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大玩偶
《潮浪群雄3》小莊╳廖慶松:回頭看新浪潮導演,他們是真的用自己的生命,在看自己的土地
為什麼想畫這些電影工作者?小莊對那段時光很想要記錄下來,遂開始研究資料,他意識到,「小野和吳念真,兩個非本科生進入當權者轄下的中央電影公司(中影),做體制不樂見的事,最後各路天才出面幫忙,凝聚成一個浪潮。」深刻覺得這是一個熱血勵志故事。
《他鄉.故鄉》:他先是黃春明後來才成為鄉土作家,腳踩在泥土裡開出漂亮的花
一九四五年,日本天皇「御音放送」宣布無條件投降,黃春明回憶:「老年人高興地說『真是萬幸』。中年人則是一聽天皇說話就立正,聽完就哭了,老人在中年兒子肩膀拍了一掌,『我們打贏了,你哭什麼』。」、「這種矛盾,我當時還很小,是看熱鬧,覺得很好玩。」
《潮浪群雄2:那些做電影的人》後記:一次漫畫與電影風格相呼應的天作之合
1983年的西門町,漢中街116號,中影6樓辦公室,浪潮正悄悄成形……《光陰的故事》與《小畢的故事》接力為台灣電影注入了一股活力。第二集講述台灣新電影突破困境,即將起飛,當時距離解嚴還有四年,社會上有股渴望改變的氛圍,電影彷彿提前解放了。
金馬57終身成就獎侯孝賢:一生都在電影裡,幾乎代言了台灣的歷史記憶
或許,侯導的一生其實都在電影裡了。他的電影活生生地體現了台灣歷史最多元發展的近世代面貌,同時也呈現一段藝術家的成長,以及一份喜愛電影的心。
黃春明藝文展:春光再明媚,從閱讀到踏足
「望春風是在望(夢)什麼」「一隻鳥仔是在哮什麼」,文化之於教育感懷,流露在黃春明的歷年作品中。細數黃春明著手的「雜事」,其秉持著一份「小孩都看什麼、聽什麼長大」的初心,從1976年的《鄉土組曲》中講述本土歌曲的故事與土地之間所謂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