹妹,更多次提及在知識分子家庭的成長。事實上,霍金活在在戰後的英國,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算是相當不俗,父親跟母親同樣在牛津大學畢業,父親就讀醫學期間屢獲獎金與肯定,後來從事「熱帶醫藥研究」,母親則當上秘書。

為甚麼霍金小時候最愛「電動火車」

RTX29N6MPhoto Credit: Reuters/Lucas Jackson/達志影像

童年時期,霍金最著迷的玩具是火車,正確一點來說是喜歡「電動火車」,他回想道:

「我想這些(自製)遊戲,以及模型火車、船隻和飛機等,都是來自我內心想了解系統是如何運作與控制的渴望。自從開始念博士後,研究宇宙學讓我滿足。若是能夠理解宇宙運作之道,多少有種掌握一切的感覺。」

大概,在「旁觀」不停在運動的模型,那種抽離的感覺,隱約觸碰到對「存有原理」的強烈好奇,一如許多思想家、科學家渴求掌握「大局」的洞察力,猶如站在更高的層級,俯瞰萬事萬物。

正是他自小有這樣的偏好,甚至忍不住瞞著父母,花光自己節日紅包錢買了一盒電動火車,只可惜那列火車問題多多,當時流行「貨物出門,恕不退換」,無奈只能接受。霍金對這些兒時經歷非常深刻,他對於熱愛的事情,從沒有忘記過,而且,由小到大對甚麼事情擅長,對甚麼事情並不擅長,他從沒有自欺。

霍金:「有兩個朋友打賭一袋糖果,說我這輩子肯定成不了大事」

RTX29N6CPhoto Credit: Lucas Jackson / Reuters / 達志影像

霍金在英國聖奧爾本斯鎮生活,到了中學階段,自然也不可能避免接受充滿「階級化」的教育制度,學校甚至會把學生劃分為A、B、C三段,學生一旦遭遇降級,不少會感到很大打擊,影響深遠;霍金那時考試排名時高時低,險些被編到B段:

「我的成績從來沒有排行在班上前半段(我們班的同學都很聰明)。我的作業亂七八糟,字跡讓老師們一個頭兩個大。不過,同學封我『愛因斯坦』的綽號,我猜他們看出我的優點。十二歲時,有兩個朋友打賭一袋糖果,說我這輩子肯定成不了大事。我不清楚這份賭約是否已了結,如果是的話,究竟是哪方贏了呢?」

從這樣的回顧可見,霍金自小不但相當清楚所熱愛的事情是甚麼,內心對自己亦相當自信,說到底,他並不認為成績能反映他的才能,亦毫不在意父親希望他轉到素質更好的「威斯敏斯特學校」(Westminster School)。

一來,霍金認為喜歡研習物理跟學校出身無關,去哪裏都是一樣,意味只要有足夠真才實學,是否名校出身無關痛癢;二來,他長大後明白,聰明的父親之所以欲安排轉校,是希望他在新校院能夠培養更好的社交,由於父親欠缺社交技巧和人脈,在工作單位被能力較差的人超過,心生自卑感,似乎這樣做能讓霍金避免這樣的命運。雖然霍金當時沒有說出口,但他並不感覺自己社交有何問題。

確實,他留在聖奧爾本斯學校結識了幾位很要好的朋友,從遙控模型、宗教、心理學、物理學,亦宇宙起源、創造論、物理運行等話題無所不談。

父親的影響,絕對是霍金踏上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

無論如何,即使霍金對轉校的決定不以為然,卻感激父親常帶他到實驗室接觸顯微鏡,同時觸發了他對科學與數學的興趣,此外,父親知道他對生物學的興趣缺缺,沒有強迫他鑽研下去,反過來要他多學些數學、化學(認為不能只懂數學,這樣頂多只能做教師)。

亦由於這樣的一段少年歲月,父親法蘭克開放了霍金的心,理順了該走的路,他很清楚自己喜愛和擅長的是甚麼,除了一些朋友意氣嘲諷之外,家人扶助了他的長成:

「雖然如今我是一名數學教授,但是自從十七歲離開聖奧爾斯本學校之後,我從沒有受過正規的數學教育,全靠自己邊學邊用而來。⋯⋯在校時,物理總是最無聊的科目,因為太簡單明顯了。相較而言,化學有趣多了,因為像爆炸等意外總是不斷發生。不過,物理和天文學可望讓我們了解人類從何而來又為何在此,我渴望參透宇宙的奧秘。或許,現在的我獲得一點成功,但我想知道的仍是永無止境。」

這就是霍金的童年成長,生在充滿讀書氣息的家庭,得益父親的培育和善誘,沒走多少枉冤路,已漸漸踏上科學研究之旅。最後,他提早考進了牛津大學,發揮了數學天賦、融和昔日化學實驗的經驗,藉此步步深究物理世界,他對物理學再不像中學時期感到沉悶,更開闢了一片天。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