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起源》一書圍繞著西方哲學,或甚至說其「宗教」最重視的兩個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將要去哪裡?並將科學論證的達爾文進化論體系與西方宗教學中的創世說放在兩的對立面,以細緻的手法鋪陳和比較兩邊的主張,在現有的科學基礎上大膽預測,是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籍。

每每在遇到朋友與我討論到「何謂哲學」?的時候,其實我自己是很心虛的,因為我研究的是所謂「印度哲學」或「南方哲學」。而這個哲學系統所關注的問題本質上與西方哲學也截然不同,所以有時候我也會懷疑「我學的真的是哲學嗎?」

舉例來說,這兩個問題在印度哲學裡面其實根本不是問題,主要有幾個原因如下:

一、世界觀的差異:線型與循環

本書中一再提到「第一因」、「T(大爆炸最初始狀況)=0 or >0」的相關辯證,甚至以引證某位物理學教授(書中角色)的方式露骨地說:

在我的教室裡,T>0,如果想問在哪裡T=0,請洽宗教系。

尋找出第一因,似乎可說是西方哲學的共通思想基礎──只不過宗教學者們將其歸為上帝,而科學者們仍在透過驗證尋找答案。

關鍵的原因,在於西方世界觀的根本:世界、時間、人生的一切,都是線性的。有一個開始、終究有一個結束。對前者提出「從哪裡來?」的問題,對後者提出「將要去哪裡?」的疑問。

而在這一點上,印度各家哲學有志一同的認為生命是不停在流轉的:不論代表正統印度哲學的吠陀思想,或是反對派的沙門主義(BTW,我研究的佛學其實就是屬於反對派),兩系的共通價值就是肯定生命的巡攣,用白話來說叫做「輪迴」。

在印度的世界觀裡,生命是「無始」的:每一個生命都不停地生死循環,這就是所謂的「轉世」,整個過程就是上面所說的「輪迴」。

換句話說,印度哲學的世界觀中,輪迴是循環式的,自然也就沒有初始與終點,更沒有「從哪裡來」和「到哪裡去」的問題可言。

二、我的價值是什麼?

假如印度哲學在早個幾世紀與西方哲學相遇,並達成科學革命後的衝撞效果,那前者或許會對西方宗教、哲學在當時造成同樣程度的衝擊:

如果人類不是由生命神創造的,那人的意義何在?

先退一步來說:這本書其實讓我想到另一本前陣子讀過的好書《人類大歷史》,裡面都不約而同地談到宗教對人的影響,此書用更直白地方式描述宗教的起源。相對於大家熟悉的:「太初之始,神創造了人。」而本書則反諷到:「太初之始,人創造了宗教。」

更進一步地,在《人類大歷史》一書中,強調一神宗教的主要表現:透過單一神祇的信仰與崇拜,強調「人」的價值所在,主張人優於其他物種、作為世界主宰之因;因為人類是神特別祝福的、創造的或任何的主張,不過是要為人賦予某種更高的價值罷了。

那,印度哲學怎麼看待人的價值呢?

濕婆的化身奎師那,又名黑天或克里希那

AngMoKio

如前所說,印度哲學主要分成吠陀主義與沙門主義,而這兩者的最大公約數(或許可以說印度哲學的大公約數)就是「輪迴本身充滿了痛苦,我們必須擺脫這個痛苦、到達涅槃。」

而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吠陀主義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基本上可以說是為了宗教而服務的哲學,因此他們對於「從輪迴到涅槃」的這個過程,傾向於將其詮釋為透過事奉神而回歸神性的過程,典型範例是在《薄伽梵歌》所代表的古典婆羅門教思想中,開張名義地說:「皈依黑天(梵我合一),是人生最究竟的完美。」

後者的沙門主義,本質上就是為了反對吠陀主義的權威性而誕生,因此他們自然不會相信吠陀主張那套「與神合一」的論調。而吠陀主義中,最有代表性的兩系思想即是佛學與耆那教,而兩者都有幾個共同價值,以致被許多學者稱為「姐妹教」:「所有的生物都受到業力的影響、都不停地轉世,終極上必須得到解脫。」而且最重要的:「否定創世神的存在」。

可見,沙門主義的共通特色,就是單純追求終結痛苦的輪迴。

但,終結之後剩什麼?

佛學在這方面表現出很明確的態度:「不討論」,在《雜阿含經》中記載,對於比丘們思考「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的問題,佛的反應是:「汝等莫作如是論議。所以者何?如此論者,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

講白就是:「討論這沒用的東西幹嘛?」

那什麼才是有用的呢?

「汝等比丘應如是論議:『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討論如何讓輪迴終結(四聖諦),僅此而已。

我在講學的時候,每次講到這段都會刻意停下來,看看台下同學們的反應。往往看到大部份的人都無法接受:「沒了?」、「解脫之後就沒了?」、「人生沒有意義,只是為了離開痛苦?」

我想,正是這股力量讓宗教能夠一直與科學宣戰,強調科學之無情與宗教所富有的深刻意涵。這時我都會想到尼采所說的一句話:「上帝已死」。

是啊,上帝已死、偉大的意義賦予者已經不復存在了。那我們要怎麼辦?

印度哲學的發展史上有了一系轉折,恰好與現代許多知名學者在討論這個科學強勢而宗教越來越頹敗時的發展,有莫名的巧合,這會在下一篇文章談到。

  • 以追求平靜的快樂(Shanti)作為最高價值的印度哲學認為,專注力的訓練是一切快樂的基礎。如果想要對印度哲學有更多認識,歡迎關注熊仁謙的臉書專頁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