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電腦時說「加載」和「卸載」對不對?《詐騙之王 razbliuto》裡的身份證「工作單位」用法有什麼問題?「侮辱」和「汙辱」分別該在什麼場合用?日本的「Sky Tree」為何翻譯成「晴空塔」?「太空人」和「宇航員」又有什麼不同?
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加載與卸載
筆者其實是個業餘的航空迷,今天碰巧在有參加的飛行模擬群組裡,看到有人問他「加載」的時候遇到了什麼什麼問題,就來聊聊這個「加載」吧。
電腦程式在執行時,會遇到需要從儲存空間(通常是硬碟)當中取出資料備用的狀況。這個動作英文叫loading,中文的話兩岸翻譯的方式不同。
在臺灣,對於和電腦有關的字,通常我們會以臺灣微軟公司的作法為準。不幸的是,微軟的語言入口網站已經於去年6月停止支援繁體中文,現在幾乎只能用微軟以前產品的用法,甚至是譯者的記憶來瞭解這個權威來源到底是怎麼翻譯各種外文電腦術語的。
在臺灣,loading的翻譯是「載入」。這可以在很多很多的電腦軟體、尤其是遊戲類的軟體當中找到。在少數狀況下,我們可能會把已經load好、或是load到一半的東西又取消掉。筆者曾經在近20年前的遊戲《戰地風雲2》裡看過這個動作的中文翻譯,是「卸載資源(unloading resources)」。
而在海峽另一邊的中國,他們的用法就很不一樣了。「loading」他們叫「加載」,但「卸載」卻是「uninstall」,也就是我們的「解除安裝」。軟體的安裝和軟體從硬碟當中取出資料當然是完全不一樣的兩件事,但他們卻用了兩個看起來像是成對的詞。
印象裡,中國那邊也使用「安裝」來稱呼「install」,甚至早年筆者也看過有人稱「uninstall」為「反安裝」。以中國用語「直接、簡化」的大原則來看,這個加載與卸載卻沒什麼關係的案例真的可以算得上是特例了。
在臺灣,「載入」被「加載」影響的狀況似乎不太明顯,可能是因為有機會寫這個詞的人大半都是有專業的遊戲譯者吧。但「解除安裝」被寫成「卸載」的狀況就比較多,除了用在軟體使用指南上之外,也可能是一般閒聊時為了縮短打字的字數所致。
電腦科技進入兩岸三地的時間和情境都不一樣。這當然就造成我們對很多和電腦有關的詞都會有兩岸用法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其實真的講起來沒什麼,就是一邊這樣翻譯、另一邊那樣翻,往往也不見得有什麼道理可言。但是筆者還是會努力以自身的經驗,分享一下這方面的中國用語及其入侵狀況。如果篇幅不足,可能會多收集幾個相關的詞語集結成一篇。
電腦相關的術語大多都屬於乙類中國用語,「載入/加載」和「解除安裝/卸載」也屬於此類。
2024年2月27日 星期二|工作場所
說起這兩天(和身為譯者的筆者有關的)最紅話題,或許要數動畫《詐騙之王 razbliuto》的預告片裡出現中華民國身分證這件事了吧。在不到一秒的畫面中,除了有女主角的身分證正面之外,還有住址、工作場所等資訊。
這個畫面上的寫法大多都很正確,甚至女主角在臺灣用的假名拼音都是臺灣的通用拼音而不是中國的漢語拼音(雖然筆者是覺得臺灣人應該會比較常用威妥瑪)。
但還是有幾個小錯誤。除了身分證字號的欄位寫的是「統一證號」(筆者的上面是寫「統一編號」)之外,身分證外面的個人資料裡,不知道為什麼有這麼一個欄位:
工作單位名;
樂笑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稱及地址;
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
除了「工作單位名稱及地址」不知為何被拆成兩行、後面放了分號、還欄位名稱和內容混合之外,今天我們還要來聊聊這個「單位」。
在臺灣,「單位」做這方面的意思解讀時,通常指的是一個組織底下的部門。比方說請想像一下這樣的對話:
「你在哪個單位?」
「我是人事處的啦!」
顯然我們習慣的用法裡頭,「單位」通常不是一個獨立的組織,而是組織底下專門負責某種工作的部門。可是在中國呢?
