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冷戰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1959年冷戰形勢圖

冷戰粵拼laang5 zin3)係美國同埋蘇聯以及佢哋嘅盟友之間由1940年代中至到去1990年代初一段衝突、緊張同埋競爭嘅時間[1]

喺呢段期間,呢兩個超級強國喺唔同嘅方面嚟鬥:軍事聯盟、形態主義、心理、軍事、科技(包括太空競賽)、重有核武等等。冷戰包括咗一個共產嘅東方同埋民主嘅西方之間嘅針對措施大交換,每邊都想令自己強大,而又想同時削弱對方嘅勢力,但係又唔想打「熱」戰。不過,冷戰鬥嘅第一樣嘢,就係鬥形態主義同埋理念。

冷戰最終以1990年代前蘇聯瓦解同埋東歐共產國家冧檔收尾。

北約同華約對抗
美國太空人首先登陸月球,係人類第一次踏足地球之外嘅天體
蘇中決裂
1980年冷戰形勢圖

語源

[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嘅1945年2月1989年12月,持續咗44年。因為作為盟友嘅美國蘇聯之間冇直接發生軍事衝突,所以冇發生「熱戰」或「熱烈戰爭」。因此,「冷戰」呢個詞用來形容兩者之間冇直接軍事對抗嘅情況。

「冷戰」呢個詞最早係喬治·奧威爾用嚟評論詹姆斯·伯納姆嘅理論[2][3][4],後來伯納德·巴魯克亦有使用過[5]。美國政治評論家沃爾特·李普曼1947年出版嘅書籍《冷戰——合眾國外交政策研究》中亦使用咗呢個表達,令到「冷戰」呢個詞全球廣為流傳。

各陣營之間並非所有成員嘅利益完全一致,喺某啲政策或者外交關係上有時未必會合作,反映出呢係一個基於意識形態嘅全面同盟同合作關係。

概要

[編輯]
冷戰時代嘅  NATO各國同  華沙條約組織各國嘅位置關係。以北極為中心嘅地圖可以比較忠實地顯示雙方嘅面積。
柏林圍牆
冷戰時期嘅一個代表性事件——古巴危機
1959年嘅世界狀況(顏色區分)
(酒紅色 = 華沙條約 (WT) 成員國
朱紅色 = 蘇聯嘅其他盟友(東方國家)
深藍色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成員國
淡藍色 = 美國嘅其他盟友(西方國家)
綠色 = 殖民地
灰色 = 不結盟國家
冷戰嘅多樣化——1980年嘅世界(顏色區分)
(酒紅色 = 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 (WTO)
紅色 = 該條約成員國以外嘅東方國家
朱紅色 = 非共產主義國家嘅蘇聯盟友
深藍色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成員國
藍色 = 該條約成員國以外嘅西方國家
淺藍色 = 不結盟國家、永久中立國 黃色 = 孤立化
紅點 = 反資本主義游擊運動地區
藍點 = 反共游擊運動地區
美國喺1945年至1992年間進行咗共1054次嘅核實驗

陣營

[編輯]

喺冷戰期間,歐洲係雙方對立嘅界線,蘇聯領導嘅共產主義陣營集中喺東歐,所以叫做「東方」,而以美國領導嘅資本主義陣營集中喺西歐,所以叫做「西方」。呢種對立唔單止影響到軍事、外交同經濟,仲對太空開發航空技術、文化、體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影響。此外,喺冷戰嘅對立結構下,西歐嘅統合加快,走向了歐洲共同體嘅形成。由雅爾塔會議開始,到馬爾他會議結束,所以有「從雅爾塔到馬爾他」嘅說法。

唔止喺歐洲,亞洲中東南美洲等地都出現咗各自嘅支持機構同盟,將世界分成兩大陣營。由於雙方之間嘅交流有限,經濟同人員交流都唔多,冷戰爆發時期嘅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形容呢種情況為「鐵幕」。

未加入美國陣營同蘇聯陣營嘅國家叫做「第三世界」,佢哋喺兩個陣營嘅影響下來回擺盪。不過,啲國家亦利用兩個陣營嘅矛盾,通過「援助外交」喺兩邊攞到大量援助。另外,否定美蘇對立結構嘅國家,如印度等,提倡不結盟主義,推動第三世界嘅團結(不過有啲國家只係名存實亡)。此外,經濟發展得好嘅開發中國家有時叫做「第三世界」,而經濟發展慢嘅開發中國家就叫做「第四世界」。

特徵

[編輯]

冷戰時期嘅世界有以下三個特徵:

