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8)日沒有新增確診,是連續26天沒有本土案例。指揮中心之前曾宣布室內100人以上、室外500人以上的集會應暫停,八大行業也應暫停營業。指揮中心今日宣布,集會場所或業者如果落實防疫措施,經各縣市政府評估後可開放營業。關於近期紓困之亂,陳時中表示,原則是「寧可多發,不要少發」,也建議大家體諒政府、請領民眾、地方公所的辛苦,應改稱「紓困之苦」。

落實防疫的店家,不受室內集會100人、室外500人的限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目前仍暫停營業之業者,經各縣市政府評估符合防疫及安全條件後,可開放營業;此外,指揮中心也鼓勵民眾力行「防疫新生活運動」,除落實個人衛生防護措施外,可多前往配合防疫措施之店家消費。

指揮中心指出,凡是符合下列防疫及安全措施的業者,民眾均可以放心前往消費:

  1. 保持社交距離,如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座位採梅花座或增設隔板區隔。
  2. 落實個人衛生防護,如戴口罩、量測體溫、入口及場所內提供洗手用品或設備。
  3. 建立實名制,並確實執行人流管制及環境清消。
  4. 消防安全檢查及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合格。

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符合上述條件之業者,就不受集會室內100人、室外500人的限制。有關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營業場所消毒、人流管制措施等資訊,可參閱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武漢肺炎專區」之「保持社交距離相關指引」頁面。

此外,指揮中心表示,疾管署與連署合作,啟動「1922防疫達人」的Messenger,未來民眾也可以用Messenger查詢相關疫情。

原本是由指揮中心「下達禁令」,為何「解禁」由各縣市自行決定?

有記者提問,當初是指揮中心決定暫停營業,為何現在是各縣市政府決定要不要開放?也有另一位記者提問,各縣市首長、交通部長都在等指揮中心一聲令下解禁,有沒有明確解禁的標準,比如連續幾天沒有確診,就解禁?

陳時中表示,之所以是由各政府決定,是因為這牽涉到個人有沒有做好防護、業者管理能力如何、地方政府的管理量能,「只要不超過我們原則,就讓地方政府來做決定。」

陳時中表示,「我們處理這事件,除了邊境管制,很少『一聲令下』。」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會做相關的指引,集會主辦單位在這樣的指引的規範內會提出來,地方主管機關會審查必要性,如果有需要討論,就與中央事業主管機關討論,如果無法達成共識,需要防疫的建議,再提到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再給予相關建議。

陳時中建議:「紓困之亂」改成「紓困之苦」

有記者提到近期的「紓困之亂」,蘇貞昌曾說,擴大紓困方案未來改成「地方免責、中央審核」。但是記者表示,依規定資料審核以中央為主,但有些地方能審就直接發錢了,希望指揮中心做說明。

陳時中表示,因為一下子湧進很多案件,申請的人有的資料相對不全,所以承辦人就會有這樣壓力,但他說:「可是資料不全的人本來就資料不全,你要求他提出來會有些困難,這些人都是社會上弱勢,所以每個地方政府寬嚴不一、認知不同。」他表示,指揮中心今天會提出簡單的公式,讓地方政府審查時比較方便,公式原則是「寧願錯發,不要少發」。

對於近期的「紓困之亂」,陳時中特別提到:「是不是改一個比較貼切的名詞,改成『紓困之苦』,因為要領的人也很苦:要領很久、排隊很久、要填很多單子;承辦的也很苦:因為跟他以往機構的文化相對的不同;我們也很苦,我們次長昨天就被一直罵。每個人都想把事情做好,又是發錢要去幫助人家的好事情,所以是不是改成『紓困之苦』,大家比較會體驗到這件事的艱苦。」

台灣解隔離後復陽比例僅1%

有記者詢問,中國解除隔離後復陽比例有15%,台灣復陽的比例如何?張上淳表示,台灣因為三陰後才離開醫院解除隔離,目前就只有4例復陽,大概不到1%。但各國可離開醫院的標準不同,有的一陰、有的二陰就可以離開,所以後面再被檢出復陽的機率就比較高。但張上淳也說,如果是疾病後期「時陰時陽」的狀況,不會列入復陽個案的計算中。

無新增病例,累計79名確診者住院中

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陳時中說,台灣已經26天沒有新增本土病例。昨日新增42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萬6460例(含6萬5211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55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

指揮中心表示,全球累計387萬5316例確診,分布於186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127萬7936例、西班牙22萬1447例、義大利21萬5858例、法國20萬9444例及英國20萬6715例為多;病例中26萬8446例死亡,以美國7萬6533例、英國3萬615例、義大利2萬9958例、西班牙2萬6070例及法國2萬5987例為多。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