「單位」在中國是一個有明確定義的的詞。其全名是「工作單位」,指的是「人工作的組織機構的統稱」(讀者可以去中文維基百科搜尋「單位(社會組織)」)。單位分為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
機關單位就是政府的部門、企業單位就是民間企業,而事業單位又是一個中國官方特別定義的東西,是政府為了特定目的而成立的第三方組織,我們應該就把它當作類似國家主持或出資舉辦的法人或協會就可以了。
所以,在中國用語裡,「單位」是一個完整的組織沒有錯,並且其定位上或多或少也都有一點「是國家的一部分」的意思在。
臺灣除了沒有前述特別定義成專有名詞的「單位」之外,各領域的私有化都比較發達,很早就有國營企業(而非單純政府部門)、這些國營企業的民營化也相對較早。因此我們不會把整個國家當一個「組織」,然後把國內的各種團體、組織都當作屬於這個國家的「部門」。
這點也體現在我們不會像對岸一樣把有官股或公家涉入的組織稱作「體制內」一樣(這個我們可以改天再聊)。
我們在這裡,可能會寫作「工作場所名稱及地址」或是單純「就職地」(就像日文會講「就職先」一樣。順帶一提,臺灣人可能會習慣先寫地址再寫公司名稱,但要求日本的動畫公司做到這麼細就真的有點過份了)。
由於「單位」是一個中共政權明確定義的專有名詞,因此「單位」屬於甲類中國用語。其實筆者原本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只是有點和我們用法不一樣」的小地方,居然是中共明確定義在案的一個專有概念。這部份要特別感謝因工作常常往返於日本和中國之間的友人M提供資料。
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對方的觀點
今天被Facebook推了東森轉載中國來臺YouTuber廖小花的影片,廖小姐是來臺灣念大學的中國人士,她似乎很喜歡臺灣,有許多影片都在講著臺灣的好。今天筆者看到的這部影片,是她在分享臺灣人說話的方式和她的家鄉有什麼異同。
筆者先注意到的是,她的用法其實非常的臺灣。
光是影片的前段,她就講了「櫃台小姐」這個很臺灣的詞。這個詞若是在中國,他們會講「前台的小姐姐」(一樣,這兩個詞我們找機會再聊)。先前的連載曾有網友在《關鍵評論網》上質疑我「對臺灣不自信(前面講過「不自信」算對面的用法喔)」、「擔心著被侵略,怎麼不去侵略人家」,您看我們這不就成功影響了這位來自中國的年輕人了嗎?
