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大唐帝國的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繼承與「中華民族」的真相
華夏/漢族雖然是「中華民族」、「中華主義」重要的組成成分,但並非是封閉性的概念,而是明確地具有多元性的概念。以下我們就來確認「中華民族」的多元性,同時也來追蹤這種多元性的起源吧。
《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書評:非典型「中華帝國」與中國史的再書寫
唐帝國正如日後崛起的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鄂圖曼帝國一樣,是個有著游牧民族特質的「拓跋國家」,中國只是它的舞台之一,而非唯一。
《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導讀:以唐代歷史挑戰「民族國家」想像
本書激烈的,可能不在於論點,而在於論法。作者將歷史寫作區隔為「理科歷史」、「文科歷史」和「歷史小說」,即史實、史論和虛構三個不同面向,依此標準,本書最搶眼之處,或許不在史實,而是史論。
唐朝不是漢族王朝,強盛的原因和後來的蒙古帝國或現代美國是相通的
唐朝建國的推手是擁有這樣背景的鮮卑系關隴集團,這是確確實實的,可是並不止於此。根據石見清裕的研究顯示,實際上連匈奴也密切參與。
《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導讀:擺脫「自虐史觀」,從中央歐亞看唐帝國
森安孝夫不斷強調一個概念,即是本書最大目標是敦促讀者和未來的學生,擺脫舊有「中華主義」或是「西歐中心主義」的歷史觀,站在「中央歐亞」角度,透過騎馬遊牧民族集團與絲綢之路這兩大主軸的中央歐亞史,重新檢視歐亞世界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