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你那邊幾點

h00ptaeh4e3mh1e4ee2bmfnvn8nf8q

論蔡明亮十年的創作轉向(下)::從街頭遇見,在電影院和美術館之中重逢

《日子》以及《蔡明亮的日子》並沒有真正想要教育觀眾什麼,就算在只是坐在美術館/電影院的椅子上,「凝視」也都能是一件很美、很美、很美的事——我們沈浸在這種精神的眼光之中,醉心於蔡明亮的意識、感受與心理狀態。這篇文章,以列點問答的方式,來談談蔡明亮、手工電影、電影院、美術館和你的久別重逢。

「蔡明亮的日子」展覽現場2,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陳又維

論蔡明亮十年的創作轉向(上):不談觀念或是藝術理論,能做的是「表達」

你看!這些就是蔡明亮長成蔡明亮的原因,在展間挪移、重組、建構的這數十年間,成為了策展主旨——我認為,「蔡明亮」三個字的作者符號,就是這次的展覽論述。蔡明亮說:「這個展覽算是超過十年的創作,而我將全部的繪畫都帶了進來。」於是,能夠發現《蔡明亮的日子》近乎於「繪畫」展,接著,該回溯聊聊蔡明亮對於繪畫的淵源,這要從蕭芳芳談起。

「蔡明亮的日子」展覽現場4,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陳又維

論蔡明亮十年的創作轉向(導論):美術館與電影院的場域再造,產生「影像詩畫」的觀看方式

「我是電影導演,但我也畫畫」,這是蔡明亮對自己這十年的另一種註解。2023年10月27日,在蔡明亮年滿66歲之際,其電影《日子》以及展覽《蔡明亮的日子》同時在台灣上映/開展,要怎麼觀看這次蔡明亮的創作?探索蔡明亮這十年創作的轉向,是重要且不能忽視的。

xc2oxuk2a8wb1ca0vqcejcqvkd0gc4

專訪《蔡明亮的十三張臉》主編孫松榮、曾炫淳(下):台灣電影重新起飛,但嚴肅評論與學術研究卻相對薄弱

藝文 放映週報

專訪邀請《蔡明亮的十三張臉》一書的主編孫松榮教授與曾炫淳先生,圍繞著主角蔡明亮導演,這位臺灣/華語電影一個特殊的存在,進而開展出不同的學術討論。

5wt4fr2ij8c2lo5pxk6ytfa5krazd9

專訪《蔡明亮的十三張臉》主編孫松榮、曾炫淳(上):從蔡明亮電影美學,討論學術出版背後的思考

藝文 放映週報

專訪邀請《蔡明亮的十三張臉》一書的主編孫松榮教授與曾炫淳先生,圍繞著主角蔡明亮導演,這位臺灣/華語電影一個特殊的存在,進而開展出不同的學術討論。

nb8nqnuq6mo9clsf14mz9c0ax57ucz

李康生導演處女作《不見》:與蔡明亮的鏡頭語言遙相對望,是有趣的對照

藝文 方格子vocus

電影《不見》,是蔡明亮的長期御用演員李康生轉執導筒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監製就是蔡明亮。

_YC_4226

專訪金馬獎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劉三郎:我其實是非常害怕的

藝文 TNL特稿

金馬獎2018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劉三郎:在台灣「跟焦師」這個職稱是非常罕見的,但在好萊塢片場,例如擔任馬丁史柯西斯《沉默》的跟焦師,60幾歲了還能工作,而我快50歲了,處在這個環境卻非常擔心失業。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