影片的字幕雖然是簡體字,但「公車(公交車)」、「大家可以幫我看看(她自己說這是臺灣人的委婉用法)」卻都是非常道地的臺灣用法,甚至她有一些影片裡面直接就夾了台語(例如「霧颯颯」,雖然臺灣人通常會寫「霧煞煞」,但這已經很有誠意了)。
當然,真正的重點還是在廖小姐的主題上。這系列文章一直在講筆者以自己的經歷所見到的兩岸用語差異,少有機會能接觸到中國出身者所觀察到的臺灣繁中。這部影片只有短短四分多鐘,卻提及了幾個筆者從未有機會注意到的用語差異。
廖小姐認為,臺灣人講話比較不直接,都會比較委婉、給彼此留餘地。這本身不是什麼新說法,但她舉的例子就很有趣了。她說她在學校的櫃台(應該是系辦吧),發現臺灣的這種櫃台人員會這樣說話:
我這邊是辦理家庭總務(隨便講的)的,不好意思,可能要麻煩您幫我問問看左邊第三排的第二張桌子喔。
她影片的效果上面說這是「誇張效果版」,但其實在臺灣真的有櫃台類的服務人員會這樣子講話。關鍵特徵主要出現在「麻煩您幫我問問看」這段。
「麻煩某人做某事」這個用法並不是我們臺灣發明的,但是我們似乎真的比較常用。如果我們想像一下台語的對話,是不是會覺得口語上比較常聽到「擱麻煩你(再麻煩你)」而不是「請你這樣這樣做」?至少筆者的印象中,後者好像只有在車站的台語廣播會聽到,而那本身就是比較不口語、比較正式的用法了。
中國那邊,他們一定有基本的「請、謝謝、對不起」,但使用頻率和我們有落差,把「請你做某件事」說成「麻煩你做某件事」就更少了(雖然我相信臺灣人和他們這樣講,他們還是聽得懂)。
雖然「請」本身就已經是有禮貌的講法了,但「麻煩」這個詞的字面本身就有「勞動到對方了」的意思(這樣的意思更濃、但現代用起來太文言的版本就是「勞駕」),因此可以說是姿態放得更低的改變。
在請別人做某件「不算是直接幫助自己」的事情時,講「幫我這樣做」是很後來的用法,連筆者小時候都沒有印象聽過。不知道是因為筆者長大之後才比較有機會接觸到客服人員,還是小時候當時真的還沒有,只記得2010年代才開始聽到「請幫我把數據機關掉重開」、「請幫我去那邊填寫什麼什麼表單」之類的用法。
筆者沒有把YouTuber常見的「幫我訂閱按讚開啟小鈴鐺」算進去,是因為那姑且還可以算是在「幫助」身為YouTuber的自己(衝高人氣)。把「這樣做」說成「幫我這樣做」,可以減緩語氣,算是一種委婉。
最後,請對方去詢問某個櫃台或某個其他方面的負責人叫「問問看」,這也是廖小姐所稱的「台式委婉」吧。直接的講法就是「去找某個人或某個櫃台」,相信在中國那邊他們也是這樣講。說成去「問」本身就是一種委婉,暗指雖然這件事歸那個部門管,但具體是怎麼樣我也不知道(畢竟是不同部門的事,我怎麼會知道那麼多呢)。
再到「問問看」語氣就更輕了,從原本的「找某個櫃台做某件事」(去到某個地點,確實完成某件事),到這裡變成去「問問看」,意思變成像是去到這個地點,然後去詢問接下來該怎麼做,剩下的由對方那個部門的人指導。
這樣一來,就不會有現在這個部門信心滿滿地說「這裡以後的事情就是歸下一個部門管」,然後下一個部門卻說「不對啊到這裡為止上一個部分應該先做好啊」這種互踢皮球的風險,因為一切都是「問問看」,上一個部門沒有很篤定這邊以後的都歸下一個部門管,下一個部門也就不用承受上一個部門百分百自信所帶來的壓力。這就是廖小姐所說的「留餘地」吧。
總結一下,「麻煩您幫我問問看」可以拆成三個部分,都是臺灣特有的用法,並且變化的程度相當微妙,有些可能有台語的影響,而且這三個應該幾乎都有放低姿態、將語氣變得柔和的委婉成份。
這些詞本身並不是中國不使用,而是使用的場合和頻率不同,因此筆者會認為兼具丁類與戊類中國用語的特徵。
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侮辱、污染與汙染
今天看到了這則新聞:新竹到松山機場預算1600!網見需求轟:真的汙辱人。
沒錯,今天我們來聊聊「侮辱」和「汙辱」,以及到底寫污和汙哪個才對。
