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氣泡
- Related Tags:
- 過濾氣泡
- 社群媒體
- Filter Bubble
- 網路
- Christian Sandvig
- Zeynep Tufekci
- selective exposure
- network heterogeneity
- homophily
《被操弄的真實》:演算法可以取代新聞記者與編輯,來決定讀者應該知道什麼嗎?
從搜尋引擎到社群媒體,演算法篩選成千上萬的資訊,形成了偏見,卻也造就了同溫層。誰賦予了演算法權力,決定我們看到的一切?工程師、社群平台、意見領袖、普羅大眾?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為何網路上會有這麼多的「仇恨言論」?
「hate speech」是英文詞彙,意即「仇恨言論」。它們往往是針對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出身或不同性取向的人而來。人們往往會使用文字、照片或符號來貶抑這些人。
Google跟對手的「過濾泡泡」論爭︰用無痕模式搜尋仍得到「度身訂造」結果?
網絡搜尋器DuckDuckGo發表報告,指他們的義工測試發現,即使瀏覽器打開「無痕模式」、未有登入帳戶,使用Google搜尋時亦顯示個人化的結果,而Google則反駁指調查方法有問題。
誰該為臉書「過濾氣泡」負責?臉書研究員:使用者自己要負首要責任
最後也不妨思考看看,是不是真的如臉書在研究最後總結,用戶個人(而非運算機制)該為臉書「過濾氣泡」現象負首要責任呢?
誰該為臉書「過濾氣泡」負責?臉書研究員:使用者自己要負首要責任
最後也不妨思考看看,是不是真的如臉書在研究最後總結,用戶個人(而非運算機制)該為臉書「過濾氣泡」現象負首要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