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爆米花過關斬將進入電影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項就是1927年電影開始有聲音了!
大家這樣說:「去電影院看電影」大概是現代人日常生活重要的娛樂活動之一,朋友聚會的話題也常常圍繞著最新上映的電影情節,假如沒有趕上最新電影熱潮,擔心聚會沒話題聊,那你肯定要看看蘭姆酒吐司這篇破解報告,下次才能加入朋友們的討論啊;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去電影院看電影要吃爆谷呢?明明可以吃的食物那麼多,但是到了電影院就是想掏錢買一包爆谷,即使吃不完也想買,這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習慣呢?
其實「看電影吃爆谷」這項習慣可說是歷史悠久,除了爆谷本身口感和奶油香甜氣味讓人難以抗拒,想一吃再吃,爆谷也算是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挽救電影院生意和平民百姓生活小確幸的一大功臣。
電影院老闆討厭爆谷?
探討電影院老闆為何不喜歡爆谷之前,先說個冷門的小知識,其實爆谷的英文Popcorn,在幾千年前就存在了,只是當時Popcorn所代表的意義,是玉米種類的其中之一;一直到西元1848年,Popcorn才與爆谷這項美國小零食的意義連結在一起。
爆谷開始走紅的起點並不是在電影院,反而是馬戲團、各項戶外活動會比較吃香,尤其是1885年查爾斯.克雷托(Charles Cretor)發明了第一台蒸汽動力的爆谷製造機之後,完全就是一台可到處移動的生財工具,只要人多的地方,都可以聞到爆谷的香氣。
那為什麼電影院不賣又香又好吃的爆谷呢?主要是因為電影院的老闆們認為爆谷只是名不見經傳的街頭小吃,不適合進入精心裝潢佈置、高格調的電影院(當時看電影跟聽歌劇大概是相同等級),萬一觀眾不小心把爆谷撒了一地,還要花人力去清理。
再加上當時播放的電影是沒有音效、只有影像的無聲電影,吃爆谷所發出的聲響會影響其他觀眾觀賞電影的樂趣;這和前陣子禁止觀眾攜帶香噴噴炸物進入電影院,怕隔壁的觀眾會餓到不要不要的,有87分相似啊!
去電影院看電影要吃爆谷最早開始於……
讓爆谷過關斬將進入電影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項就是1927年電影開始有聲音了!當男女主角的對白不再是單調的字幕,而是可以聽到真實的對話,所以買票看電影的觀眾不再只是看得懂字幕的上流社會,只要聽得懂英文都可以欣賞電影;而且有了配樂、音效,吃爆谷發出的噪音也就不會造成困擾,當然這群電影院新觀眾們本來就是會吃爆谷的一群人。
另外美國大蕭條時期,電影院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大夥節衣縮食的情況下,便宜又好吃的爆谷瞬間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小確幸零食,觀眾們也願意把爆谷藏在口袋裡偷偷摸摸帶進電影院,這讓在電影院門口賣起爆谷的小販們,趁此機會小賺了一筆。
電影院老闆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經過一番掙扎,最後還是決定自己賣起爆谷,一種與其錢給別人賺,不如自己來賺的概念。
誰也沒想到這個改變,竟然挽救了電影院的生意!爆谷成本低廉,利潤豐厚,且販賣爆谷不需要拉開嗓門大聲招客,只要爆谷的香氣四溢,自然就會有顧客上門,讓電影院老闆賺得飽飽的,至於堅持不賣爆谷的電影院,生意依舊慘淡。
最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就是有家達拉斯連鎖電影院在旗下80家販售爆谷,而5家較高檔的電影院不賣,沒想到兩年內80家販售爆谷的電影院轉虧為盈,5家高檔電影院則掉入赤字地獄。
所以你說說,電影院怎麼能放棄販售爆谷呢?雖然說後來有了電視,不需要常常到電影院看電影,而且超市也有賣在家能簡單製作的爆谷產品,但「看電影吃爆谷」的形象已經深植人心,再加上每次經過電影院大廳,還是忍不住會被爆谷香氣所吸引,不知不覺就掏錢買了,看樣子爆谷還是會繼續陪伴愛看電影的我們啊!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