「侮辱」是一個我國法律上實際有在使用的詞。刑法第309條第1款規定:「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同法第140條侮辱公務員罪和侮辱公署罪(已刪除):「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當場侮辱或對於其依法執行之職務公然侮辱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對於公署公然侮辱者,亦同。」
「污辱」呢?其實也有。刑法第118條「意圖侮辱外國,而公然損壞、除去或污辱外國之國旗、國章者……」、第247條「損壞、遺棄、污辱或盜取屍體者……」、第249條「發掘墳墓而損壞、遺棄、污辱或盜取屍體者……」
我們可以特別注意同時使用「侮辱」和「污辱」的第118條。顯然兩者的意思是不一樣的。「侮辱」是指冒犯、羞辱,而「污辱」則特別指將一個物品污損,使其變成難以見人的樣貌。以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用法來看,其實應該比較接近「侮辱」的意思。
但是在中國,他們卻幾乎一律都是講「污辱」,而且「辱」的發音還和我們不一樣。在臺灣,即使是形音義上不知為何已經很「和對岸接軌」的教育部國語辭典,也認為「辱」要念四聲,只有在這個字本身的「又音(其他發音)」當中有三聲的讀法;其他用到「辱」這個字的詞語,發音絕大多數也都是四聲。
可是在對岸,他們卻幾乎都是念三聲。這點可以從一個常見的詞裡看出來。
沒錯,就是「辱華」。這個詞指的是有人說或做了某個對中共政權不利的言行。中共政權如此濫用這個概念來打壓任何不利於自己的言論或行動,以致於「辱華」在網路上被貶稱為「乳滑」。
但是「乳」只能念三聲,不可能念四聲,所以「乳華」這個貶稱,本身就是建立在「辱華」的辱念三聲的前提上,而「辱華」的發音又是建立在「侮辱」或「污辱」之上。兩岸基本上都習慣將「侮辱」念作「ㄨˇㄖㄨˋ」,將「污辱」念作「ㄨ ㄖㄨˇ」,於是我們就可以從「乳華」追蹤到「辱」怎麼念,再一路追蹤到中國那邊習慣寫的是「污辱」而不是「侮辱」。
至於「污」和「汙」呢?這兩個字原則上是通同字,但我們和中國誰比較偏好寫哪個,還是有一點差異的。筆者從90年代長大到2013年大學畢業,看到的幾乎都是「污」,近年來才比較偏向「汙」的用法。
說到這邊我們先小結一下:臺灣「作我們一般這樣用」,正確的用法應該是「侮辱」(污辱是別的意思,有一點小小的不同),並且「污」和「汙」的使用偏好上,也有些微的兩岸差異。
奇妙的是,今天這則新聞,筆者上面引用的那篇是東森的報導,其又是引用自社群媒體上面的討論,而在報導本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原作者寫的其實是「污辱」,不是東森寫的「汙辱」。
若是參考TVBS對於同一件事的報導,更可以發現其新聞標題(在網址列)原本是如同東森的「汙辱」,後來改成了「侮辱」。
換言之,原本在Facebook上指責這樣的機場接送行程太侮辱人的人,他寫的是臺灣有使用、但意思有微妙不同的「污辱」。然後東森把這個詞改成了選字上更偏向中國用法的「汙辱」,TVBS則先改成「污辱」,後來又改成了臺灣用法嚴格上來說最正確的「侮辱」。
筆者一直都有在觀察臺灣各家媒體使用中國用法的狀況,其中也有一些「我也想不通為什麼這家會用這麼多中國用法」的案例。
比方說,東森的中國用語,相較於其政治立場而言異常地多;與民視、自由時報合稱「三民自」、是獨派媒體代表之一的三立,他的中國用語甚至比一般認為偏藍或偏統的TVBS和聯合報體系還要多。這可能真的要再多多明查暗訪才能得知箇中原因了。
今天我們介紹了兩樣東西,「侮辱」是臺灣用法,「污辱」在臺灣有不太一樣的意思,當作「侮辱」的意思用,是乙類中國用語;「污」與「汙」是通同字,臺灣比較傾向於使用「污」,對岸幾乎統一使用「汙」,屬於丁類中國用語。