  1. 秩序長期固定,變化少
  2. 「質量唔如數量」嘅大量生產社會
  3. 核武即係原子能主導嘅技術

最終喺1991年,作為東方陣營領導嘅蘇聯崩潰,西方陣營,包括日本、美國、西歐等,獲得勝利。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唯一嘅超級大國。然而,喺2010年代左右,俄羅斯喺軍事上嘅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喺經濟同軍事上嘅急速增長,仲有同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澳洲菲律賓加拿大民主主義國家嘅對立,以及俄羅斯同烏克蘭之間嘅軍事對立,使得全球形勢變化多端,流動性增加。

美蘇嘅數據比較

[編輯]
美國 美國 蘇聯 蘇聯
人口統計 1990年嘅人口係2億4870萬,當時喺中國、印度、蘇聯之後係全球第四多人口[6] 1989年嘅人口係2億8670萬,係中國同印度之後全球第三多人口[7]
地理 世界第三或第四大嘅國家,面積係9,630,000 km 2(3,720,000平方英里)[8] 世界最大嘅州(實際上係聯邦嘅超國家),表面積係22,270,000 km 2(8,600,000平方英里)[7]
經濟 1990年嘅GNP係5.2兆美元(相當於2019年嘅10.2兆美元)[9]。係全球最大嘅經濟體。自1979年以嚟,雖然收入差距擴大,但生產量係根據需求而定,符合需求同供應嘅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原理[10]。擁有龐大嘅工業基礎同現代化嘅大規模農業。大量進口同出口,資源豐富,例如礦產、能源資源、金屬同木材。高生活水平,多數製造業產品可以獲得。好多大型全球企業嘅總部都設喺呢度。由布雷頓森林會議決定,美元成為全球主要嘅基準貨幣。係G7嘅成員國。透過馬歇爾計劃等支持同盟國經濟。 1990年嘅GNP係2.7兆美元(相當於2019年嘅5.3兆美元)[11]。係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龐大嘅礦產同能源資源供應。雖然農業等資源不足,但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自給自足,只需少量進口。大規模工業生產由中央集權嘅國家機構主導,效率較低。經常用五年計劃來達成經濟目標。提供各種經濟福利,例如就業保障、免費醫療同教育。蘇聯嘅平均壽命同部分醫療指標超過美國,但通常低於西歐先進國家嘅水平。經濟同中歐及東歐嘅衛星國密切相關。
政治 採用強有力嘅三權分立總統制,擁有複雜嘅抑制同均衡系統嘅立憲共和國國會立法權受到文書化嘅憲法聯邦政府嘅性質限制。雖然冇專門嘅憲法法院,但法律嘅司法審查係由最高法院依判例進行。總統既係國家元首又係政府首腦,內閣唔需要獲得國會嘅信任。選舉每兩年進行一次嘅聯邦議會選舉。而每四年進行一次嘅總統選舉,事實上已由間接選舉轉為直接選舉,儘管選舉人團嘅影響依然存在。民主黨共和黨兩黨制。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同法國英國一齊。 係強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國家,擁有大規模嘅秘密警察組織,行政部門同司法部門都受到立法部門嘅制衡。雖然有書面憲法同名義上嘅聯邦制,但實際上最高蘇維埃享有議會主權,冇司法審查權。由於冇正式嘅總統職位,常任理事會實際上擔任國家元首嘅角色。國民選舉每兩年進行一次嘅最高蘇維埃選舉,主要係對預先選定嘅候選人進行係非投票。然而,1989年嘅重大政府改革引入咗競爭性選舉、直接選舉產生嘅行政首腦同憲法法院,呢啲都係對既有制度嘅初步三權分立。實行一黨制共產黨制度性地掌握權力。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嘅常任理事國。
外交關係 西歐拉丁美洲嘅幾個國家、英聯邦、幾個東亞國家同以色列有緊密嘅關係。支持全球嘅自由民主主義同反共主義獨裁 中歐東歐、拉丁美洲嘅國家、東南亞非洲有緊密嘅關係。1961年前曾同中國結盟。支持全球嘅馬克思·列寧主義國家。
軍事 擁有全球最高嘅軍事開支[12]。全球最大嘅海軍規模超過以下13個國家嘅海軍總和[13],陸軍同空軍同蘇聯相當。擁有全球各地嘅基地,特別係喺華沙條約國家周圍嘅西部、南部同東部有唔完全嘅環形基地。喺冷戰早期擁有全球最大規模嘅核武器。係西歐強大嘅軍事同盟國家,擁有自己嘅核力量。擁有全球情報網絡同情報機構合作。與發展中國家嘅準軍事組織同游擊隊有聯繫。與先進國家同盟國合作,通過防衛相關企業進行大規模武器生產。 擁有全球最大嘅陸軍同空軍,同時係第二大海軍。擁有全球各地嘅基地。喺冷戰後期擁有全球最大規模嘅核武器。係華沙條約嘅創建者,喺中歐同東歐擁有衛星國。擁有與GRU同KGB第一部長嘅全球情報網絡。與發展中國家嘅準軍事組織同游擊隊有聯繫。大規模武器產業生產同全球流通。
媒體 憲法保障咗言論自由報道自由,但係因為冷戰繼續,有一定程度嘅審查制度,特別係越戰同第二次紅色恐慌期間,審查制度最為嚴格。 憲法保障嘅言論自由同報道自由,實際上係以市民履行義務同符合政府利益為條件,已經變得形同虛設。報道被明顯控制同審查。所有國家嘅工人應該團結起來,推翻被稱為資本主義社會同資產階級嘅獨裁,取而代之係所有生產手段公有化嘅社會主義社會,呢啲社會主義理想通過宣傳推進。
文化 擁有豐富嘅傳統同世界性嘅文化影響力,包括音樂、文學、電影、電視、料理、藝術、時裝等。 擁有文學、電影、古典音樂、芭蕾舞等嘅豐富傳統。

