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的還有醫療器材與製藥產業。根據印尼健康部門統計,醫療器材製造公司從5年前的193家公司暴增至今年的891家公司,製藥業的產值也在今年躍居成為東南亞國協最大生產國。
在疫苗施打量能提升、疫苗普及的狀態下,在印尼普遍認為新冠疫情已受到有效的控制,近期首都雅加達的確診已降到每日少於100例,全國已降至每日低於1000例。雖然日前政府宣佈「大規模社區活動限制」(Community Activities Restrictions Enforcement,印尼語簡稱PPKM)至11月仍將維持在二級狀態,但相較於自2020年3月開始實施的緊急狀態,近日大多數人民的生活已逐步恢復中,社會活動已開始熱絡。
印尼雖然一切看似復原中,卻也無法回復成原來的樣貌。超過一年半的疫情,對「零售業」的打擊最為明顯且致命,當地知名的大型量販連鎖店Giant(巨人)因不敵疫情,已在7月底宣布關閉全國所有分店。當地定位為中上等級的百貨業者Matahari(太陽)百貨,原本在全國76個城市有155家分店,去年關了25家分店,今年預計再關閉23家分店,創立發展了60年的百貨業龍頭,在短短一年多內關閉將近三成的實體百貨,可見疫情帶來的殺傷力。
另外,當地最大的連鎖書店Gramedia也關閉了一些營運超過15年的知名分店,而印尼最大外文書店、來自日本的紀伊國屋書店(Kinokuniya),也因疫情關閉了首都市中心最大的旗艦店。不僅實體店面關閉,這些知名零售業的上萬名員工,不但去年薪水減半,政府並核準公告今年薪水無需調整(印尼政府歷年來每年宣告的最低薪資漲幅至少7%以上,至今唯獨今年例外)。零售業者不論資方或是勞方,即便疫情過去,之前盛況大都是「回不去了」。
不過危機就是轉機,零售業者也不約而同在此階段加速發展電子商務。根據統計,疫情期間,線上購物交易量較以往增加了4倍以上,預計在未來的「新防疫生活」(New Normal),大眾對線上購物的需求仍將持續。根據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s)的調查資料顯示,2021年第二季印尼手機銷售量相較去年同期成長了49%,電腦(包括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在今年前半年銷量,相較於去年同期增加了50%,其中筆記型電腦銷量增加78%,尤其在印尼筆記型電腦市佔率第一的華碩(ASUS),銷量更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1倍之多,主要就是因受惠於政府與Google共同合作開發的Cromebook教育計畫(Cromebook Education Program,印尼政府盼能以此支援已關閉校園一年多的教育體系)。教育部認為,即使疫情趨緩,數位與科技教學的趨勢勢不可擋。數位電子產業無疑是此波疫情的受惠者之一。
受惠的還有醫療器材與製藥產業。根據印尼健康部門統計,醫療器材製造公司從5年前的193家公司暴增至今年的891家公司,製藥業的產值也在今年躍居成為東南亞國協最大生產國。疫情期間,印尼政府對醫療產業最大的支持之一,就是投資統籌部門(BKPM)與健康部門達成協議,醫療器材業者申請執照,只需透過政府網站申請,投資部門最快能在24小時內審核批准通過商業執照,緊接著健康部門也加速審查並核准生產與配送執照,以此鼓勵並加大印尼對抗新冠疫情力道。這對於素來讓人詬病效率低落的公務體系,不啻是一個變革,但這也是歷經沈痛的經驗換取而得。
為了活絡經濟活動,印尼政府也宣佈,至今年底購買房地產與汽車的增值稅可減免。購買房地產,完全減免增值稅(售價的10%),購買汽車則根據車種不同,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減免增值稅(售價的10%)。因此即便疫情期間,大部分的消費者改為線上看屋,房地產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6.8%,汽車的銷售額也較去年同期成長了38.5%。由於汽車銷量的增加,連帶汽車製造商也因而加速恢復產能以因應需求,據工業部門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印尼的汽車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9.4%。由於增值稅減免的效果顯著,這些產業一般都期待這項優惠政策能持續到明年。
除此之外,疫情前被中國以低價傾銷打敗導致大量關閉、裁員的國家基礎工業如鋼鐵業,疫情初期因中國本土疫情嚴峻導致生產、運送幾乎停頓,鋼品難以輸入,印尼政府才似乎認清基礎工業的重要性,因而開始大幅減縮核准鋼品進口的項目與數量,期能保護本土鋼鐵產業,當地鋼廠才因而獲得喘息發展的機會。如今疫情趨緩,但世界航運的不確定性讓當地買家多決定減少進口鋼品,傾向向本土鋼廠購買,讓印尼鋼廠終於能有與中國鋼品產生黃金交叉的機會。
在經過400多萬人確診、14萬人往生的大痛後,印尼正試著要逐步恢復,各個產業都被推進著以各種方式適應新的需求。例如在疫情期間擔任醫療與救濟物資運送重任的印尼郵政公司(PT. Pos Indoneisa),一直以來的效率頗讓人感到無奈,但在疫情期間,為了加速醫療物資、現金與非現金等社會補助流程,也開始採用人工智慧科技的幫助,並終於體認到提升自身效率以致能與民間物流公司競爭之重要性。各產業與整體社會歷經疫情,雖然無法回復成原來的樣貌,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能展現更美好的新模樣!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