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晴空與樹
今天碰巧看到日本的新聞在報導知名日本旅美選手大谷翔平先生,在中國被人搶先註冊商標的問題。
其實中國搶先註冊別人的商標不是第一次,還有一個有一段日子的案例,就是日本東京的「天空樹(Sky Tree)」。
讀者這時一定會想「什麼天空樹?那不是中文圈都叫晴空塔嗎?」沒錯,東京天空樹由東武鐵道管轄,早在好幾年前就公開說明「不論簡體或繁體中文,Sky Tree的中文譯名統一為晴空塔」。這件事也上過新聞,但至於有多少人實際看過內文、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那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當時的新聞報導當中,有提到為什麼東武鐵道公司會作這樣的決定。原來當時和今天的大谷選手一樣,「天空樹」在中國早已被別人註冊走,為了避免在中國推廣這個地標時遇到問題,所以把整個中文區的譯名全都調整成迴避中國法律問題的「晴空塔」。
所以正如同「寶可夢」、「索尼」這類的商標一樣,「晴空塔」也是外商首先為了中國地區的考量,其次再為了統一中文圈的譯名,而對臺灣譯名所做的調整。外商當然有外商的想法,但是對臺灣的譯者、相關廠商(以晴空塔的例子而言是旅行社,以其他大多數的商標而言通常是代理商或臺灣分公司)而言,這樣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就很發人省思了。
商標名稱和電影片名、書名、其他影視作品名一樣,具有行銷上的意義,因此取名的時候往往需要依照當地的市場狀況、風土民情甚至是一些歷史來調整。這也就是為什麼打從幾十年前開始,臺灣、香港和中國對於相同的影視作品,往往都有不同的譯名。
筆者小時候偶然轉台轉到的《灌籃高手》動畫,字幕在片頭曲提到片名時,下面還特別附註「港譯:男兒當入樽」;改名改得惡名昭彰的「寶可夢」,以前在臺灣的譯名是「神奇寶貝(也有少數人從日語直譯作「口袋怪獸」)」、香港則是「寵物小精靈」。
若是都照這股「中文區統一譯名」的歪風,那麼臺灣的《鋼彈》也要改叫「高達」、福斯汽車也要改叫「大眾(前一陣子我們聊過)」,那些為了兩岸三地各種獨特文化而調整的譯名全都沒有了。
當然,一定會有讀者有不一樣的意見。尤其是現在年輕的世代,生長在「海底撈」的撈字直接寫簡體出現在臺灣的時代。有些東西,我們這些生在索尼還叫新力、寶可夢還叫神奇寶貝、晴空塔這個名字還沒定名之前的人覺得很難接受,他們或許會難以想像吧。
其實現在影視之類的作品,兩岸三地的翻譯還是有明顯差異。我們還是會看到各種將原文重新想像過的臺灣片名,或是各種直接選擇留原文的產品名稱(不翻譯也是一種翻譯上的選擇)。但對於某些想要省下麻煩而以同樣的譯名(並且通常最後都是以中國的習慣為主)來強行適用於所有講中文的市場的外商,我們現在能做的還是真的很有限。
或許只有從消費者做起,讓外商明白我們希望不同的市場能有各自符合其法律、文化與習慣的作法,才能真正確保我們能保有這樣的文化吧。
今天我們以「晴空塔」為例,講了外商為了中國市場而要求臺灣也使用針對中國需求而調整的商標、商品譯名的問題。嚴格來說這並不算是政治因素,因此應該算是乙類中國用語吧。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當小兔崽子不再只是小兔崽子
筆者以前曾經養過寵物,一直多多少少都會看相關的新聞,因此手機和Facebook當然也就瞭解到「我對這樣的文章有興趣」。今天它推薦給我這樣的一篇文章:〈動物園大貓展區「驚見黃狗混充非洲獅」!遊客怒喊被騙了 飼育員回應超暖心〉。
這篇報導的主題,是中國的動物員原本展示東北虎與非洲獅,結果非洲獅因故「不克出席」,改由東北虎從小的玩伴大型犬代班的事情。不過筆者注意到的點與這個故事本身沒有太大關係,而是文中的這段話:「原先的非洲獅幼崽因為習性不同的關係被遷到另一個展區,而這隻黃狗就是東北虎幼崽的童年玩伴」。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幼崽」和其他有關幼體動物的詞語。