冷戰史研究

[編輯]

冷戰因為對全球戰後國際政治有重大影響,關於其起源、發展同終結有唔同嘅解釋同爭議。以下會講解學術上冷戰史研究入面嘅爭議[14]

冷戰起源論嘅爭議

[編輯]

冷戰史研究入面有唔同嘅爭議點,但最主要嘅爭議係「冷戰係咩時候同點解出現嘅」嘅冷戰起源論。呢個爭議主要係圍繞西方陣營最大嘅參與國——美國學界,進行得非常活躍。

冷戰起源論爭議有兩個特點。第一,冷戰起源論爭議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歷史爭議唔同,因為佢係討論一個同時代持續嘅情況嘅起源,所以例如越戰,研究會受到當時事件同問題關注嘅強烈影響。第二,呢個爭議主要集中係美國學界,同資料公開嘅速度有關,結果使分析重點放喺美國。通常,研究學派可以分為傳統學派/正統學派、修正主義學派同後修正主義學派[註 1]

[編輯]
  1. 而且,冷戰史研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嘅戰時外交研究都有影響。馬克·斯托勒指出,1940年代後期開始嘅戰時外交研究,跟冷戰起源論嘅解釋有密切關係。Mark A. Stoler, "A Half Century of Conflict: Interpretations of U.S. World War II Diplomacy." in Michael Horgan (編輯), America in the World: the Historiograph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since 194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參考

[編輯]
  1. Gaddis, John Lewis (1990). Russia,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McGraw-Hill. p. 151–153. ISBN 978-0-07-557258-9. {{cite book}}: Invalid |ref=harv (help)
  2. Orwell, "You and the Atomic Bomb", Tribune 19 October 1945
  3. 喬治·奧威爾, "あなたと原子爆弾", Tribune 1945年10月19日
  4. Orwell, George, The Observer, 10 March 1946
  5. Gaddis 2005, p. 54
  6. "www.census.gov" (PDF). 喺2010-08-27搵到.
  7. 7.0 7.1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Lcweb2.loc.gov. 喺2010-08-27搵到.
  8. "The Larg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PDF). 喺2019-11-08搵到.
  9. "1990 CIA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原著喺2011-04-27歸檔. 喺2009-10-12搵到.
  10. Stone, C. "A Guide to Statistics on Historical Trends in Income Inequality" (PDF). Center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 pp. 7–11. 原著 (PDF)喺31 March 2015歸檔. 喺2 October 2012搵到.
  11. "1990 CIA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原著喺2011-04-27歸檔. 喺2009-10-12搵到.
  12. Pike, John. "World Wide Military Expenditures". Globalsecurity.org. 喺2010-08-27搵到.
  13. Gates, Robert M. "A Balanced Strategy: Reprogramming the Pentagon or a New Ag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喺31 May 2015搵到.
  14. 以下嘅描述同例證文獻選擇係參考咗Robert J. McMahon, The Cold War: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Michael Kort, The Columbia Guide to the Cold Wa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麻田貞雄「冷戰的起源同修正主義研究——美國嘅情況」『國際問題』第170期(1974年)等等。

睇埋

[編輯]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