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和一个学院的研究生辅导员交流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题,提到研究生心理健康和本科生差异非常大。本科生有专门的课程、心理测评和学生活动,但研究生就只有心理测评,较少其它类型,而且其他活动对研究生的吸引力不大,也不一定需要。
其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是:有一个学生读硕士时觉得自己的导师很好、很崇拜、学术很厉害,所以读博时继续选他做导师,但读博期间对导师的印象就发生了变化。他感觉到导师变得很坏、很凶,感觉到什么事情都会跟自己作对,故意刁难。原来的好感都没有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呢?
我们见过这样的情况:导师看到心仪的学生,会情不自禁/习惯性给他画大饼,然后吸引学生入组。一入组,学生发现导师前后判若两人。
而现在碰到的这个案例是,硕士已经跟着导师读了三年了。为什么到读博士的时候,就感觉导师变坏了呢?
这种前后态度的反转,是值得关注的。
我想起之前网络看到的帖子:科研路上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有人答,是博导!
导师和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导师没有关注到或学生的压力没有得到解决,随着科研压力的积累,就出现了类似于“被害妄想”的症状。
这说明之前的沟通可能是无效沟通,需要双方采取更加有效沟通方式。
怎么办呢?
这时候导师可以主动引入第三方,用俗话说就是找个人“评评理”。
有些导师在日常师生闲聊过程中,就达成了这个效果。
如果导师没有意识到,问题积压严重了。
学生会被动/迫引入第三方:可能是校内行政,可能是网络吐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0 1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