筆者從小不曾看過這樣的用語,除了小時候一本來自韓國但翻譯是中國翻譯的科普漫畫書籍系列中,才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用法。後來隨著中國用語入侵,這樣的用法也漸漸越來越常見。
今天這篇報導,正是因為引用的是中國的新聞報導、社群媒體與官方發言,所以才會有機會接觸到這個詞,不然的話,筆者大概也只有在小時候、80到90年代翻譯的漫畫中,看過往往是大人稱呼調皮搗蛋的小朋友叫「兔崽子」。
在中國,他們把大部份動物的幼體稱作「幼崽」、生下幼體動物的過程稱作「下崽子」,其他還有小牛稱作「牛犢」(臺灣只有在文言文或少數翻譯名詞中還會使用「犢」這個字)。至於在臺灣,我們偷懶歸偷懶,至少還會留下動物的名稱:大狗生小狗、母雞帶小雞、魚卵孵出小魚(專業上會稱作「稚魚」、養殖業則稱作「魚苗」)。
所以如果用臺灣的寫法把前述的句子重寫一遍,應該會變成:
「原先的小非洲獅因為習性不同……而這隻黃狗就是小東北虎的童年玩伴」。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同樣可以從「(小)兔崽子」這個用法保留到90年代的漫畫這點看出,其實原本的中文應該確實是有這樣的用法的。教育部辭典收錄四個和「崽」有關的詞,分別是「毛崽子」、「猴崽子」、「狼崽子」和前面講過的「兔崽子」。
連同崽子本身,這些都是從「動物的幼體」這個意思衍生出來的詞,也都有典故可循。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在古文或是臺灣的用法(即使是用法已經比較偏向中國的教育部辭典)當中,找到「幼崽」,或是直接在動物名稱後面加上「幼崽」就當做是創造出一個新詞,來表達這種動物的幼體的作法。
因此結論上而言,「崽子」、「下崽(子)」是古代中文就有的用法,現在的臺灣已經很少人在用,所以屬於戊類中國用語;「幼崽」,尤其是很方便地將這個詞加在動物名稱後面來代表其幼體的作法,則是中國那邊後來新發展出來的用法,屬於乙類中國用語。
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太空人
昨天在Facebook的「翻譯與譯者」社團內,有不具名同行詢問了關於「太空人」和「宇航員」兩個詞的問題。這個社團不公開,所以我只能在徵得他的同意之後,轉載他的原文如下:
太空人 vs 宇航員
請問各位前輩
以前我認知「宇航員」是對岸翻譯
但近來隨著未來科技感的電影愈來愈多
宇航員的用法變得更普遍
我甚至已經很少看到「太空人」這個詞
上太空的人的身份變多了
軍人、醫生、農業專家、機械工程師⋯等等
待在太空的時間也變長
例如打造新地球,或是跟外星勢力對抗什麼的
感覺「太空人」好像要穿全身裝備永遠無重力狀態在工作
但「宇航員」可以在太空基地內有重力像在地球上一樣自在活動不過這只是我的感覺
或者其實台灣的翻譯早就有宇航員這個詞是我孤陋寡聞
來向前輩們請教,謝謝
短短一篇文章,就有好多可以討論的地方。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宇航員」的起源。這篇貼文的下面就有來自中國的同行提到「其實正確的詞是航天員」,筆者大為驚訝,因為從小不論是看中國翻譯的東西,還是近年來接觸到從對岸入侵過來的用法,筆者還是第一次聽到「航天員」這個詞。
雖然中國確實稱我們的「航太」產業為「航天」,但「航天員」就沒有那麼常見了(嚴格來說,臺灣的「航太」是航空與太空,中國的「航天」只有太空,所以也不完全是這樣直接對應)。
經過幾秒鐘的Google,才發現原來在中國,「航天」是他們的旅外學者錢學森有明確定義的詞:大氣層以內叫航空、大氣層以外到太陽系以內叫「航天」,超出太陽系的星際飛行才叫作「宇航」。
