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心理學家爸爸親身實證的注意力教養法》:你覺得男孩和女孩,誰的注意力比較可能有問題呢?
家有大小二寶,將心理學實際應用於教養,採用科學方法育兒的黃教授,在這本書中,不僅幫助我們認識注意力是什麼,更重要是告訴大家可以用哪些方式來提升注意力的運作,分享科學奶爸與孩子互動過程的點點滴滴,從怎麼分析孩子的問題在哪,到要怎麼對症下藥。
《自閉症、ADHD的教養祕訣》:何謂自閉症?「莎莉與小安測驗」可見端倪
發展中的孩子認知能力與智能較低並不代表他們不會思考,身為語言治療師的作者試著體恤孩子的想法,量身訂做適合的課程以喚醒孩子大腦。單純與有趣的反覆學習不僅能幫助自閉症的孩童,對廣泛性發展障礙的孩子、過動兒來說也是必備的學習。
校園推行「心理假」治標不治本?其中的利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確實值得討論
心理假的立意良好,因為心理假重視學生主觀的心理需求,讓學生有機會與正當理由喘一口氣,在壓垮身心靈最後的壓力來臨前稍微休息。然而,心理假仍有許多待商榷的問題。雖然心理假幫助真正有需求的學生,但是因為不需要專業證明,可能面臨濫用的疑慮。
《多巴胺國度》:為什麼在人類富裕達到空前的年代,我們會快樂不比從前而痛苦與日俱增?
蘭布克醫師在書中整理出一套方法協助成癮者有效戒癮,這八個步驟的英文首字剛好對應多巴胺(DOPAMINE),包括:資料(Data)、目的(Objectives)、問題(Problems)、禁慾(Abstinence)、正念(Mindfulness)、洞見(Insight)、下一步(Next steps)和實驗(Experiment)。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別急著對孩子們的「好奇心、活力與追求新奇」投藥
如果我們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做不來的事,相反地,我們讓孩子往他的特質去發展人生:愛冒險、對有興趣的事物全心投入、擅長同時進行許多事、熱情、動作快、點子多、顛覆傳統、不愛墨守成規等等,讓過動兒有機會發揮這些珍貴的特質,就如同書上所說:過動症不再是病態,而是一種會發光、發亮的特質。
《為什麼有人會怕貓?有人囤積成癮?》:對囤物者而言,「失去機會的畏懼感,大過使用某樣物品的獎賞」
本書揭露了99種史上有記錄,被診斷可能是演化而來,也可能是在特定時代才有的社會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以及各種強迫性的焦慮、抑鬱、衝動、亢奮等異常行為。或許,正是這些瘋狂行徑讓我們的畏懼與想像得以具體,讓我們得以假裝每件事情都很有道理,然後繼續活下去。
運動有助於自閉症、ADHD孩童調適情緒、專注學習,專家示範如何使用特定技巧引導
足量的運動可幫助自閉症者減少「挑戰常規」的行為,例如發脾氣不肯配合班級常規,讓他們更願意配合生活中的流程,所以即便引導運動不容易,仍值得師長學習。
健保署放寬藥物健保給付:阿茲海默症、成年過動症患者受惠,預計逾1.6萬人受惠
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另外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高淑芬醫師則指出,台灣約有7%兒童患有ADHD,其中因為缺乏適當治療而導致症狀持續至成年的比例有60%。
【專訪】運動心理學家洪聰敏:想讓好動的ADHD孩童更專心,運動有效嗎?
該怎樣改善ADHD孩子的過動行為?要如何幫他們安排適合的運動呢?洪聰敏針對ADHD孩童進行了相關研究,找到了「該如何動」的小撇步和新發現。
破除迷思:吃了添加人工色素的食物,真的會讓小孩過動嗎?
有些家長會擔心添加了黃色4號、黃色5號、紅色6號與紅色40號等人工色素的食物。這些色素為何會被懷疑跟過動症有關?它們真的會造成兒童過動嗎?
精神科醫師談ADHD:每天都在補救被漏接的孩子,國家卻認為我們只要當藥罐子
我過去曾提議過,如果要吸毒孩子的家長來上課,練習親職技巧,應該要補償他一日工作的損失,讓他有意願來學習,有時間來幫忙他的孩子。但得到的回應是資源不足。連吸毒孩子的家庭都沒有資源了,ADHD怎麼可能?
《我是特教老師,我是ADHD》:吃藥不等於有病,而是幫助我們發揮本來就有的能力
ADHD就是一個種類的人,有人喜歡說ADHD是一群「獵人」,或就像戴眼鏡的一群人,藥物本身就像戴眼鏡一樣,眼鏡可以幫助近視的人可以看得清楚,藥物可以幫助ADHD的人發揮他本來就有的能力。
心理學家爸爸:父母不該輕易將孩子貼上「ADHD」的標籤
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判斷他的注意力是否出問題並不適合。更直白的說,現在我們還沒有太好的方式來做診斷,而且孩子注意力方面能力也不是一出生就發展完成,所以不適合在太小的孩子身上做診斷。
《ADHD不被卡住的人生》:你所感受到的,只是所有情緒中的冰山一角
我們大部分的情緒不是在意識層面處理的,且愈不在我們的意識層面的情緒愈微妙、衝突和複雜。關係或活動中的情緒,通常較難評估,因為是在不同的意識層次運作。我們也常見到,在意識層面,人們知道一件事情很重要,應該被注意且想要去做,卻往往沒有採取行動。
《ADHD不被卡住的人生》:對ADHD患者而言,人生好像是從望遠鏡看籃球比賽
對ADHD患者而言,人生好像是從望遠鏡看籃球比賽,只能看到某個局限的角度和片段的範圍。有時,因為望遠鏡太長了,可能看不到同時間在球場上另一邊發生的重要事件;有時,鏡頭隨機的從一角轉到另一角,一時之間看不到球在哪裡,也看不到那邊的球員在做什麼。
《ADHD不被卡住的人生》:對ADHD患者而言,人生好像是從望遠鏡看籃球比賽
對ADHD患者而言,人生好像是從望遠鏡看籃球比賽,只能看到某個局限的角度和片段的範圍。有時,因為望遠鏡太長了,可能看不到同時間在球場上另一邊發生的重要事件;有時,鏡頭隨機的從一角轉到另一角,一時之間看不到球在哪裡,也看不到那邊的球員在做什麼。
《ADHD不被卡住的人生》:你所感受到的,只是所有情緒中的冰山一角
我們大部分的情緒不是在意識層面處理的,且愈不在我們的意識層面的情緒愈微妙、衝突和複雜。關係或活動中的情緒,通常較難評估,因為是在不同的意識層次運作。我們也常見到,在意識層面,人們知道一件事情很重要,應該被注意且想要去做,卻往往沒有採取行動。
《優勢教養,開啟孩子的正向力量》:如何訓練孩子的導向式與自由式注意力?
事實上,漫不經心的大腦正在進行一種特定型態的注意力,就像專注的大腦執行特定型態的注意力一樣。想要平安聰敏度過人生,這兩種注意力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