順帶一提,「導彈(1月20日連載,當時筆者不確定是否是共軍創的詞,現在看來是可以確定了)」和「激光(有空再聊)」這兩個詞也都是他創的。
所以依對岸的定義,現代的太空人都還沒有旅行到太陽系以外(目前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只有5具無人探測器),因此都不能稱作「宇航員」,只能稱作「航天員」。事實上,如果Google一下對岸有關太空人的新聞報導,確實可以看到中共官方媒體使用「航天員」來描述他們的太空人。
但依筆者的經驗、這位中國人士也同意,他們民間確實比較喜歡用「宇航員」,所以現在的狀況就像臺灣「官方改用毫米,民間仍多用公釐」一樣,在中國那邊對於同樣這個詞,也有官方和民間用法的差異。
順帶一提,以前在英文裡,西方國家的太空人叫astronaut,蘇聯的太空人叫cosmonaut。自從中共發展到能自己發展太空計劃並派出自己的太空人以來,英文當中也有人為他們發明了一個詞,叫taikonaut。由中文的「太空」和代表「航行的人」的字尾-naut組成。
但這就很奇怪了,在中國的用語裡面,有「宇宙空間(太空)」、有「宇宙飛船(太空船)」、有「空間站(太空站)」,他們根本就不使用「太空」這個詞。究竟是西洋人誤用臺灣和香港的「太空」來創造出taikonaut這個詞,還是有什麼其他的原因,筆者現在也不得而知。
而說到這些詞語的演變,原本那篇貼文裡提到的「使用宇航員的案例變多了」和「上太空的人的身份變多了。軍人、醫生、農業專家、機械工程師⋯⋯等等」這幾點,也很值得玩味。
使用中國那邊的用法變多,無疑的就是他們的用法入侵的結果(尤其考慮到這用法甚至根本就不是官方用法),這點比較單純,至於「上太空的人角色變多了」這點就需要多加討論一下「太空人」這個詞的來源了。
不論是西方的astronaut、前蘇聯的cosmonaut、中國的宇航員、航天員,還是日文的宇宙飛行士,其實「太空人」這個詞的各個版本,其原本的定義都是限縮在實際負責控制、操縱太空船的人身上。但自從太空梭的時代以來,就有許多「不會開太空梭但被太空梭載去國際太空站工作」的專業人士(通常是科學家),以幾乎是乘客的身份搭乘太空梭或其他太空船上了太空。
依照原始的定義和字面上的意思,這些人其實都不算「太空人」,但我們一般卻還是會這樣稱呼他們。
要回答這位同行其實很簡單,在未來或是現在的科幻作品裡,隨著上太空的人擁有越來越多不同的專業,我們也會越來越必須正視「太空人」或其不同語言版本的原始定義。
我們遲早會必須把「太空人」這個詞還給開太空船的人,並且可能有一天,這個詞會變成「太空船船員」,然後我們會用「太空陸戰隊」來稱呼從太空船抵達太空站或其他星球作戰的軍人。
至於其他的三百六十行,則可能都會以其原始職業的「太空環境版」去取新的名字,例如「無重力外科醫師」、「人工重力系統保養專員」或是「星際農業管理員」等等。
今天我們聊了各種「太空人」的對岸版。「宇航員」雖然並不符合中國學者錢學森的使用範圍,但仍是中共官方定義在案的詞語,和「航天員」一樣屬於甲類中國用語。
另外,考慮到現在全世界使用「太空人」這個詞的範疇都已經超出了原本定義的範圍,或許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就會開始看到這個詞被更多更專業分工的職業名稱漸漸取代了吧。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中國的用語越來越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卻少有人能系統、組織地探討中國用語何時入侵、如何入侵、取代了什麼原有用法,又造成了什麼影響。筆者用一年52週366天的紀錄,逐一告訴你這些中國用語的原委和由來。
看完整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